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華寫在前面:Owen媽媽帶娃啟蒙到現在一年的時間,中間遇到過瓶頸,也有自己帶不動的時候。她是如何一一解決?讓娃現在可以聽牛津樹9級,進行日常簡單交流、複述聽過的故事。
感謝黃子媽的邀約,今天來聊聊我家小朋友的啟蒙之路。Owen是個中文開口晚的孩子,當別的小朋友開始說長句子,他才會叫爸爸媽媽。但是,我也沒有焦慮過,堅持中文閱讀,到了兩歲半小傢伙語言爆發期,口若懸河。所以,語言都是一樣的,沒有大量的積累,又怎能要求馬上有輸出呢?
兩歲八個月的時候,我入了SSS兒歌卡片,和Owen一起每天就是唱兒歌,做遊戲,孩子很喜歡。
小朋友的基礎詞彙,都是從這裡開始積累的。記得有句歌詞make a circle big big,small small,和孩子拉圈做動作,自然而然就懂了circle,big ,small的意思。
平時生活中,多問問what color is it? How many ? What shape?這樣顏色,數字,形狀,天氣,身體部位,動物一類的詞彙就能很容易掌握。
娃三周四個月了,我準備開始正式英語啟蒙。當時到處看文章,什麼書單,什麼分級,了解得透透的。最後,衝著寫實的圖片,入了海尼曼GK。按照網上的方法,今天看幾本,明天看幾本,一周滾動複習,有時候還讓孩子跟讀,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有點排斥了。此時,娃進入幼兒園小班,中文慢慢強勢,Owen直接跟我說:「媽媽,你怎麼又說英語了!」連聽都不想聽了。我不甘心,聽說牛津樹系列很有趣,就入了牛津樹1-5級,囤在家裡,有一搭沒一搭地開始看起來。還好寶寶喜歡,但是總體水平就是徘徊在海尼曼GK,牛津樹1-2這樣的難度水平,沒有啥進步。2月份,因為疫情在家,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曉華親子英語」公眾號的文章,於是就點了進去。然後,我把公眾號近幾年的文章翻了一遍!茅塞頓開,原來英語啟蒙的關鍵就是:
大量整體、可理解輸入!而且這個「大量」,並不是說看完的書不停地重複直至孩子背下來才罷休,而是藉助不斷的新輸入。於是,我參考藍思網站和曉華老師推薦的書單,選擇合適藍思值的圖書,把符合孩子認知水平以及符合他興趣愛好的原版書,都買了回來。
小豬小象
鴿子系列
Frog and Toad
女巫麥格(結合曉華的閱讀課)
麗聲冒險島1-7級(我家的最愛)
好奇猴喬治(結合曉華的閱讀課)
蒼蠅小子(小孩就喜歡這種「搞笑的」)
大紅狗(聽的曉華錄製的音頻)
泡泡劍橋分級3和4(黃子媽推薦的,當時還瞧不起引進版的書,沒有想到真香!)
同時,我不再畏難,繼續帶娃看牛津樹,看到了6級,從第五級開始有冒險的故事了,孩子非常喜歡。牛津樹7-9,我看涉及到人文歷史,我也不會講,就買了曉華老師的閱讀課。曉華老師講解得很好,就這樣8個月的時間,聽力積累到了牛津樹9級。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娃能聽那麼長的書。Owen是個只喜歡看新書的孩子,除非他特別喜歡的書,才會重複一直聽,不然的話,大多數書是只看過個一兩遍的,所以老母親只能不停地買買買。市面上大多數分級,以及「曉華親子英語」公眾號推薦的,我覺得有趣的繪本,都會買回來跟孩子一起看,再在網上找些相關的拓展遊戲陪玩!在說上面,平時生活中,刷牙、起床、按電梯這類經常用到的對話,在生活中用起來基本都沒有問題!喜歡的書,因為聽了好幾遍音頻,娃也能自己看著圖片複述出來。自己玩玩具的時候,嘴裡嘰裡咕嚕說的也是英文。
複述泡泡劍橋3
有段時間,我總覺得看了那麼多書,娃說的太少了,有時候就想讓孩子複述,他不是很樂意開口。我就問孩子:為什麼不愛說?孩子說:現在的書太長了,能聽懂但是我講不出來。於是,我放慢腳步,讓孩子挑選以前看過的短一些的書,一起再去精讀,多些討論,多些思考。曾經為了能讓他多說,試聽了很多線上機構的外教課,基本都差不多。外教對著課件講,還讓孩子跟讀、認讀句子,但是小朋友還沒有開始認字,就覺得很無聊,然後跑開了。我最終就放棄了外教課,以讀代說,繼續親子閱讀。真的不能急!本來看孩子聽力掌握的可以了,我一時不知道幹什麼,就買了一套自然拼讀的書想教一教。最簡單的CVC詞,我家Owen都拼不起來,搞得親子關係惡劣,所以也放棄了。後來和別的媽媽交流,真的是推得太早了,才四周九個月的普娃,能夠到現在這種程度,我是滿意的!聽說積累好了,讀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大多數家長,也就希望娃現在提前接觸,上學的時候對英語感興趣,別排斥就可以。借用我朋友的原話:就算不英語啟蒙,現在那麼多輔導班,還怕應付不了課內的英語嗎。而我,曾經也在機構做過一段時間老師,看著二年級升三年級的學生,學26個字母都那麼費勁,真是難為他們了。課內的英語教育就不說了,壓根不符合語言習得規律。我真的不想孩子再像我們以前那樣學十多年英語,背單詞背句型,四六級一過,基本忘光,出了國門也不敢開口。現在,帶娃看英文繪本、做遊戲、聽兒歌中輕鬆就能習得英語,這不香嗎!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堅持閱讀,孩子的認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看大量的科普書籍,孩子懂得也多了,真正做到了read to learn。
1. 你一開始是怎麼引導娃看英文書的?如何親子閱讀?我家還沒有說話的時候就開始閱讀了,布書、翻翻書。英文入門買的是甜心英語 、剛好點讀筆有音效 ,所以不管中英文都不排斥。親子閱讀,我會參考網上的資源,找些拓展的繪本遊戲以及簡單的提問。例如,看海尼曼GK的時候,我會把問題寫下來,和孩子互動。
2.看了這麼多英文書,中文書會給孩子加入嗎,如何平衡?起初中文書看的多,因為我家中文也是開口晚,加上當時也沒有英語啟蒙的意識 。加入英文啟蒙後,中文書就買的少了,主要現在優秀的兒童繪本都是翻譯過來的,例如《我爸爸》、《我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等等,所以直接入了英文版的,既能當中文書講,也能聽英文!現在孩子入幼兒園了,下午4:30才放學,回家再畫畫、玩積木之類,留給閱讀的時間也少了。所以,目前是以英文為主,等能夠自主閱讀後,準備帶去圖書館加入中文閱讀。即便現在看的是英文繪本,討論過程中,中英文都會說的,孩子中文也沒有受影響。
3.你了解傳統的英語課程,結合你帶娃啟蒙的經驗,最想給家長們分享的三點是?第一點,不要再讓孩子像我們以前那樣背單詞、背句子,脫離語境的碎片化輸入,毫無效果!第二點,遵循i+1的原則,適當進階,注意輸入量,不要總是低水平狀態徘徊;第三點,啟蒙初期只求輸入,不求回報。積累多了,孩子會給我們驚喜的,激發和保護好孩子的興趣,不要鬧得不愉快,逼著孩子跟讀或者及時輸出。
點擊左下方,購買啟蒙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