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喉鵐、白頭鵯等珍稀鳥類頻頻現身昌平

2020-12-24 中國科技新聞網

    藍眉林鴝(qú)

    黃腰柳鶯

    紅嘴長尾藍鵲

    白頭鵯(bēi)


    本報訊(記者 孫雲柯 通訊員 王星月)仲夏時節,林木繁茂。在昌平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300餘種野生鳥類棲息嬉戲,藍眉林鴝、黃喉鵐、白頭鵯等珍稀鳥類頻頻現身。

    四年前,當攝影師們把鏡頭對準各種各樣的鳥兒時,常見的大多是燕雀、斑鳩等普通種類。這兩年來,隨著昌平區綠化面積逐年增加、環境治理成效不斷顯現,沙河水庫、十三陵水庫、南口公園等地經常能拍攝到黃腰柳鶯、北紅尾鴝、紅嘴長尾藍鵲等,給攝影師和鳥類愛好者帶來了驚喜。

    2018年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啟動後,昌平區兼顧生物多樣性和景觀需求,以耐旱節水的鄉土樹種為主,多栽植引鳥棲鳥和滯塵淨土能力強的白皮松、側柏、銀杏、欒樹等樹木,同時增加了金銀木、海棠、山桃樹等食源蜜源樹種比例,為鳥類營造了良好的覓食地和安居房。

    目前,昌平區森林覆蓋率由2012年的42.57%增長到47.65%,林木綠化率由64%增長到67%,大片的森林綠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實現了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也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據監測,昌平區已知的野生鳥類已有300餘種。楊金枝攝  

原標題:昌平出現多種珍稀鳥類 

相關焦點

  • 定居南方的鳥竟現身揚州 慄背短腳鵯來到瘦西湖
    昨天,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鳥友杭德泉、「鳴秋的蟲」等人再次在瘦西湖有了新記錄——一群慄背短腳鵯到來。據悉,它們原本是定居在南方的鳥兒,沒想到會現身揚州。慄背短腳鵯從南方「移居」到揚州的鳥兒聽說瘦西湖有寶興歌鶇,鳥友杭德泉非常感興趣,「畢竟是揚州的新鳥種,我也想去拍攝。」
  • 十五年後的白頭鵯幼崽
    今天帶給大家的是桑紫的一篇文章,講述了她十五年前後兩次餵養白頭鵯幼鳥的故事。桑紫的文字細膩真切,她對自己照顧幼鳥時的無力和悲傷直言不諱,也坦誠地分享了多年來的困惑和反思。故事的內容並不輕鬆,結局也並不是皆大歡喜。但正如作者的感悟,很多時候,正是這些意難平的經歷,才能讓我們更深刻地反思人與動物的關係。
  • 樹上鳥兒嘰嘰喳喳幹什麼 一隻白頰噪鶥一隻白頭鵯在對歌
    原標題:樹上鳥兒嘰嘰喳喳幹什麼 一隻白頰噪鶥一隻白頭鵯在對歌   第一步:循聲找鳥  湖北省野生鳥類保護分會會長李明璞從湖北趕來參加這次大賽。李敬恆小朋友告訴記者,「一隻是白頰噪鶥,一隻是白頭鵯。」  常見的鳥,你叫得出名字嗎?你知道它們的生活習性嗎?4月19日,龍湖紫雲臺·首屆重慶市夢想課堂自然筆記大賽繼續在縉雲山舉行。24組親子家庭現場和鳥兒們打交道,還有專家教大家如何發現觀察和記錄鳥。
  • 抬頭可見「鷹擊長空」 「新揚州鳥」棕臉鶲鶯現身捺山
    燕隼等多種猛禽現身  據鳥友顧磊、小朱等人觀察,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不少猛禽先後現身揚州,它們分別是日本松雀鷹、阿穆爾隼、燕隼、鳳頭蜂鷹等。  根據記錄,猛禽遷徙季,揚州可見的猛禽有10多種。昨日,小朱等鳥友前往儀徵捺山,在這裡記錄到了燕隼和鳳頭蜂鷹。
  • 福州最全觀鳥路線圖出爐 福建鳥類多達557種
    鳥種:紅嘴藍鵲、鵲鴝、珠頸斑鳩、暗綠繡眼鳥、白頭鵯、灰眶雀鶥、烏鶇、棕背伯勞等。5.江濱公園推薦人:省觀鳥會會長楊金 觀鳥指數:★★★★推薦理由:沿著江邊或是步行道觀鳥,悠閒自在,安全性高。鳥種:白鷺、牛背鷺、棕背伯勞、褐頭鷦鶯、暗綠繡眼鳥、白頭鵯、珠頸斑鳩、黃腹鷦鶯、各種鷸類等,冬天還可以看到鴻雁、鸕鷀南飛的壯觀場面。
  • 身邊的自然丨01:一月鳥類合集
    小城光禿禿的枝頭撲翅飛過幾隻鳥,一半的可能是白頭鵯,頭上的白斑和黃綠的羽毛,特徵很明顯。白頭鵯是雜食性的,好幾次看見它們吃小葉榕的果實和水杉的嫩芽,以前還看見它們磕深山含笑的花,像嗑瓜子一樣落了一地花瓣。
  •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各國攝影師深入到地球上許多最偏遠的地區,花數星期時間躲在相機背後,只為捕捉這些野生珍稀或瀕危鳥類的罕見鏡頭。它們都是什麼鳥呢?褐秋沙鴨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水禽之一褐秋沙鴨,是一種典型的秋沙鴨屬鳥類。棲息時多遊蕩在岸邊或水邊沙灘上。飛行快而直,兩翅扇動較快,常發出清晰的振動翅膀聲。是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的水禽之一。丹頂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種,數量稀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叉扇尾蜂鳥唯一的一種單型屬蜂鳥叉扇尾蜂鳥是一種中等體形的蜂鳥。
  • 鳥類大片來襲!珍稀動物現身雲南通海杞麓湖溼地
    這隻草鷺的發現,對杞麓湖鳥類研究將會提供寶貴材料。△紫水雞通海杞麓湖國家溼地公園包括水域、湖灘、島嶼等,總面積3881.22公頃,是極為重要的自然資源、環境資源和生產資源,在維護生態平衡特別是提供珍稀動物棲息地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北京林業大學12目27科75種鳥類名錄——你都見過嗎?
    有常見在樹幹上打洞的大斑啄木鳥,站在樹梢上高歌的白頭鵯,小巧的黑尾蠟嘴雀,迷路跑進學生11號宿舍的紅隼,立在屋簷邊的紅脅藍尾鴝,草叢上嬉戲的紅嘴藍鵲,漂亮的黃眉姬鶲,咕-咕-咕叫的珠頸斑鳩,詳細名錄見附件。
  • 又一近危鳥類羅紋鴨現身深圳福田紅樹林
    12月7日,記者從廣東省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獲悉,在近日的鳥類普查中,一隻「候鳥稀客」——雄性羅紋鴨現身福田紅樹林保護區,上一次深圳觀測到這種候鳥還是在2018年3月。▲一隻雄性羅紋鴨現身福田紅樹林。福田紅樹林保護區供圖。
  • 灰樹鵲首現太平山,青島鳥類數量達到432種
    薛琳 攝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5月24日下午,青島太平山,四隻灰樹鵲在樹林中跳躍覓食,這是青島首次記錄到此種鳥類,青島鳥類數量增加到432種。灰樹鵲。薛琳 攝灰樹鵲(Dendrocitta formosae)是一種中型鳥類,體長多為31-39釐米。
  • 茂名棲居著多少鳥類?高州這幾個觀鳥聖地,你又打卡了幾個?
    茂名棲居著多少鳥類? 據了解, 由南部的海岸到北部的山林, 有鳥類超過220種。在茂名是普遍易見的小型鳥類。體長約11-13cm。
  • 青島境內鳥類達393種 "神話鳥"在青"復活"(圖)
    昨天,在青島市「唐島灣杯溼地與鳥類攝影展」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上,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站宣布,今年我市不僅發現了尋找多年的「神話鳥」,還首次觀察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島城鳥類大家族再添新成員。  現場  志願者發起愛鳥倡議  昨天上午9時,我市「唐島灣杯溼地與鳥類攝影展」暨「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活動在唐島灣啟動。
  • 2020年11月武漢重點區域鳥類監測月報
    2020年11月武漢市觀鳥協會的重點區域鳥類監測共記錄到野生鳥類180種,136,724隻次,分17目47科。其中雀形目86種,非雀形目94種。共收到監測報告143份,比2019年同期的162份少29份;目擊鳥類4,068次,比2019年11月減少63次(4,131次),減幅達1.53 %,記錄的鳥類物種數比去年同期多7種。在180種鳥類中,留鳥65種,佔36.11%;旅鳥19種,佔10.56%;冬候鳥95種,佔52.78%;迷鳥1種,佔0.56%。
  • 放生鳥類 放生指南
    放生鳥類  鳥類動物分布廣範,其中候鳥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遷徙行為,跨越地域大。因此,鳥類放生應根據種類、生活習性、分布地、棲息地、遷徙規律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後再行放生。放生鳥類物種最好選擇留鳥(本地物種)。適合放生的鳥類:  小鸊鷉:善於遊泳和潛水,常潛水取食,以水生昆蟲及其幼蟲、魚、蝦等為食。
  • 生態治水引美麗蝶變 安吉越冬珍稀鳥類越來越多
    灰雁、天鵝、鴛鴦等鳥類紛紛選擇在這裡落戶安家,更有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驚豔現身……隨著冬日的來臨,安吉縣賦石、老石坎、鳳凰等水庫成為候鳥集聚的天堂,吸引了攝影愛好者們紛紛前來拍照。庫區溼地 鳥類天堂  陸衛東 攝  據了解,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對生存環境非常挑剔,是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