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量蘑菇:寄生於樹菇成樹亡,延緩人類進化,當地人卻用它釀酒

2020-12-20 騰訊網

在講超能量蘑菇之前,要先講一講它存在的地方:世界最南端的人類居住地火地島。

在火地島發生的與人類活動有關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冠上「世界最南」的名稱,比如世界最南端的城市——烏斯懷亞;最南端的燈塔——烏斯懷亞燈塔;最南端的人類陸路交通站——烏斯懷亞3號公路的終點;最南端的郵局——「世界盡頭郵局」等等。

火地島是距離中國最遠的人類集居地,顧名思義,人們很容易會以為「火地島」上有很多火山,而這只是種假象,這個名不副實的名字與麥哲倫有關。

1520年,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在環遊世界的途中來到麥哲倫海峽,夜裡看到陸地上點點火光,誤以為是印第安人準備襲擊船隊的信號,事實上那只是印第安人每晚開趴都會點燃的篝火。但是嚇壞了的麥哲倫不知道,他在航海日誌上寫:我想我來到了一個「火地島」。

(上圖為世界盡頭的燈塔)

火地島位於南美洲最南端,是一個島群。除了主島之外,附近還有數個較小的迷你島以及數以千計的巖礁。火地島很大,東西最長450千米,南北最長250千米,整個島群的面積達到了7.4萬平方千米,是我國臺灣島面積的兩倍以上。

對中國人來說遙遠如天盡頭的火地島來過很多大人物,包括進化論提出者達爾文。

1832年,大名鼎鼎的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來到火地島,試圖尋找生物進化論的論據,為了紀念他,火地島南部的一座兩千米的山峰被命名為「達爾文山」。

達爾文在這裡進行了長達4年的科學考察,他發現這裡的人比舊大陸上的人進化得要慢,憑藉科學家的直覺,他認為人類在遠古時期生活的樣子,應該就和火地人一樣。

達爾文認為火地島人進化慢的原因是:這裡的生存條件太好了,好到人類身上的器官不必進行任何改善就可以生存下去!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當然就是食物。在火地島,生長著一種奇特的菌類,迄今為止只在南半球發現,因為分布極少,很少有人到它們的存在,甚至連聽過名字的人都很少。

達爾文在日記中這樣寫道:「被火地島人作為糧食,這是一種球形的鮮黃色食用菌,它寄生在山毛櫸的樹身上,多得無數。它在發育初期富有彈性而飽滿,表面光滑,但到成熟時,就皺縮,變得比較堅硬;它的全部表面滿布著深孔,形似『蜂窩』」。

幸運的是,我們在地球最南端的國家公園火地島國家公園徒步時意外遇見了這種擁有超能量的延緩了人類進化的「蘑菇」。

火地島國家公園是世界最南端的自然生態保護區,喜愛徒步的我們自然不會錯過親近它的機會。在這個特別的公園裡,我們可以看到最原始的森林以及許多頗具寒帶特色的寄生生物。

這裡有大片望不到邊際的美洲山毛櫸——一種南美洲寒帶典型的樹種,間或也有野櫻桃、樺樹等寒帶植物;陰溼的地面布滿豐富的苔蘚和地衣,色彩十分絢麗。

許多山毛櫸樹的樹幹上還都結滿了橘黃色的荔枝狀的果子,這就是有名的「達爾文蘑菇」。

它也是當年火地島上的印第安土著的主要食物,因此被叫做「印第安人麵包」。

達爾文蘑菇是寄生菌,被認定為癭果盤菌家族的一員,其宿主為山毛櫸樹。不過如果你在島上向當地人打聽哪裡有山毛櫸樹,結果很可能會失望,當地人會告訴你這裡的山上只能生長一種叫「琳達」的樹。名字可愛到爆炸的「琳達」,就是假山毛櫸樹。

每到溫暖的夏季,達爾文癭果盤菌就會鑽進生命力旺盛的假山毛櫸樹體內,靠吸食樹幹體內的植物糖分不斷猥瑣發育,隨著真菌的不斷成長,樹幹內的韌皮部通道會被堵塞,出於本能假山毛櫸樹分泌出一種膽汁,使表皮越來越厚,術語叫做「樹癭膨出」,就跟長了個腫瘤似的。

「火地人糧食」就長在這個超級醜的樹癭上面。當這種食用菌變得堅硬時就代表其進入成熟期,土著人就會大量採集它們,可以生吃。達爾文認為火地島是世界上唯一把隱花植物作為主要食物的地方。

「達爾文蘑菇」韌勁兒十足,層次分明,剛開始時像嚼橡膠輪胎,而且黏牙,努力嚼到像口香糖後,才會出現一種特別的清香。

在蘑菇的世界裡,一般規律是顏色越鮮豔長得越好看毒性也就越大,「達爾文蘑菇」顯然是個打破常規的異類,不僅看上去賞心悅目,而且養活了印第安人,甚至還以一己之力直接延緩了人類的進化過程。世界那麼大,無怪不有,遇事不以常論來限制自己的思考,看到的東西才會更加豐富且精彩。

相關焦點

  • 為逃避人類採集,植物貝母用了2000年時間,進化成「變色龍」
    早在150年之前,就有科學家提出,植物也是擁有「智慧」的,為了躲避天敵的採集,所以,植物們會伴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將自己進化成「偽裝者」。不過,這個觀點卻一直沒有被證實,一直到前段時間,研究者驚訝發現,作為我國傳統藥用植物的貝母,竟然在過去的2000年時間裡,為了逃避人類對它的採集,將自己進化成「變色龍」,這樣就可以很難被人類發現了。
  • 《方舟生存進化》被死神女王寄生方法
    導 讀 展開 各位玩家知道在《方舟生存進化》中怎麼被死神女王寄生嗎?
  • 人類大腦神經如何進化?寄生蟲充當了隱形設計師
    自人類誕生以來,寄生蟲就從未停止過與我們的相愛相殺,它們不僅改變了某些人類的進化方向和行為,甚至也影響了大腦神經的進化方式,充當著隱形設計師的角色。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家馬可·德爾吉迪斯(Marco Del Giudice)認為,人類大腦進化可能受到控制宿主行為的寄生蟲影響,並提出了四種宿主對抗腦操縱寄生蟲的適應性對策,以及寄生蟲本身進化出的應對方式。操縱宿主行為許多寄生蟲都能操縱宿主的行為,以提高繁殖成功率和實現更廣泛傳播的目標。
  • 生命之寄生②
    (作為有智慧的人,人類的大腦可以理解一些非實質的信息,比如抽象的概念,圖形的意義等。生命屬於現象的一種,並不是物理概念所依據的實物。「命」這個詞屬於名詞,概念類名詞,非分類學詞彙。)生命這個現象會因為死亡而消失,其伴隨著的軀體隨著生命的消失而回歸原本的物質分子狀態,不再有靈性。
  • 樹大可不止招風,還有可能被寄生
    圖片:ArtemisiaLiu後來者居上夏櫟的屬名「Quercus」在拉丁文裡就是「櫟樹」的意思,種加詞「robur」則是指堅硬的木材,而這樣的木材常常來自櫟屬植物,因此林奈用這個詞來描述這種歐洲最為廣布的櫟樹,它西起愛爾蘭和英國,東到高加索地區和土耳其,北至挪威和瑞典,南達地中海沿岸,是歐洲溫帶闊葉森林的重要成員,而且常常是建群種(建群種是生態學名詞,意思就是優勢種裡的優勢種
  • 《人類的本性》(十五)高端進化:人類的由來
    達爾文關於人類是由早期靈長類進化而成、並與低等哺乳類有著共同祖系的結論,雖然曾經受到來自宗教和保守勢力的猛烈抨擊和詆毀,但已為19世紀以來古人類學、地質學、考古學和古生物學的發現所證實,而成為現代人類學的主流。
  • 不招人類待見的蝨子是如何進化的
    這種小生物身上所攜帶的病毒能夠造成城市衰敗,居民流離失所;這種小生物能將所向披靡的軍隊變成一群烏合之眾,但在《大英百科全書》中僅僅被三言兩語地描述為,「一種無翅膀的昆蟲,寄生在鳥類或哺乳動物身上。嚴格地講,屬蝨目」。你知道嗎,蝨子並不是一開始就寄生於人類或動物,它成為寄生動物是經過了一系列的進化過程的。
  • 人稱「灰樹花」,曾無人問津,卻是「菇中奇品」50元一斤
    我們都知道,蘑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硒,鋅及胺基酸等元素,草菇、金針菇、榛蘑、杏鮑菇……相比較綠葉蔬菜來說,蘑菇滋味鮮美,日常生活中適量食用蘑菇對增加免疫力,延緩衰老有著積極作用。而今天說到的這種蘑菇,人稱「灰樹花」,只生長在慄子樹下,誤認為含毒不能吃,卻是「菇中奇品」50元一斤。
  • 《人類進化樹》導讀:高考題也在討論人生的意義,我們究竟該怎麼答?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知識點說到位,不僅能拓展孩子知識面,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還能引導孩子結合現實生活去思考,看清自己和未來。就拿第39期《人類進化樹》這本書來說吧。對「過去」開篇一瞥之後,從人科到人族、人屬、人族進化樹、尼安德特人、矮小聰明的霍比特人、原始又現代的納萊迪人,這本書,對人族700多萬年的歷史也進行細緻的梳理。不僅有震撼壯觀的「人族進化樹」圖的直觀展示:
  • 人類的丁丁為什麼長得像蘑菇?真的只是個巧合嗎?
    人類的丁丁為什麼長得像蘑菇?真的只是個巧合嗎?在地球上,生物為了生存下去,進化出了不同的能力,這些特徵可以幫助它們更好的捕食,尋找另一半,在地球上戰友一席之地。食草性動物大部分都是被捕食者,面對天敵的捕捉,食草性動物進化出了更為寬闊的視野,強勁的奔跑速度與反應能力。食肉性動物作為捕食者,為了更好地控制獵物,進化出了強健的肌肉,鋒利的爪牙等等。
  • 為何恐龍進化1億多年仍是恐龍,而古猿才進化幾百萬年成了人類?
    為何恐龍進化1億多年仍是恐龍,而古猿才進化幾百萬年成了人類? 眾所周知,人類這兩個字就代表著智慧。現如今,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呼自己為"最高統治者"!
  • 它長得像菌類,寄生在樹根中,一生只認一棵樹,見過的人很少
    導讀:它長得像菌類,寄生在樹根中,一生只認一棵樹,見過的人很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時候世界上會發生一些我們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很多時候事實告訴我們說,只有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也許它們說的狗類應該就是藏獒吧,雖然小編我也沒有養過這種狗,不過聽說這種狗一輩子只認一個主人。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種植物,其實和藏獒是有一拼的,它一輩子也只認一個宿主,,其實它的宿主就是一棵大樹,它的一生只認這棵樹。小編今天想為大家介紹的這種特殊的植物,叫做「帽蕊草」。
  • 生物進化是「灌木」不是「樹」?
    「生命進化樹」就像一個大家譜,展示了各個物種之間的關聯。  在過去的150年中,生物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完善「生命進化樹」,使其更加細節化。法國巴黎第六大學生物學家艾瑞克·巴普提斯塔說:「長久以來,我們的夢想就是畫出完整的『生命進化樹』。」  近年來,「生命進化樹」日趨完善,但該命題本身卻受到質疑。生物學家們目前正在討論,有人認為「生命進化樹」概念是錯誤的,是應該摒棄的。
  • 六分鐘秒懂人類從古猿進化成天神!
    (未來的人類都是鋼鐵俠跟美國隊長)據科學家加考古學家考證:人類從原始原始哺乳類動物類動物進化成古猿地球花了三千萬年,從古猿進化成能人(真正的人屬動物)地球花了2700萬年,能人到早期智人地球花了245萬年。從早期智人進化到晚期智人(原始社會)地球花了5萬年。
  • 噬極獸其實是人類進化而來?男主成實例
    【脊蠱蟲】寄生馬克!它成了我「大哥」? 男主「馬克」非常溫柔靠譜,一直以「大哥」的形象深入了觀眾們的心,而面對異形【脊蠱蟲】的寄生,咱觀眾們也是愛恨交加,因為如果它不寄生在「馬克」身上,那咱男主很可能就當場死亡了,對此觀眾也送上了『脊蠱蟲救了我大哥!求脊蠱蟲不要跟馬克哥分開!』等趣味調侃。
  • 長得像柑橘樹卻被寄生植物盯上,油柑樹寄生是什麼?有何作用呢?
    寄生與附生這兩種生存方式的植物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兩者同為依附於其他植物而生活,附生植物纏繞或長在其他植物的枝幹上,能獨立進行光合作用,而寄生植物則是將自己的根扎進寄主植物吸取水分和營養來供自己生長。然而,寄生植物或許是珍貴的藥材,不容忽視。
  • 隱藏在森林裡的殺手:蘑菇,它的存在導致當地100多棵樹木死亡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隻蘑菇在人們看來體型也沒什麼了不起,和普通蘑菇一樣,這也是人們之所以沒有發現它們體型較大的原因。它們能被人類發現其實非常偶然,當地的一家森林公園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樹木死亡,排除了所有可能之後仍沒有找到原因。
  • 詳解進化樹
    系統發育樹也稱為系統發生樹(phylogenetic tree)、聚類樹或者進化樹(evolutionary tree)。以樹狀結構表示各個節點的進化關係,枝點可以是物種、同一物種的樣本、基因等單元。標記,有許多研究人員獲得SNP標記後,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SNP標記進行進化樹的構建,腦子往往一直停留在序列比對--修改--構建進化樹的階段,其實基於SNP進行進化樹的構建的過程相當簡單,每個樣本的每個位點連起來就是一條序列,因為每個樣本的SNP數目相同,所以比對這一步就可以直接省去了。
  • 旅順太陽溝景區又發現一棵寄生樹
    前些日子,我發了一篇短文——旅順太陽溝有一棵寄生樹。旅順攝協梁國軍看過之後,告訴我太陽溝還有一棵寄生樹,在八一街北段,是一棵松樹寄生在老槐樹上。沒過幾天,他就把照片發了過來。那棵幼松吸取大樹的養分生長得很旺盛。
  • 人類在進化?發生改變的新生兒已有3成!進化論能否站住腳跟?
    達爾文的「進化論」從出現到今天,中間出現過質疑,也出現過認同,有人認為進化論的存在本就是「雙面性」的,雖然是根據「人類的起源」而出現,但是並不完全適用於人類!不過又有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在進化,現如今發生改變的新生兒已經有3成!那進化論能否站住腳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