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2017「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第四階段「冠軍爭奪戰」在北京圓滿結束,這也標誌著2017「外研社杯」Uchallenge大學生英語挑戰賽正式落下帷幕。今年賽事從12月3日開啟,經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300餘位選手分別在演講、寫作和閱讀的舞臺上展開激烈角逐,一時間可謂群英薈萃、異彩紛呈,於言語文字之間體現溝通與表達的魅力,在切磋競爭之間彰顯當代青年的態度和風貌。
2002年創辦的「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作為三賽之始,現已走過16個年頭,愈加開放包容的選手政策和不斷創新升級的賽制讓它成為了全國參賽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語演講賽事;隨後於2012年啟動的「外研社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和2015年誕生的「外研社杯」全國英語閱讀大賽則順應了國家對人才要求的新標準,將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國際人才作為大賽的目標,秉持「演說使人機敏,寫作使人嚴謹,閱讀使人充實」的信條,全面升級的Uchallenge為全國大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自我展示舞臺。
溝通交流碰撞智慧火花,思辨交融帶來快速成長。創新、開放、包容的「外研社杯」系列賽事在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成長之路上,塗抹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冬日宴:綠酒一杯敬英傑
12月8日,為期6天的2017「外研社杯」大學生英語挑戰賽(Uchallenge)終於圓滿落幕,三賽桂冠各自有主,又一年的「戰火硝煙」歸於平靜;同時,2017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及2017外研社綜合語種「教學之星」大賽也同時決出勝負,頒獎典禮一同在8日上午隆重舉行。
在閉幕式上,外研社副總編輯常小玲宣讀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的致辭。致辭中首先稱讚了2017「外研社杯」Uchallenge大學生英語挑戰賽以及2017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的創新,認為「選手的成長和收穫共同推進了中國外語教育的發展」。而雖然比賽已經結束,但選手們才剛剛啟程,他們會逐漸走向國際舞臺,代表中國、代表中國未來「有能力、有擔當」的新一代年輕人才向世界發聲。
▲外研社副總編輯常小玲
2017「外研社杯」全國英語閱讀大賽評委會成員、南京師範大學田朝霞教授給予閱讀大賽高度評價。她表示,今年賽題難度較大,但選手們依然表現十分精彩。這些領域、主題、長度都各不相同的文章,拓寬了選手們的思路和視野,使他們獲益匪淺。田朝霞教授對選手們寄予厚望,她希望各位能夠「把閱讀作為終身的志趣和追求,不斷探索、思考,感悟人生更深刻的意義」。
▲ 南京師範大學田朝霞教授
2017「外研社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評委會主席、北京外國語大學梁茂成教授介紹了考題內容,對選手們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精確、複雜、流暢、深刻的語言運用、情感表述、思路立意十分讚賞。他指出,本次比賽讓人們看到,儘管科技進步使人們的關注點有所轉移,但新一代年輕人依然保持著熱衷思考、追求進步的優秀品質。
▲ 北京外國語大學梁茂成教授
最後,2017「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評委會主席、北京外國語大學孫有中教授則對演講大賽選手的整體表現進行了點評。他指出了選手們亟待進步之處,並給予同學們寶貴的建議「Cultivate intercultural knowledge;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孫有中教授感謝所有選手為大家呈現了如此精彩的比賽。
▲ 北京外國語大學孫有中教授
群雄相爭巧思辨 一朝登頂天下識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使得我國的國際地位和使命與以前各個時代都不相同,這就意味著國家對高端人才的要求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既要立足國情,又要放眼世界,站在中國看全球。演講大賽第一階段的定題演講主題「China, A Global View」正是大賽緊跟時代步伐的證明之一;此外,大賽選題還表現出了對全球海洋環境、人工智慧AI以及歷史文化發展傳承等的關注,可謂每一步都踩在時代的脈搏之上,引導年輕人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的思考剖析。
此外,「三賽」之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乘科技之東風,順青年之潮流,在賽制和玩法上也進行了不少創新,首次打破了對參賽選手國籍的限制,讓世界青年能夠同臺「大聲說」;全面升級的網絡賽場開放了90個晉級名額,較去年的60人有了大幅提高,線上線下賽場互相交融,給「實力派」選手帶去了更多展現才華的機會;決賽階段的「人氣之星」投票更是關注了選手的綜合魅力,演講除了使人信服,更要表現出語言的感染力和演講者的個人魅力……
線上線下、場內場外、聯動溝通,打造出了一個立體的演講賽場,中外選手同臺競技,智慧光芒四射;耐心籌備、層層選拔、精琢細磨,9位站在頂點的強者在現場觀眾和線下數十萬觀眾的期待中展開激烈爭奪。選手們才思敏捷、見招拆招,展現了極佳的個人能力。面對「如果你是你們大學的校長,請結合自身學校的優勢和特色,在國際高等教育論壇上談一談你校將如何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貢獻」的話題,選手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提起中南大學,你知道它在哪個城市嗎? 它如『星你』中的都敏俊一樣,有著『年輕的軀體,古老的靈魂』,學科、學院間的交流與合作完美實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這一主題,發展高速鐵路、援助非洲國家,人類命運共同發展。」而談及人類共同命運時,來自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的選手從在線教育平臺衍生出去,指出「online resources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接觸到優質的課程,縮小城鄉差距,旨在打造一代共同命運、共同發展、有國際視野的學生。」
最終,來自復旦大學的傅之君同學憑藉嫻熟的語言技巧、嚴謹的思維論點和優秀的臨場表現摘得桂冠,一朝登頂,成就本屆榮耀。
書讀萬卷可以明智 妙筆生花可書萬年
培根曾經說過「Reading makes a full man」,足見閱讀對於「完人」的意義;而寫作更是一種重要的輸出能力,是證明語言功底的最高形式。古語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二者大有相輔相成之勢,因此閱讀和寫作大賽加入Uchallenge大家族之中可謂合情合理。
12月6日,從全國21萬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晉級決賽的182名選手齊聚北京,在線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角逐。其中,閱讀大賽的四部分:「Read and Know(讀以明己)」、「Read and Reason(讀以察世)」、「Read and Question(讀以啟思)」、「Read and Create(讀以言志)」循序漸進,引導參賽選手以閱讀促思考,進而達到通過比賽完成自我提升的目標;寫作大賽也充分貼近現實生活,議論文賽題引導學生對當下流行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表達觀點並進行議論,記敘文則大膽將時間拉到2035年,引導學生想像人與人工智慧並存的社會,並進行合理續寫。整個大賽對選手的閱讀理解、語言運用、邏輯思維以及思辨能力進行了綜合考查,讓選手在讀寫之中完成反思和升華。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今日站在領獎臺上的勝者可謂經歷千錘百鍊。而為了這一刻,一切努力都是值得。
國家對人才的評價標準因時而變,高校對學生的培養方式也與時俱進,這就意味著陪伴中國高校學生成長的「外研社杯」的創新之路將不斷向前延伸。學子間的挑戰與競爭促教利學,交流與碰撞亦敵亦友,臺下十年之功不曾付諸東流,臺上精彩瞬間盡顯才學氣度;院校與教師間的切磋取長補短,共商教育趨勢互幫互助;乘科技之東風展翅翱翔的Uchallenge用數位化手段搭建起璀璨舞臺,誠邀五湖四海國內國外的外語教育與學習者共襄高校外語教學改革之盛事,以己之力助推中國外語教學邁入智慧之門。以挑戰之名,以競技之術,與多方一道,共圓中國外語教育改革發展之夢!
*附:2017「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寫作大賽、閱讀大賽決賽獲獎名單
英語演講大賽·冠軍
傅之君 復旦大學
▲ 演講大賽冠軍與頒獎嘉賓合影
英語演講大賽·亞軍
王宸宇 中南大學
範柳依 北京外國語大學
▲ 演講大賽亞軍與頒獎嘉賓合影
英語演講大賽·季軍
Shashvat Joshi (印度) 復旦大學
汪昱昕 四川大學
陳帥峰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張遠寧 鄭州大學
王靚 華中師範大學
馬清銓 浙江大學
▲ 演講大賽季軍與頒獎嘉賓合影
英語演講大賽·最佳語音獎
江鮪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英語演講大賽·最佳創意獎
王屹煊 復旦大學
英語演講大賽·人氣之星獎
陳正陽 南昌大學共青學院
▲ 單項獎獲獎選手與頒獎嘉賓合影
英語寫作大賽·冠軍
梁心璐 中山大學
▲ 寫作大賽冠軍與頒獎嘉賓合影
英語寫作大賽·亞軍
陳麗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郝祥建 蘭州大學
▲ 寫作大賽亞軍與頒獎嘉賓合影
英語寫作大賽·季軍
阮伊帥 浙江大學
周旻悅 蘇州大學
閻若琦 中國人民大學
▲ 寫作大賽季軍與頒獎嘉賓合影
英語閱讀大賽·冠軍
舒寅川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閱讀大賽冠軍與頒獎嘉賓合影
英語閱讀大賽·亞軍
劉嘉玉 華東交通大學
陳思宇 電子科技大學
▲ 閱讀大賽亞軍與頒獎嘉賓合影
英語閱讀大賽·季軍
李曉甜 晉中學院
張鑫渝 清華大學
楊曉晨 中國科學院大學
▲ 閱讀大賽季軍與頒獎嘉賓合影
再次向所有的參賽選手表示熱烈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