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奪冠的詹姆斯還在發揮著他的餘熱,手裡死死攥著「聯盟第一人」的權杖不肯撒手。安東尼繼續享受著籃球,科沃爾依然追逐著下一座總冠軍。這讓我們不得不感慨,曾經「白金一代」的03年只剩下他們三個人了。
這是一屆讓人用一隻手都數不完的一屆,出產了眾多全明星球員,而詹姆斯是這一屆的狀元,無論是當時,現在或者將來,詹姆斯也都是當之無愧的狀元。而同一屆的韋德整個職業生涯同樣取得了無數榮譽,要不是本屆有詹姆斯,他將會是這一屆最耀眼的球星。
韋德如此優秀,以至於很多人誤以為他是03屆選秀的榜眼,其實不然,韋德只是第五順位,至於榜眼是一位來自塞爾維亞的球員,他叫做達科-米利西奇,他當時是被底特律活塞隊選中的。
米利西奇出道即巔峰,不過這一巔峰指的不是他個人,而是當時他隨活塞隊奪得NBA總冠軍獎盃,得到了太多球員追逐一生也未曾得到的總冠軍。而當時活塞隊是一支奪冠球隊,隊內的大佬太多,新人就得不到足夠的鍛鍊,即使他們隊中有一名榜眼球員。看著同一屆的詹姆斯、安東尼、韋德等人都打出了一名潛力超新星該有的樣子,許多媒體與球迷開始指責時任活塞隊主帥的布朗,認為布朗不喜歡用新人,他給新人的機會太少了,讓米利西奇只有4.7分鐘的上場時間。布朗教練真的不會用人嗎?
在04年奧運會上,布朗身為美國隊主帥,他僅僅讓詹姆斯和安東尼場均上場時間還不到3分鐘,讓新人僅僅是感受了下奧運的氛圍。但這可能只是老布朗行事比較謹慎。
要知道艾弗森職業生涯的第二年就遇到了老布朗,他們一起合作了六年時光,布朗見證了艾弗森的成長,在他的教導下,艾弗森從一名強力新星成長為聯盟巨星。現在反觀布朗教練對待米利西奇,在場均4.7分鐘時間他只能拿到1.4分和1.3籃板,到了第二年,場均上場時間上升至6.9分鐘,數據上卻還是1.8分和1.2籃板。
或許是老布朗耽誤了米利西奇,但歸根結底還是米利西奇自身的原因。
05年,米利西奇來到了魔術,離開了布朗教練的約束,上場時間達到20.9分鐘,可以拿下7.6分4.1籃板,1.1助攻和2.1蓋帽的成績,似乎給予米利西奇足夠的時間,他的成長還是有空間的,但他在先後輾轉了魔術、灰熊、尼克斯、森林狼甚至只打了一場常規賽的凱爾特人,他最長出場時間是在森林狼的25.6分鐘,但也只能貢獻8.3分,曾經的人們對他寄予了厚望,以為他會和詹姆斯安東尼等人一樣成長起來,但最終卻淪為水貨。
米利西奇屬於典型的歐洲球員,投籃技術出色,腳步比較紮實,但是與美國本土內線的對抗中會處於下風。雖然每次訓練他都是最早趕到,最後一開,但勤奮還是沒能幫助米利西奇找到在NBA成功的方法,或許說他不夠聰明,或許說他時運不濟,如果放在現今聯盟,絕對會是中鋒位置上的香餑餑,在進攻端可以左右開弓,可以高位策應,也有一定的三分能力,快下也是沒有問題的,而在防守端可以可以單防,可以全速協防,有一定的蓋帽能力。甚至可以說他是個升級版的約基奇,這不正是現代中鋒所需求的一切嗎?
可惜上天給了米利西奇一身籃球天賦,卻讓他在一個錯誤的時代進入了NBA。
但是當時歐洲來的優秀中鋒有很多,薩博尼斯、迪瓦茨,大加索爾等,或者說早他一年進入聯盟的姚明,他們都在NBA中揚名立萬了,也都打出了自己的特點,只能說米利西奇最終都沒能開竅,沒能適應NBA的舞臺,在2013年黯淡結束了自己10年的NBA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