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小學還有各大高校都陸續開學了,新一屆的學子即將進入大學的校園。今年的北大將迎來一個15歲的女孩,叫屈詩穎,高考以696分的優異成績進入了北大學府,就讀北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進入了這所無數學子夢想中的學府,15歲的屈詩穎成了實打實的「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學霸究竟是怎麼煉成的呢?
屈詩穎出身在湖南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家裡一共有三姐妹,家庭條件非常一般。她的家庭沒法給她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但是她一直刻苦鑽研、努力學習,在高中時期就多次獲得全國競賽的大獎,理科成績非常突出。也許是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她在初中的時候成績沒有特別突出,那時候優勢還未展露出來。高中後,憑藉自己不服輸的精神和肯吃苦的鑽研態度,成績直衝而上。不僅學習上出類拔萃,屈詩穎在生活中也非常地懂事,獲得的獎學金一部分拿來買學習資料,剩下的都給母親貼補家用。可貴的品質、豐富的學識,這個女孩未來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好。
詩人海子當年也是15歲考上了北大,被譽為「神童」。海子從小詩就寫得非常好,3歲的時候就能認出上千字,5歲的時候就讀了一年級,上學期間更是憑藉自己超凡的天賦,在15歲之前就完成了中學的所有課程,15歲考上北大。海子憑藉著自己的天賦造就了一代傳奇,沒有超高智商和天賦的普通人則需要超乎常人的堅持和努力。與其羨慕別人的才智,不如自己努力去成為優秀的人。
就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普通人,所謂自省顯得相當有意義,現在我終於明白那句話「吾日三省吾身」的意義,就是從自省中察覺自己的長短板,也許你這塊長板跟別人比起來很短,但就自己而言僅是相對的長板,在此努力也希望達到自己的天花板足矣,不比和他人做過多的攀比。要知道,努力也是一種天賦。這一生不是用你的努力去挑戰別人天賦的過程,你的努力甚至都不能與別人的天賦構成競爭關係。很多人因為站的太低,根本看不到這點,所以一直陷於迷茫嫉恨苦惱的負面情緒裡。如果你都沒有有天賦的人努力,還談什麼羨慕?天賦的最大好處就是相同的努力之下,你出成果的速度和高度都比別人強,你會變得鶴立雞群,你就獲得更好的正反饋,你也就更容易堅持努力下去。
15歲的年紀,很多人還在初中階段,不要把屈詩穎的成功歸結為天賦,而忽略了她付出的努力。她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比很多人都差,家裡人口多,父母也不可能只把心思放在她身上。而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家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父母關注的焦點只有自己,全家寵著,儘可能地創造最好的學習條件給孩子。天賦重要、努力重要、環境也重要。在大學的時候,更要懂得經營自己,投資自己,提升自己,才會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高考和家境背景、樣貌身材、是否多才多藝無關。只要有科學的方法、夠努力,只要智力正常,「越努力越幸運」就會印證到每個人身上。
我記得很多年北大高考狀元的一句「寒門再難出貴子」影響了很多人。但是寒門還是出了不少貴子,很多人從大山出來到高等學府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人生的路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走出來的。人為什麼要努力,就是讓自己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高考的時候為什麼要努力,就是為了到喜歡的城市、喜歡的大學讀自己喜歡的專業,而不是在生活的洪流中隨波逐流、無可奈何。命運總是和人開玩笑,不是每個有夢想的人都被光照亮,有的人生活在黑暗中,掙扎於沼澤中,只有拼盡全力,才能走出命運的迷潭。
努力的意義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害怕不努力的話要面對的事情。怕父母老去的時候,自己無能為力,怕人生中留下很多的遺憾和不敢……所以努力不是沒有意義的,努力過後,人生的無奈變少了,更多的是自由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