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上帝對每個人都很公平,機會對每個人來說也只有一次,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個細節,就會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在街道彳亍無業游民。正滿無目的的向前走,去不知前方會發生什麼,他走進商場,希望可以謀求一份生計,他成功了,以他的伶牙俐齒和他的勤快利落,很受店主喜愛。他成為一名衛生檢查員,就在籤合同時,他扣了一下鼻孔,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卻被經理捕捉到,可想而知,他只能另謀高就。
經理說:「一個連自己衛生都不注重的人,怎樣勝利衛生管理員的工作呢?」當年輕人走出商店後,內心無比的自責與後悔,但是他心想如果當時他沒有這一舉動,今後的生活……他哀嘆道:可惜沒有如果!細節決定成敗,只有失去時,才想要珍惜,但此事早已為時已滿,留下的只有無盡的嘆息。所以要懂得把握每一次機遇,讓自己不留遺憾。
「人類自己在做慢性自殺。」。的確,現實亦是如此。看著眼前模糊的視線,看著頭頂灰暗的天空,看著身旁,在看著河上漂浮的死屍,這不禁讓人毛骨悚然,一幕幕的悲劇,一個個場景,導致人類的家園,就成這樣慘象的就是人類自己。
為了工業發展,許多人為了自己的暴力,將清澈的湖水浸黑,有誰聽到了魚兒的嘆息,為了自身的懶惰,抬腳就是汽車的生活,尾氣蔓延到天空,有誰聽到了鳥兒的呼喚,而現在人們都將自己隱藏在了口罩和鴨舌帽下,呼吸著刺鼻的空氣時,人們才意識到自己真的錯了。面對自然對人類的處罰處,人們只剩嘆息!心裡安慰道:「」如果當初自己能早些想到事態的結局,就不會釀成今天這樣的慘劇,內心只能抱怨到:「可惜沒有如果!」
是啊!往往從開始的不在意就會就成無法挽回的後果,當後悔時早已無濟於事。每當想到如果怎樣時,就一定要記得可惜沒有如果,如果只是對未來的憧憬,什麼是未來?至少現在不是,所以要腳踏實地。走好現在的每一步,讓自己不留遺憾!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不要等到錯過才惋惜!
拖延症,一個以前就被父母來說教的名詞,教育著我們不要做事拖拖拉拉。而現實中,拖延症是我們的通病,這種習慣會造成巨大的後果。
中央電視臺的一則廣告中這樣說,一個年幼的男孩對自己的姥姥說「等我長大了,我就孝敬你」,「等我考上大學就回報你」,「等我結婚,我……」一連串的等我是廣告中的「中心語」,而在廣告的結尾,孩子的姥姥已然去世。母親已經蒼老年邁,孩子長大了,卻無法做出方年許下的承諾,這令人深思。正是這無窮無盡的等待,讓姥姥離開,讓母親容顏衰老,讓孩子失去了機會。可悲的是母親姥姥還沉浸在孩子的話語中,笑的開心。
生活中拖延也是如期存在,老師留了假期作業要在開學收,我卻想著先玩會兒,玩完再寫。可是直到面臨開學,卻發現作業一筆沒動。早晨要起床陪母親打羽毛球,看天色不亮就再睡會兒,一不小心就已經是中午,這就是拖延,它會讓你什麼也不能完成,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能帶給親人快樂,失信於人。
而對於一個學生,拖延會帶來更大危害。作為一名課代表,這我深有體會。老師布置的作業假如沒有自覺同學一時間交不上去,就會佔用同學的其他時間補,這就會讓別的課程被佔用。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集體,而假設是整個社會、國家,一個國家都不願意做事拖拖拉拉,那這個國家就不會生產,不會進步,不會有任何的地點,在被人輕視攻擊,這是無法想像的。
等我……等我……這樣的話,不是一句好話他使我們懶散,使我們不願意去做事情,不願意讓自己處於主動,只會讓我們無所事事,讓人失去行動力,而期望於未來的美好的幻想。在幻想中,他做了很多事而身體卻不付之一點行動,這種拖延帶來的是自身的弱小和整體的弱小,所以不要拖延。
讓我們擺脫拖延,現在就去做,去愛自己的家人,去完成現在的工作,去聽從自己的心對未來的希望,去做,不要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別讓等待成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