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所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中,我們發現,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更高認知能力,包括概念形成,解決問題,抽象思維,衝動控制,邏輯思維和創造力等能力)的發展頂峰,是在10個月到4-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邏輯是超級感興趣的,家長們一定要抓住時機,好好開發。
國外很多發達國家早早全面推動青少年編程教育進入基礎學科,意在通過培養孩子的計算機思維和編程思維,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未來世界的事物,在其他領域得到應用價值。
編程教育≠學寫代碼
由於競爭激烈及教育體制等原因,中國家長在考慮讓孩子學什麼的時候,常常以 「是否對孩子升學有幫助」 為衡量標準,這讓中國家長一直背負著 「功利」 的壞名聲,也讓孩子們的成長有點 「拔苗助長」 的意味。
編程教育≠學寫代碼,我們讓孩子學編程是為了掌握「編程思維」,優先考慮的是孩子的成長和興趣培養。
「編程思維」是一種高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它是一個對思維完整性和邏輯性進行訓練的過程,業內稱之為計算思維。「編程思維」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過程,它由分解—識別模式—抽象—算法四個步驟組成:
「編程思維」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首先,編程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
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很多概念太抽象、離生活太遠,不好理解。但是在編程的過程中,抽象的概念可以被轉化為看得見的、具體的圖像。比如,在編程的過程中,孩子對於編程會有更直觀的理解。
將代碼中的小數點移動位置,屏幕上的物體的大小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孩子可以因此可以將抽象的小數和分數的概念變成鮮活的圖形,印到腦子裡。
其次,編程能夠強化數學能力。
如果孩子想用代碼建造戰艦,那就要用到各種各樣數學知識,並且還要調用抽象思維的能力。
比如,孩子必須運用邏輯來判斷應該先編寫戰艦哪一部分的代碼,是先把戰艦畫出來,還是先讓它運動?這個思維過程就可以強化他的邏輯思維。
如何有效訓練「編程思維」
不管面對多麼複雜的問題都能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和問題之間存在的關聯,從而想辦法將問題逐一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是編程思維,也是編程教育教給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編程教育不是超前教育,是順應時代需求的教育者的歷史使命。優必傑青少年編程課程,運用圖形化的編程,降低孩子學習編程語法的難度,更具直觀性,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組織、完善想法並發揮創造力。
資料來源於:STEAM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