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3月23日訊 昨天,西湖景區明前龍井的生意慢慢熱了起來,不過,進進出出的包裝幾乎清一色拋棄了往年的豪華版禮盒裝——往年讓人「有面子」的包裝,今年一下子被冷落了。
今年最好賣的包裝是比女士化妝包還要小一點,用牛皮紙和宣紙的「復古茶包」。往年送禮的大客戶今年明顯少了,但是網絡個人生意熱了,往年茶商們看不上眼的1兩、2兩的小生意,今年讓茶商們很期盼。
1兩、2兩的小生意旺了
8兩茶葉分送四個地址
龍井問跌、茶農求變……本報關於龍井茶的連續報導,在網際網路上廣為轉載,文中提及的幾家村民淘寶小店,也在不經意間火了。
「以前很少有客人用搜索店名的方式逛我的小店,」雖然個人買茶,大都是1兩、2兩的小生意,村民小朱這幾天忙得很開心,「快遞小弟都恭喜我生意興隆呢!」小朱家的走廊上堆起了一二十個快遞包,都是準備發貨的。
「網店裡的頭茶,去年每50克300元,今年是250元……我比去年多買一倍哦,8個1兩裝,送公婆、爸媽、朋友嘗鮮。」上海的淘寶客人琳達要求小楊,8兩茶葉分送4個地址。雖然是一樁「麻煩的小生意」,網店店主小楊還是挺開心——像這樣的零買客越來越多,買的量也越來越大。
「全國各地的茶客們好像一夜之間知道了——原來西湖龍井今年採摘那麼早。」小楊樂了,「全國都有,但有意思的是山西、瀋陽、內蒙古的客人更多。」
20幾個禮盒放進後備廂的場景沒了
豪華禮盒銷量直落70%
不僅是個人生意火了,批發生意的老客也有不少來龍井村門口等茶葉了。車牌為浙B、浙C的批發客也回來了。一天下來,楊梅嶺村、滿覺隴村陸續有茶客上門,賣茶生意緩緩回暖,但是往年似的十幾二十個禮盒沉重地拎進汽車後備廂的情景卻沒有了,茶客們背走的大都是一個超大透明塑膠袋,裡頭裝著二三十個老底子的牛皮紙茶包。
「今年啊,老瓶裝新酒走復古風,我的茶葉禮盒是真當賣不出去了。」禮盒公司的推銷員老張坐在滿覺隴村裡,甜唔唔的新茶到了他嘴裡,成了苦味道。包裝新茶的豪華禮盒,原本是每家農戶春季的必備貨,買一兩百套是平常數字,今年直接滑落到五六十套,老張的營業額直跌70%。
「往年賣茶送人,大家都喜歡大禮品盒子,覺得那樣有面子。」滿覺隴茶農老唐說,一般禮盒裝茶葉半斤一拎,盒子倒有兩三斤重。
「現在你看。」老唐把兩張包裝紙攤平在桌上,外頭一張牛皮紙、裡頭一張宣紙,然後把茶葉稱好,或者半斤,或者1斤,倒在宣紙上。他手腳麻利,三兩下就包成了一個四四方方的茶包。茶包上寫著「西湖龍井、西湖龍井一級保護區」等字樣,古樸簡約。
「宣紙吸潮,牛皮紙防潮,最好直接放入石灰缸裡——這種包裝方式最適合茶葉的保存,也最經濟實用。很多客人,往年也都覺得禮盒浪費,就是拉不下面子來。」老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