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浸潤著油墨芬芳的報紙靜靜地掛在瑞金紅軍總政治部舊址的牆壁上,向如織的遊人低訴那段兩萬五千裡歲月鐫刻在字裡行間的記憶。
這份報紙由時任主編的鄧小平親自撰文刻寫,平均5天出一期,共編寫了70多期。它在長徵途中成為了黨中央和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唯一喉舌,這份報紙,便是《紅星報》。
短短九個月,堪堪二十八期,《紅星報》卻將一段段珍貴的史料,一聲聲振奮的鼓與呼,濃縮在一張張四四方方的油印紙上。這一篇篇新聞稿的背後,是歷史,也是號令;是對紅軍的有力指導,也是保證部隊完成長徵的精神鼓舞。
時光荏苒,繼承著《紅星報》血脈的《解放軍報》已逾「花甲」之齡,從一份內部發行的報紙成長為擁有一張主報、七種子報子刊以及包括中國軍網、國防部網、八一網絡電視、軍報記者微博微信、解放軍報客戶端等10餘個網絡和新媒體發布平臺在內的中國最大的官方軍事傳媒集團。
這是一份習主席一直很關注的報紙
2015年12月25日,習近平參觀了解放軍報創刊60周年主題展。在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前,習近平不時駐足觀看,詳細詢問有關情況。
「我對解放軍報一直很關注。」參觀中,習近平回憶起自己與解放軍報的淵源。他指出,創刊於1956年1月1日的解放軍報,是中央軍委機關報,是黨在軍隊的喉舌,是我黨我軍宣傳思想工作的一個重要陣地,也是黨領導人民軍隊的一個特色。60年來,解放軍報堅持與黨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與國防和軍隊建設同步伐、共奮進,走過了很不平凡的歷程,不愧為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聲音的傳播者,不愧為軍隊建設發展改革的促進者,不愧為廣大官兵成長進步道路上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