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自考將近,作為社會上的考生,大家不僅得忙工作,還得抽出時間複習。而自考的時間跨度也是比較長的,那對於比較希望早點拿證的小夥伴們,該怎麼合理搭配考試科目呢?小編今天給大家支招!
首先我們要了解各地區的考試頻次:
全國大部分省份:每年可以考 2 次 (4月、10月),每次最多可以報考 4 門課程,最快大概 2 年可以考完全部課程。
北京市、上海市:每年可以考 2 次 (4月、10月),每次最多可以報考 8 門課程(連著的兩個雙休日考試)。最快大概 1年可以考完全部課程。
廣東省:每年可以考 3 次 (1月、4月、10月),每次最多可以報考 4 門課程,最快大概 1.5年可以考完全部課程。
江蘇省:每年可以考 4 次 (1月、4月、7月、10月),每次最多可以報考 4 門課程,最快大概 1年可以考完全部課程。
所以,想快點拿到畢業證的考友可以選擇每年考試次數多的省份進行報考。
一般情況下,自學考試每個專業大概都需要考十幾門課程,這十幾門課程根據不同的類型又被分成公共課、專業課、選修課,學位課等等,課程難度也各不相同。
第一次自考科目搭配:
注意事項:第一次報考科目基本都是先報考理論課,實踐課下一次開始報考。
參考搭配模式:一、全報考公共課 基本上大多數的專業都要考公共課,公共課總共3門(英語二、馬原、近代史),這個是自考本科的。自考專科的公共課也是3門(大學語文、思修、毛概)。
先報考公共課是因為公共課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複習起來也比較容易,考試通過率比較高。
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考友也可以先放一放,將英語放到下次考,這樣也能給自己留出一段學習英語的時間。想拿學位的考友要注意,英語成績要考高一點,需要達到 70 分以上,這是為以後拿學位做準備。
二、公共課+專業課學習時間充足、學習能力還不錯、具備一定專業能力的考友,可以選擇專業課搭配公共課一起考
可以先報考2門公共課 + 1~2門專業課。這種搭配模式有兩個優點:一是可以保證我們每次考試都能有課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二是公共課比專業課難度小一點,這樣搭配考試就不會很吃力,也能提高我們考試的通過率。
第二次自考科目搭配:
有了第一次的學習經驗和考試經驗,第二次考試我們可以多報點,可以4 門都報滿。
第三次自考科目搭配:
第三次考試同樣可以4 門都報滿,專業課、學位課和需要補考的課程都可以。
參考搭配模式:2 門學位課 + 1 門專業課 +1門選修課1—2門學位課 + 1—2門專業課掛科的課程可以穿插進去重新報考,自己選擇搭配。
到第三次順利考完的話,我們自學考試科目就已經考完大半了。
第四次自考考試搭配:
到這裡如果剩餘的科目多,那就繼續參考上面的模式進行科目搭配去報考。如果剩餘沒幾科了,那就剩什麼報什麼。剩餘科目如果在第四次能夠全部考通過,那就是所有科目都考完了。
按照最完美的情況來算,每次報考的科目都報滿,不缺考,不掛科,這才可能最快的時間考完。但是在科目考試結束後還需要論文答辯,申請畢業等一系列流程,所以這樣算下來最快只需要1.5-2年左右的時間~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廣東自學考試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