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有個特殊的老師系統,就是學工系統。大學每個班級仍然有可能配備班主任,不過一般情況下,班主任只負責指導專業學習上的問題,比如選課指導之類的,平時一般很少參與學生活動。而每個專業一個年級一般都安排有一個學工老師負責學生的日常工作,包括學生活動、評獎評優、團員工作、入黨工作等等,這名老師就是輔導員。
而輔導員一般來說工資也高不到哪去,好的也就大幾千一個月,並且職稱晉升也走教師系統,但要晉升職稱非常之難,很多學校一個職稱評審批次裡就會給1個晉升指標,所以輔導員的發展之路與專業老師有很大差別。
現在各大學招聘輔導員時,除了有年齡要求外,也會有第一學歷要求,一般也要研究生學歷以上,可謂要求不低,待遇一般。但每到有學校招聘輔導員,競爭情況還是很激烈的,那為什麼輔導員的待遇一般,卻能吸引那麼多人去競聘呢?因為當輔導員也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輔導員行政提拔速度快
大學的學工系統著重學生的思政工作,跟行政系統走得很近。一般專業老師不太願意去從事行政工作,而有專業能力的行政人員還有不少想辦法想轉去當專任教師。所以很多大學行政人員缺乏,就給輔導員往行政管理崗位晉升留下了不小的空間。
一般大學級別再低也是廳級單位,裡面處級幹部崗位一大堆,正科級崗位更是多得不得了。在一般行政事業單位要想上正科還是比較難的,但在輔導員上個正科非常簡單,入職幾年沒有什麼工作錯誤都會先解決科級崗位。然後正常情況下,幹個幾年就提拔到副處級管理崗了。
筆者雖然不敢一慨而論,但所見過的有些一般大學來說,很多校領導中的副職都是從學工系統出身的。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輔導員因為工作原因與學校領導走得近,所以學工輔導員行政提拔速度遠遠大於專任老師。因此雖然職稱難升,但崗位易得,也是一個好處。
輔導員起步要求不太高
現在要想進大學當專任教師,博士學歷是起步要求,很多學校還會要看第一學歷、博士階段的論文成果,所以門檻還是比較高的。而輔導員的招聘要求相對來說要低一些,非一流學校的話,一般只會要求碩士。
所以對於想進高校拿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崗位的研究生來說,高校輔導員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輔導員讀博有優勢
這兩年研究生大幅擴招,可與之而來的是讀博的機會更少了。大家可能不理解,其實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國家花大力氣發力碩士研究生擴招,那麼這些人畢業之時,有不少人是想讀博的,可博導資源就那麼多,不是說像做湯加鹽一樣,說多加一點就多加一點的事,因此可能看到很多學樣博士招生指標嚴重缺乏,找導師是件很困難的事。
而輔導員因為在校工作,跟老師們接觸很多,所以能有機會提前確定博導,搶得讀博機會。更有厲害的,讀完博之後因為成果突出直接轉專任教師,很快晉升教授了。
輔導員也有劣勢
輔導員總體上是屬於行政系統的,因為在大學裡是要坐班的,也就是要打卡上下班的(當然學校管理相對要松一些)。另外輔導員工作內容很雜,其實還是很辛苦的,一天到晚要負責的學生數量很大,誰有點事都要找你,所以要幹好還是要付出很多休息時間。
另外,現在很多輔導員剛進入學校時是沒有編制的,需要一步步來解決,這也算是一個劣勢吧,不過現在很多博士進學校當專任教師也是一樣的。
結語
在當前就業壓力如此之大的時候,如果能通過努力進高校當輔導員,那還是挺值得高興的一件事,畢竟在當前像這麼穩定、有寒暑假(高校行政人員的寒暑假是真的沒什麼事)的崗位真的挺不錯。
你怎麼看輔導員這個工作崗位呢?
來也來了,看也看了。轉發不掉肉,關注更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