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和全國全省全市公安工作會議精神,隆重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大力選樹宣傳公安隊伍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聊城市公安局組織開展了2020「聊城最美警察(輔警)」、「聊城最美警察故事」推選宣傳活動,激勵廣大公安民警輔警堅守初心擔使命,立足崗位講奉獻,為平安聊城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今天為您介紹最美警察候選人、臨清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技術中隊副指導員——楊鋒。
聊城公安「最美」評選
楊鋒,男,1977年11月出生,回族,大學文化,中共黨員,三級警督,副主任法醫師。2000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臨清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技術中隊副指導員。參加工作以來,主持和參與檢驗傷情13800餘人次,檢驗屍體830餘具,化驗物證600餘件,出具各類鑑定資料10000餘份,為數千起案件的偵破、起訴、審判和調解提供了科學、客觀、公正的依據。
技術精湛,攻堅克難,在偵破大要案中屢立奇功
屍體檢驗是法醫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法醫屍檢的鑑定結論在刑事偵查和案件處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直接關係案件性質的確定、偵查範圍、犯罪嫌疑人的刻畫和工作方向。
參加公安工作20年來,楊鋒像一枚「釘子」一樣堅守在刑事偵查第一線,在重重迷霧中尋找蛛絲馬跡,在點點懸疑間破解八卦連環,在眾多積案、大案中,尋找關鍵痕跡物證,一次次成功還原案件真相,揪出藏在暗處的犯罪嫌疑人。他心細眼尖,善於精準把握案發現場勘查及屍體檢驗細節,使多起重大案件在「山重水複」中變得「柳暗花明」。
曾在燒成炭化狀屍體上發現疑點。在被燒的片瓦無存的殘灰裡,找出燒成炭化狀的屍體進行屍檢,仔細觀察發現死者頸前有小片肌肉出血,舌骨大角處有骨折變形,而喉部及氣管內未見菸灰、炭末等異物,據此判定其並非被燒死,而系被扼頸窒息死亡後遭焚屍。群眾眼裡的一場意外失火,在楊鋒嚴謹細緻的檢驗中,確定為一場刑事案件,案件得到準確定性之後,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曾從河中浮屍身上找到破案線索。發現屍體時已經高度腐敗,距離案發時間已經很長了。再加上地段偏僻,走訪到有價值的目擊者比較困難,案件偵破工作陷入僵局。因而只能寄希望於屍體的檢驗發現線索,他作為法醫,承受著巨大壓力,但他沒有被壓垮,而是進行細緻認真的屍檢,根據死者身上刀口分布局限、密集、深度較淺等特徵以及其死亡時間,推斷出了案發第一現場極有可能在汽車內,為案件偵查指明了方向。通過沿河查尋,找到了拋屍地點,並由此確定了被害人身份,鎖定了犯罪嫌疑人。
曾用一滴血揪出殺人逃犯。在最平常的現象中發現破案關鍵,在偵破工作陷入僵局的時候,他獨闢蹊徑,一起惡性搶劫殺人案在他手上找到線索,得以偵破。某街一胡同內發現一具屍體,身上有多處刀傷,接到報案後楊鋒和同事迅速趕到現場。經現場屍檢,初步判斷為一起性質惡劣的殺人案件。他立即對屍體現場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勘查,對現場的三十多處血跡逐一進行拍照、固定和提取。經對現場血跡進行DNA檢驗,發現一處血跡為不明身份男子所留。楊鋒提取的這處血跡成為日後破獲該案的關鍵。一年多後經技術比對,在外省將搶劫殺人的案犯抓獲。
潛心鑽研,銳意創新,推動法醫工作提檔升級
潛心鑽研,自我淬鍊。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楊鋒同志堅持刻苦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質。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根本上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政治責任感,為鑑定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他先後多次參加公安部、省公安廳物證鑑定中心組織的各類培訓班,同時還訂購了《中國法醫學雜誌》、《法醫學雜誌》、《刑事技術》等多種專業雜誌,不斷加強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從技術上確保了鑑定工作的準確性和鑑定結論的正確性。楊鋒同志根據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體會撰寫的《根據損傷特徵確定死亡方式一例》、《竹筷經視神經溝進入顱腔致腦幹損傷死亡一例》等多篇專業論文在國家級及省級刊物上發表。
團結同志,銳意創新。法醫工作關係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甚至身家性命,容不得半點馬虎。他團結帶領法醫室其他同志,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理論和業務知識,較熟練掌握了本職工作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2018年,在他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臨清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法醫專業順利通過上級專業部門資質認證,從而使法醫鑑定工作進一步走上了更加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立足本職,服務群眾。法醫工作是關係到事實真相和案件定性的科學鑑定工作,同時又是刑偵部門聯繫群眾的窗口。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要求進行傷情及死因鑑定的案件越來越多。楊鋒同志將法醫工作納入警務公開範圍,通過紙制宣傳材料、固定宣傳看板,進一步明確法醫鑑定受理範圍、鑑定流程,公開諮詢和監督電話,加強警民溝通,圍繞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服務新舉措,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諧警民氛圍,切實形成警民互動的良性格局。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一顆紅心鑄就忠誠警魂
法醫這個崗位成天在現場摸爬滾打,還要接觸高度腐敗的屍體,很多人不理解。但楊鋒同志認為,通過與死者『對話』,找到有力的破案證據,讓疑犯現出原形,為死者伸張正義,這就是法醫工作的價值。這份堅定的信念,一路支撐著他在各類疑難案件現場上攻堅克難。嚴寒中,他曾為查明死者死因堅守數小時,直至手腳麻木;酷暑中,他曾為發現重要物證反覆勘查,揮汗如雨。他始終心存工作,無私奉獻、默默付出,在許多案件的偵辦過程中,通過他的精心檢驗,為偵查破案提供了重要線索,有些案件甚至起到了「一錘定音、一劍封喉」的關鍵作用。
「他是一個好法醫」,這是領導和同事眼中的楊鋒。然而對於家人,他在內心裡一直有著深深的愧疚。由於工作忙、責任大,在一家老小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卻很少能在身旁陪伴。「人命大於天,破案是刑警的天職。」這是他對妻子唯一的解釋,也是家人對他的工作一如既往無怨無悔支持的理由。正是楊鋒這種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拼搏精神,矢志不渝、勇於探索的奮鬥勁頭,使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受到了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廣泛稱讚與好評。
通訊員:付延濤 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