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開始我並不相信這句話,因為作為無神論者,堅定的認為,世間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科學解釋。但老人們篤定地認為,孩子的「天眼」沒關,能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那到底能不能看見呢?
看到過這樣一件事,在某個下雨的晚上,一家人正在一起看電視。孩子突然說了一句:「媽媽,空調上有兩個人。」聽到這話,父母后背一涼,壯著膽子往空調那地方看,什麼都沒有。爸爸還壯著膽子,對空氣說:「你有什麼怨,你就找什麼人,別動我家孩子!」這邊父母嚇得不輕,這邊孩子還跟人揮手打招呼:你好呀。
後來這家人火速搬家,離開這件屋子,就再也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此外,還有一件很奇葩的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回來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坐的也是最後一班公交,車上除了司機,就是他們母子倆。這時,孩子突然說:媽媽,那有四個人,脖子都是飄著的。寶媽頓時嚇住了,這哪有人,然後孩子說:怎麼沒有,你看有拄著拐棍的爺爺,懷寶寶的阿姨,腿受傷的叔叔。
沒等孩子說完,寶媽已經腦補出誓死保護孩子的心思。於是就說孩子到底在哪,孩子指著愛心座椅的牌子,這不就是?原來所謂的四個人,其實只是愛心座椅牌子的標誌。而空調上的兩個人,其實也只是海爾兄弟。
雖是烏龍一場,但當父母的還是心有餘悸,唯恐孩子真的看到「髒東西」。但其實不是的,孩子之所以把海爾兄弟,標誌看成是人,主要是因為泛靈心理。
何為泛靈心理
泛靈心理,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來的。在他看來,3-4歲的孩子都普遍性的存在泛靈心理。在這麼大的孩子看來,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暫時分不清我和物的區別。就像有些孩子喜歡和玩偶聊天,和被子說話,把小動物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可以稱之為泛靈心理。
所以說,孩子把那些沒有生命的物體,當成是「人」,就是泛靈心理造成的。不過家長也不用擔心,這種心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改變,分清我和物的根本區別。
除了對主觀世界和物質宇宙的混淆,缺乏必要知識以外,以下幾點也是讓父母誤以為孩子看到「髒東西」的真相。
誤以為是「髒東西」的真相
孩子並非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髒東西」,而是讓父母誤以為自己看到「髒東西」。
*孩子語言邏輯表達不清楚
一般來說,小孩子的表達能力都是比較弱的,經常表達不清楚。就像空調上的海爾兄弟,若孩子能表達清楚是空調上的標誌,也不會讓家長誤會了。此外,在很多大人的潛意識裡,還是相信「鬼神」的存在。所以當孩子這樣說的時候,就先入為主認為是「髒東西」,把事情給想「歪」了,因此造成烏龍。
因此,再發生這樣的事情,最好問清楚,以免大人自己嚇自己。
*孩子的想像力太過於豐富
孩子很天真,想像力也很豐富,看到的東西能進行各種聯想。就像看到一個小人,就和對方打招呼。看到形似人的影子,就以為是「鬼神」。而大人呢?極度缺乏想像力,根本想不到孩子是怎樣想的,因此就容易造成誤會。
雖說這個階段容易產生誤會,但如果父母能利用好泛靈心理的階段,也能很好的教育孩子。
家長該如何利用泛靈心理教育孩子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也是共情,指的就是可以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使孩子的心胸更加寬廣。因此,父母就可以告訴孩子,動物、花草、玩偶都是小夥伴,打它們,它們會疼、會哭。以此,形成良好習慣,變成一個有同理心,能為他人考慮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中,不能變相教孩子推卸責任。例如,孩子碰到牆,很疼,父母別說,都是牆的錯,打它之類的話。
*把故事「靈化」,替代大道理
道理很多,但不少家長講起來都是乾巴巴的,自己講著累,娃也聽不進去。因此,父母就可以把故事給「靈化」,把道理放在講的故事、角色扮演裡。這樣能讓娃輕鬆學道理。
綜上所述,孩子並看不到髒東西,父母可別想歪了。
【話題討論:你們家有遇到以上家庭鬧的烏龍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