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考研是在大三開始準備。
大一大二不需要過多的關注考研信息,儘可能的了解專業的動態,並且將自己的「簡歷」豐富起來,多一點資本。
2. 如果你願意相信「三個月逆襲」,那也需要承擔「一無所有」的複習壓力。
不是每一個經驗貼都適合於所有人的。
3. 考研戰線儘量不要超過10個月,一般以六個月左右為好。
如果時間過長,前期投入過多「看不到」的精力,會讓自己感覺疲憊,甚至失去考研衝勁,時間安排一定要合理。
4. 如果你還在迷茫,那就要問問自己,你為什麼想考研,考研的動力是什麼?你願意為了考研犧牲/付出多少?
5. 儘量去培養自己獨立學習的習慣。
包括學會做筆記、通過研究真題了解考研重難點、通過大綱了解近幾年出題趨勢……這些內容看起來比較空泛,但是會真實的體現在你考研的各個環節中。所以務必鍛鍊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6. 前期可以去選擇3-5所目標院校。
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儘量類似,分數線分階提升,在複習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情況,最終確定要報考哪所院校。
1. 確定目標院校。
在了解院校出題規律、自己學習情況、近三年招生情況的基礎上,綜合確定自己的目標院校,並且儘量不要做調整。
2. 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
劃分自己的複習階段,根據每個階段的重難點合理分配精力。
比如在考研前期,重點是專業課參考書目的研讀和考研英語單詞、語法的學習;中期主要是英語閱讀感的培養、專業課內容的深化、政治知識的基礎掌握;後期則將精力放在背書上;
3. 選擇適合自己的參考書。
考研參考書選擇多樣,所以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英語比較推薦考研英語張國靜的巨微4輪全程班,講解內容細緻,全程乾貨不囉嗦,既能幫你打牢基礎,也能讓你提高效率;
政治比較推薦考研政治徐濤的強化班,內容詳實細緻,講解風趣幽默。
4. 合理制定天/周/月計劃。
清楚每天、每周、當月要完成的任務和計劃,並且每天晚上要進行計劃的復盤,詳細的了解自己每天的學習情況,並且根據完成情況及時調整未來計劃。
5. 備考最重要的是明確各科考點、題型、考察方式。
根據考察方式的不同,有的放矢的進行複習。並且要注意不管是哪個科目,都要反覆進行練習。
6. 每周給自己一個固定的休息時間。
考研時間是在周六周日,所以你可以選擇在周一或者周五進行休息。休息時間裡,要進行自己狀態的調整,儘可能的保證在未來一周裡,自己處在比較積極、寬鬆的情緒中。
如果你覺得上周學習比較輕鬆,也可以將這段時間作為「補充時間」。去看一些外文文獻、補充書目等等。
1. 近三年的考研真題可以作為「押題卷」來做,所以要放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做題時間也要貼合考研時間,讓自己有考試的感覺。
2. 真題不要做一遍就扔掉,要反覆琢磨,反覆分析,吃透相關知識點,這一點很重要。
3. 備考過程中,儘量不要和別人比「誰學的更多」。只要你了解了自己的學習進程,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就可以了。
4. 書本知識一定要系統的過完!不管你處於什麼階段,第一件事都是看一遍書。從不懂到了解到有自己想法, 一般只需三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