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街道人口較為密集,老舊小區多,背街小巷多,日常管理中存在不少的痛點,難點,薄弱點。區委區政府啟動的提升老城區建設管理「十項行動」,正是巷口街道解決這些問題的平臺和抓手。巷口街道黨員幹部們也表示,將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標本兼治,實現常態長效,共建共享。
巷口街道黨工委書記 陳燕惠
要借力,補齊設施短板
完善市政設施關係到城市管理的治本問題,薌城區開展提升老城區建設管理水平「十項行動」,可以解決很多之前想解決而無力解決的問題,巷口街道將主動抓住這一契機,既要認真謀劃項目,也要高效落實每個項目。
2018年巷口完成了蒼園路、福響路等道路改造,今年又有打錫巷、人市路、新行街、東湖路等9條背街小巷和甘棠宮等2個老舊小區正在改造提升,文華園市場今年也將完成改造。
下一步,巷口街道又將世紀廣場、竹圍新村北區、元光南新村等5個老舊小區、蒼園市場、金悅巷、新華東路等列入市政設施改造提升行動的項目範圍。街道全體黨員幹部必當全力以赴做好項目所需的徵遷、協調及配合工作,主動跟蹤推進項目落地,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奠定基礎。
要使力,促進管理精細
結合十項行動的啟動,巷口街道主動履行屬地責任,立即吹哨使力,開展了 「三個一」活動,完善了四項制度。即開展了一場針對創城工作成效不理想的批評反思座談會,要求大家發揮主觀能動性,擔當作為;開展了一場逐個社區逐條路的地毯式的市容市貌整治,在整治中發現頑疾,思考對策,開展了一次全方位的問題梳理,每個社區梳理出轄區內管理的痛點難點並提出解決思路。同時,完善了網格管理制度、督查考評辦法、責任追究制度、協調解決問題機制等四項制度,尤其是協調解決機制就是按照「鎮街吹哨,部門報到」的要求進一步形成的解決問題的機制。接下來,我們還將堅持問題導向,逐一研究解決城市管理中的難題,特別是針對管理的痛點、難點、薄弱點,按照「具體抓,抓具體,反覆抓,抓反覆」的要求,持續發力,持續推進管理精細化。
要合力,實現共建共享
開展「十項行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需要全民參與,要形成部門合力,幹群合力。巷口街道將做到三個「致力於」。一是致力於造氛圍,要通過廣泛宣傳發動,規範志願者隊伍建設,強化上路入戶勸導溝通,進一步營造城市管理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氛圍。二是致力於提素質,按照市民素質提升「十項行動」的要求,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如要逐步引導和幫助市民學會並做到垃圾分類,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市民素質,從而促進城市管理提升。三是致力於廣參與,要吹好哨,讓城管,交警等部門同黨員幹部一起齊心協力參與城市管理,也要發動轄區黨員,轄區居民積極主動參與到城市管理提升「十項行動」中來,各社區召開物業公司座談會,各支部召開黨員大會等暢通各種溝通渠道,提供人人參與的平臺。
提升城市管理永遠在路上,巷口街道將不忘讓廣大群眾增強獲得感,幸福感的初心使命,在提升老城區建設管理十項行動中,唱響主旋律,當好主人翁。
記者:歐陽景歡鄭錫鵬
編輯:戴曉靜
監製:孫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