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成長故事,分享育兒知識,一鍵關注,育兒路上不迷茫。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庚子年無比艱難。疫情當前,老師隔空授課,教室裡沒有了朗朗的讀書聲,學生們失去面對面約束,學習全靠自覺;高考沒有了6月的清涼舒適,幾百萬考生頂著烈日和暴雨,迎來人生的第一場大考。
2020年被稱為史上最難高考,近幾天各省高考成績陸續公布,考生們迎來了人生的分水嶺。有人高興,有人失望,有人傷心,幾家歡喜幾家愁,對大多數人來說,高考和現實一樣殘酷,失落與委屈才是常態。
如果你是考生,考得好是你努力的回報,考得不好也沒必要絕望,畢竟高考不能決定人生;如果你是家長,無論成績如何請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無論結果如何盡力就好;如果你既不是考生也不是家長,那你就是個局外人,作為旁觀者,請你學會用沉默來表達關心。
因為你一句無心的話,可能會給孩子造成無法磨滅的傷;你一個無心的眼神,都會讓本已受傷的心靈蒙上更重的陰影。真正善良的人,懂得在別人至暗時刻不喧譁。記得有句老話叫「善行無轍跡」,很多時候,真正的關心是沉默。
還記得「曬女兒清華通知書被踢出了同學群」的那位媽媽嗎?事件主人公叫郭蘭,女兒收到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她喜出望外,禁不住要和老同學分享這份喜悅。就把通知書曬到了自己的班級群,還非常高調地留了一段話: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就是大氣。
她以為同學們看到後會吃驚,會尖叫,會替她高興,正等著回復祝福語的時候,卻發現接下來消息發不出去了,原來她被班長踢出了班級群。她想跟班長私聊問問情況,又發現已經被班長刪除好友了。郭蘭越很生氣,自己沒做錯什麼,為什麼老同學要這樣絕情呢?
看見這裡,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這一幕是因為嫉妒引起的。可事情很快有了反轉,據知情人爆料:郭蘭在縣城裡當老師,她的女兒琳琳從小是學霸,她周圍的人都知道。琳琳高考成績出來之前,郭蘭參加了高中同學聚會,在酒桌上她把女兒一通誇,大家熱情地恭維她,班長也表現得很尊重。
為了以後同學們方便聯繫,聚會結束前班長拉了群。畢竟大家多年沒怎麼聯繫了,群建起來以後很多人都潛水,只有郭蘭最活躍,她總在群裡自說自話,發的最多的是琳琳多麼多麼優秀,有一次還把琳琳字跡工整的筆記貼出來。
收到清華大學的通知書,她更是第一時間發到同學群,可她不知道的是,班長兒子也參加了當年的高考,那孩子學習一般,高考又發揮失常,班長正在為孩子的事鬧心呢?
這些內情被公布後,人們覺得郭蘭被踢根本不冤枉。有一位網友說得好:她曬起娃來完全沒有節制,是把同學群當成了她閨女的粉絲後援團了。感情都是相互的,你關心過班長兒子的成績嗎?你考慮過班長此刻的感受嗎?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別人正在經歷什麼,有時候無心的一句話可能就是一把尖刀,足以撕破最後一點尊嚴。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也不一樣,你以為的關心可能是就是傷害,可能正好戳中別人那道深深的傷口。
真正善良的人,懂得在別人的暗淡時刻不張揚,很多時候,真正的關心只需沉默。
家長的心理都這麼「脆弱」,到了孩子身上更是無法想像。講一件聽來的真事,閨蜜是我們縣一中的老師,上一級一個學霸級的學生高考落榜了,插到她的班複課。不久她了解到這名學生父母都是殘疾人,父母的全部希望就寄托在這個學生身上。這次高考失利,父母是借了外債支持他回來複課。
整整高三一年時間,這名男生都心事重重。沒想到命運再次薄待他,第二次高考再次發揮失常。一摸二摸均超出一本線的他,高考分數隻夠三本水平,老師們都為他感到惋惜,他回校填報志願時閨蜜說話很小心。
這個男生填完志願離開時碰到他的一位任課老師,這老師向來以沒心沒肺出名,不經意說了一句:「你上個三本必須考研究生,你爸媽又要多熬幾年了。」
就這一句話,就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名學生的心理崩潰了,填完志願的第二天,留下一封信不辭而別,他爸媽報了警,發動親友瘋了似地找,幾天後在附近縣城的一家建築工地找到了他。
類似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想起那個高考後自殺的19歲大連男孩洋洋。「我跳樓自殺了」,洋洋給父親發完這條6字簡訊,從自家15樓上縱身跳下,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那年的高考是洋洋第三次參加,前兩次都與自己心目中的大學失之交臂。這次他沒有等到高考成績公布,就做出了極端的決定。
每年高考前後都是中學生自殺高峰期。高考放榜日又被稱為「高能預警日」,因為,在這一天選擇自殺的考生並不少。中國更是被指為:高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近年來媒體上屢屢報導高考後學生自殺的消息,處於人生花季的孩子自殺事件令人觸目驚心。
高考後學生自殺的原因有三方面:個人夢想破碎,感到前途渺茫;家人沒有安慰,只有一味的責怪;外界不恰當的關心,失了尊嚴。看透是智慧,不說透是心胸,高考剛剛放榜,你不知道別人是什麼情況,就要懂得管住嘴不去問,才是尊重和關心他人的最好方式。
有人說,高考考的是學生,生活是出題人,學生是答題人,而你並不是判卷人。這個時候你以為的關心,不過是用自己的思維去評判別人的生活。千言萬語都比不上適時的沉默。那麼,此時此刻如果不是至親,請收起你的好奇心,結果是好是壞,過段時間你自然會知道。
讓別人安靜地面對人生的起落得失吧,真正的關心從來不需要假以口舌。請記住:說話是本能,閉嘴是修行,沉默才是智慧。這一份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才是最大的善良。
得知高考放榜的消息,你是否對身邊考生的成績充滿好奇?你是否同意本文的觀點?歡迎在文末留言交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