原標題:三亞隨禮紅包多少錢合適?
每年的國慶黃金周不僅僅是出門旅遊的好時機,也是扎堆結婚和辦各種喜宴的高峰期。隨之而來的就是紅包的「滿天飛」,往往假期剛結束就會發現,口袋裡的工資也隨紅包一起「離家出走」了。在今年的這個假期,你送紅包了嗎?
假期喜事多,有人一天參加6場婚宴
中國人辦喜事講究要選一個好日子,每年的國慶節是大家一致公認的最適合辦喜事的好日子之一,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的「相遇」,更是讓這個假期的喜事扎堆出現。
三亞某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孫曲粗略地計算了一下,自己在黃金周總共送出了3000多元的紅包。其中,除了紅白喜事外,孫曲還在其他方面送出了不少紅包。「一個關係比較近的親戚家升梁,我送了1000塊的紅包。」孫曲說,按照三亞的習俗,升梁時大家也會送紅包,禮金通常在200-1000元左右。
而在孫曲送出的紅包中,婚宴紅包就佔據了總數的一半左右。「國慶節和中秋節當天送出紅包最多,因為大家都認為那兩天是好日子。」孫曲表示,他還聽說,在國慶節的那幾天,有的地方同時舉辦了五六場婚禮,還有人一天就參加了6場婚宴。
送紅包也「因人而異」
「三場婚禮,一場滿月酒,一次朋友訂婚。」黃金周剛剛結束,小梁就在自己的朋友圈裡訴苦,8天的假期,他先後接到了5張請柬,僅隨份子的紅包就送掉了半個多月的工資。
面對眾多的邀請和大量要送出去的紅包,小梁給自己訂下了一個送紅包的標準:一般關係的同事200元,很熟的300-500元;同學或者朋友,關係一般的300-500元,好一點的500-800元,鐵哥們的話就1000元,如果是家裡的親戚,則最少是1000元。
「關係比較好的朋友紅包太小不合適,關係一般的送太多負擔太重。」小梁說,雖然有了一個大致的標準,但真正要將紅包送出去的時候,自己又會考慮很多,讓人無比煩惱。
網絡催生送紅包新煩惱
與小梁一樣,身在湖北的戴明在送紅包上也有著自己的煩惱。已經在三亞工作近20年的戴明雖然黃金周期間回了遠在千裡之外的湖北老家,但依然給三亞的朋友們送出了近1500元的紅包。
「現在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微信上發請柬,無論你離多遠都沒辦法推脫。」戴明說,如今,微信紅包、支付寶等在線支付手段的發展,讓很多的紅包都避無可避。
不僅如此,通過網絡,許多並不熟悉的朋友也會向戴明發出各種邀請。「僅有一面之緣的朋友有時也會給我發請柬,要是不給紅包的話,面子上過不去。」戴明說,自己送出的紅包數量每年都在上漲。
海南婚禮紅包平均在300元,您怎麼看?
除了「因人而異」外,在不同地方,紅包的「分量」也會有所不同。不久前,某社區就做了一份關於全國各地婚禮紅包的大數據調查。
根據數據顯示,浙江、上海的婚禮紅包最大,平均需要1000元;江蘇次之,平均在800元左右;廣東、雲南紅包最小,只需要100元左右即可;西藏地區的婚禮紅包有些「可愛」,200元禮金加上一條哈達,便是給新婚夫婦的祝福了。從數據中也可以看到,海南地區的婚禮紅包平均在300元左右。
(責編:邢丹丹、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