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白血病雖然可以治癒,但有一定的困難性,被人們稱為「血癌」,這種疾病起源於造血幹細胞。患了白血病,身體的血液、骨髓等組織和器官中會出現大量白血病細胞,這些細胞大量增生,導致患者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從而引起許多臨床症狀。那麼白血病是怎麼引起的呢?
01臨床研究發現射線和有害化學物質是引發白血病的高危因素,預防白血病的發生,可以從預防這些高危因素入手
1、放射性因素
放射療法可導致白血病發病機率明顯升高。尤其是對於患有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來說,在接受放射性治療過程當中,就可能會導致雙股DNA發生可逆性斷裂,導致細胞內致瘤病毒大量複製,產生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等不良反應。不過在發病之前往往會經歷較長的骨髓抑制期。
一些研究發現,懷孕期間接受腹部X射線的女性,其子女將來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增加了將近10倍。白血病的發生取決於人體吸收的輻射劑量,並且在暴露於中等劑量或大劑量輻射後,整個身體或身體的一部分都可能誘發白血病。小劑量輻射是否會引起白血病仍不確定。
2、病毒感染
病毒入侵感染是白血病發病的常見誘因之一。在受到病毒入侵之後,可能會導致腫瘤基因被激活,成為惡性病變的基因,其正常功能發生改變,導致靶細胞惡變,尤其是T細胞最易發生問題,從而可患上白血病。T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特殊類型的淋巴細胞白血病。 RNA病毒產生的逆轉錄病毒可導致這種類型的白血病。
3、化學性因素
化學物質刺激可誘發白血病,比如化療等。經臨床證實的有,苯、烷化劑和細胞毒藥物可導致繼發性白血病發生,特別是乳腺癌及肺癌等癌症患者長期服用烷化劑藥物治療的情況下,最易發生免疫缺陷出現白血病。同時長時間接觸有害化學物質,也可刺激骨髓產生抑制作用,出現皮膚瘀斑、疲乏無力等典型白血病不良症狀。
4、遺傳性因素
臨床方面有小部分白血病發生與基因遺傳等先天性因素有關,可能是染色體或基因發生畸變、斷裂等異常所致。大約有8.1%的白血病患者存在有家族發病史,當家族當中直系親屬有白血病病例時,則患病可能性就會明顯增加。另外,如果患有一些先天性遺傳性疾病,比如Down症候群等,就有可能並發白血病。
02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出血,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1、發熱
發熱同樣也是白血病發作的常見症狀之一。一些人生活中可能因為受涼或傷風出現發熱情況,這種情況下只需要對症治療便可。但大部分白血病患者在疾病發作初期總是會頻繁地發熱,而且原因不明,因此大家如果發現自己經常不明原因地發熱的話,就一定要引起自己的注意和重視,早日去醫院接受檢查。
2、出血
出血是在白血病早期最有可能出現的症狀之一,而且出血的部位不一定,很有可能是遍及全身。其中最常見的、有代表性的部位是鼻腔、牙齦與皮膚,當然患者的視網膜,消化道等等內臟也有可能出現出血的症狀。因此當身體某個部位長期頻繁出血的話,就需要就醫檢查,確定是白血病引起,還是其他疾病所引起。
3、渾身無力
部分白血病患者在患病期間經常感覺渾身無力,這主要是因為患者的造血組織已經遭到了破壞,血液不能夠正常供給到身體的其他器官,從而導致患者總是感覺渾身乏力的情況出現。
03白血病治癒雖困難重重,但並不是沒有可能,出現上述症狀,一定要積極檢查治療
(一)檢查
1、骨髓穿刺
由於骨髓造血功能異常會誘發白血病,所以懷疑是白血病時可以做骨髓檢查。如果在檢查中發現核細胞增生活躍或者極度活躍,就表明出現了白血病;通過這種檢查還能判斷白血病的類型,為治療方案的制訂提供依據。
2、血常規檢查
懷疑是白血病時,首先可以抽血檢查血常規,也能對疾病做出初步的判斷。一般患有白血病後,會出現白細胞明顯增高的情況;紅細胞會明顯地減少,誘發貧血症狀;血小板也會出現異常,在患病早期血小板還可能是正常的或者輕度減少,隨著病情加重,血小板明顯減少,凝血功能會出現障礙,出血後很難止血。
3、血生化檢查
因為白血病常會導致高代謝,血清乳酸脫氫酶、尿酸水平等都會增高,所以進行血生化檢查也可以確診疾病。
(二)治療
在過去白血病就是一種不治之症,因為沒有更好的辦法控制病情的發展,一般患上白血病後,沒多久就會死亡,但隨著醫療技術和醫療水平的提高,白血病的治癒已經成為可能。目前臨床數據顯示,積極治療白血病後,連續五年持續不復發,並治癒的可能性能達到60%左右,尤其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癒率可能會達到70%到80%左右。
1、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這是目前治癒白血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能找到匹配的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手術成功後,疾病就可能會治癒。但這種手術的失敗率比較高,而且手術後半年內也可能會復發,所以目前採取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癒率只能達到三分之一。
2、放化療
放化療也是目前治療白血病的常用方法。如果是急性白血病,可以選擇化療進行誘導,能很好地緩解病情;如果是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還可以採取放療方法進行挽救治療。
3、分子靶向治療
白血病也是一種癌症,所以患有這種疾病時,如果還沒有找到合適的造血幹細胞,可以先採取藥物進行分子靶向治療,可以有效地殺死血液中癌細胞,還可以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4、免疫治療
如果出現了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後,單純的應用化療效果不佳,還可以聯合免疫療法進行治療,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結語:長期生活在苯、甲醛等化學物質汙染的環境中,或是受射線照射,都可能會誘發白血病,近年來白血病的發病率一直都處在上升的階段。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成功後,如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其治癒率可達70%-80%。如沒有匹配的造血幹細胞,也可以選擇分子靶向治療、放化療、免疫治療等,也可以控制疾病的發展,儘可能地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