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長期打工的人,與常年種地從不打工的人有哪些不同差距?
其實,就算在外面打工,也不要瞧不上那些在家種地的人。
很多人打工打久了,就感覺跟種地的,不是一路人了。
你好好想一下,大多數人的工作,跟種地有本質區別嗎?
都是做著重複的工作而已。
所以啊,不要覺得打工就有多麼的高尚,種地就有多麼的卑微。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區別,主要有三個方面。
1、收入上
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收入上的差別了。
就像在我們老家,你種地種一年,可能也就幾千塊的收入。
除去平常的生活開支,年底剩下來的,真的沒有幾個錢。
打工雖然也會有開支,但每個月,賺個幾千塊錢不難吧,省著點用,年底還是能存下一點的。
不說能存下很多吧,就普通的流水線工人,存個一兩萬還是不難的。
如果你想靠種地存個一兩萬,真的是難於登天了。
2、身體上
還有就是,身體上的勞累程度是不一樣的。
就算你在流水線上面擰螺絲,也有個上下班之分吧。
可能工作的時候確實很忙碌,但是下班之後,就沒有什麼事情了。
而種地的人,早出晚歸是常態。
白天在地裡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還有家裡的事情要做。
一般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除了地裡的莊稼,家裡可能還餵了雞鴨鵝豬這些動物。
除了自己要吃,你還得給它們準備吃的東西。
你可以看一下,種地的人,由於長期的風吹日曬,從皮膚就可以看得出來,跟上班的人真的是兩種樣子。
3、心理上
身體的苦,可能扛一下也能夠堅持住,最重要的,還是心理上面的不同。
想靠種地發家致富,你認為有可能嗎?
如果像發達國家一樣,是農場主用機械化耕種,那還好一點。
但是在我們國家,基本上都是人力居多。
日復一日,真的是沒有什麼盼頭。
而你就算在打工,心裏面還是有盼頭的,畢竟有個上升的階梯,在那裡等著你。
雖然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不可能爬到管理層,奮鬥一生,還是一個普通的小員工,才是大多數人的命運。
但是有希望,才是最重要的。
信心比黃金重要啊。
其實,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之後,真正的中青年,長期在家種地了已經很少了,在大多數的農村,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居多。
年輕一點的,還在家裡種地,只會被親戚朋友笑話!
而且,你捫心自問一下,你願意就這樣過一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