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奔跑,去聽風吹過樹林的聲音

2020-07-24 苗客APP

夏日雨後的空氣格外清新,青磚路面,長出片片碧綠的青苔。

一隻金黃色透明的蟬殼,安安靜靜伏在青苔上,旁邊灰色的西瓜蟲圍著蟬殼晃動著細細的小腳想爬上去。妙趣橫生,色彩對比強烈的畫面吸引了我,情不自禁地蹲下來仔細觀察蟬殼和西瓜蟲。

蟬殼背上靠近頭部的位置,開了天窗,想必這就是人們常說「金蟬脫殼」破殼而出的部位。蟬殼通體完整,前肢強健,彎曲蓄力待發,想必在進化成蟲脫殼時給了不少支撐力。

灰色的西瓜蟲聽到腳步聲,迅速團成一個小球躲避危險。但是不一會兒,小傢伙又仰天舞動著小腳,開始肆意地張揚著生命的活力,—轉眼又翻過身,圍著蟬殼轉悠起來。

小小西瓜蟲有負趨光性和假死性,受驚後立即捲縮成「西瓜」狀。在遇到阻擋物時具有有趣的行走方式,按照左右左右左右依次順序繞過障礙。

小傢伙在「大傢伙」面前毫不懼色,盡情賣弄。但金色的「大傢伙」巋然不動。見蟬殼沒有任何反應,小西瓜蟲晃晃悠悠地爬向遠方……

我看得入了神,目光追隨著小傢伙遠去的方向。它從哪兒來?又將哪裡去?是的,它從大自然中來,依然往大自然中去。它原本就屬於大自然。大自然造就了它的肆意靈動的天性!想到這兒,我頓覺神清氣爽,一切豁然開朗,突然就快樂起來。

人與有趣的場景連接,聚焦當下事件,視覺、聽覺、觸覺和諧統一。大腦自動屏蔽周圍的聲音,運動認知系統被重新激活,產生快樂因子,美妙的感覺愉悅身心。

這或許就是孩提時代大自然在身體裡存儲的「心流」能量被喚醒。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奔跑,去聽風吹過樹林的聲音

心理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在文章中寫到,「心流」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

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

其實當人們在做自己非常喜歡、有挑戰並且擅長的事情的時候,就很容易體驗到心流,比如爬山、遊泳、打球、玩遊戲、閱讀、演奏樂器、工作等等。

想起小時候,爬過樹,摘過桑葚,跨過小溪,玩過泥巴,抓過蚯蚓,逮過螞蚱,追著青蛙比跳遠。

捕過魚,射過鳥,撿磚塊搭灶頭煮螺螄,堆茅草燒火燜山芋。

被植物藤拉傷過,被樹枝戳過腳,被蒼耳折騰過,捏過鳳仙花的種子,嘗過茅草的甘甜。

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有苦、有甜、有汗、有淚,玩耍中觸發了身體的感知力,增進對環境的覺察力,在運動中鍛鍊了體能,掌握了一些生存技能,增強了自信心。

當心情鬱悶、有煩惱時人們都愛到海邊、河邊、山邊、草地上坐坐、走走把自己交給自然。你捕捉到自然風光輸送出能量,心情也會隨之明朗起來。

如果我們能找到與世界連接的方式,大自然的靈氣會療愈你的小情緒,朋友間產生的磁場共振會激發你的潛能,看到生活美好的畫面會被感動,生活中許多小確幸溫暖著給了人們前行的力量。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奔跑,去聽風吹過樹林的聲音

其實,親近自然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同時容易分心也是孩子常見的狀態,需要父母、老師通過一些策略去矯正「無法專注」的行為,提高「專注力」心無雜念的關注當下,如果能擁有「專注力」學習的效率將成倍增加。

生活中,每時每刻,我們要應對外界各種各樣的幹擾,這時候,人在專注於正在做的事時,忘記時間,忘記時間,敏銳的捕捉想要的信息。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奔跑,去看一朵花開;去聽風吹過樹林的聲音;去聞聞青草的香味;去光著腳丫體驗土地的厚重;去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去吹散蒲公英的種子;去嘗嘗山泉的清涼。

讓大自然將充滿喜悅的寧靜與活力饋贈給孩子。

讓孩子在開懷大笑的遊戲中,探索大地的豐盈,感受生命的奇妙與喜悅。通過沉浸其中的遊戲,激發內在驅動和熱情完成自我探索。讓他們擁有好奇、開放、精力充沛、渴望學習、容易快樂的特質。

芬蘭教育被譽為全球教育的典範,芬蘭人強調通過玩耍和自我探索,孩子能學得最好。

當孩子投入並專注眼前的事情,神經元會重新連接,注意力聚焦後,構建新的感知系統,增加神經元間的神經突觸數量,幫助孩子建立與真實世界的連接,更容易進入一種從感官層面體驗世界的狀態。

腦神經連接的過程就是培養的過程,每一次的刺激和訓練,都是在加速腦神經的連接,重複不斷的刺激著腦神經連接更加堅固,以免再次斷掉喪失能力,這就是孩子早期遊戲訓練意義的所在。

孩子的成長期能在與大自然的互動遊戲中,獲得過的生活技能和經驗,感知到的幸福和滿足,會變成孩子長大後內心持續的動力,讓他在漫長的人生路途中不會因為挫折而輕易放棄,不會因為困難而躁動迷失。在遇到困難能調動以往的經驗形成解決的策略,遇到挫折時有戰勝的勇氣。

讓我們放下手機,帶著孩子們奔跑在大自然中,在遊戲中感受生命的本真,緩解焦慮情緒,提高專注力。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奔跑,去聽風吹過樹林的聲音

泥土芬芳、小草柔韌,花朵豔麗、果實甜美。冬季,皚皚白雪冷風撲面;初春,乍暖還寒萬物甦醒;酷暑,烈日炎炎綠樹成蔭;深秋,層林盡染落葉飄零。

讓孩子們去感受吧!感知這「四季地圖」的變幻莫測,探究生命的可貴,自然世界的豐富多彩。

讓孩子盡情奔跑吧!在跌打滾爬中提高身體的協調性、靈敏性,在追逐奔跑中掌握控制身體的方法,在打打鬧鬧中學會人際交往的策略。

當孩子們專注於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時,就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焦慮,運動強身健體會讓感覺系統協調起來,身心合一,保持平衡,塑造活潑開朗的性格,這對孩子健康人格的養成有著極大的幫助。

當然所有的的好品質都不會是一蹴而就的,專注力的培養也非一日之功,需要家長溫柔而堅定的長期堅持,生活中的美好和溫暖,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驅動力。

你看,孩子就似那自由靈動,充滿活力的小精靈,在探索大自然的神奇中自主、專注、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

相關焦點

  • 帶孩子親近大自然
    生命源於自然,一切大自然中的動植物都擁有至真至性的一面,是孩子情緒控制和品行塑造的良好導引。可是,幾乎所有父母都遺憾地提到,現在的孩子離大自然越來越遠了。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重新走進大自然的懷抱?一。
  • 聽,大自然的聲音這麼美!小夥在杭州錄下一段雨聲,3800萬網友聽醉了
    他在杭州生活10年,做過美術設計師,產品體驗師,開過網際網路公司,但這些職業,都不如他的田園錄音師做得久。他堅持了7年,白天在城中打拼,空餘時間去到田園和山林,於靜謐處,舉起毛茸茸的防風罩……他把收集的聲音,用「聲谷」的名字分享到喜瑪拉雅平臺,引來千萬人收聽,粉絲51萬。
  • 清冷的風吹過遠山的樹林,掀起一陣喧譁
    對面山上,立錐似的九級古塔在朦朧中直指亂雲翻飛的夜空。沒有星星,沒有月亮;清冷的風吹過遠山的樹林,掀起一陣喧譁。青海河雄渾的濤聲和小南河朗朗的流水聲,聽起來像二重奏……那女的也忍不住唱起來——快樂的風啊,你給俺們唱個歌吧!快樂的風啊!你吹遍全世界的高山和海洋,全球都聽到你的歌聲。
  • 接受大自然的美好饋贈,讓孩子沉浸在大自然的天然「圖書館」中
    大自然它就是一部天然的百科全書,它裡面有著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索,一起去摸索,在不經意間寶寶卻會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寶寶天生充滿好奇怪,沉浸在大自然的世界裡,寶寶對什麼都非常好奇,都非常關心。聽到風吹過草的聲音,寶寶就會抬起頭去尋覓,去尋覓是從哪裡來的聲音。
  • 閱讀:大自然的風吹過廣袤的森林,帶來了不一樣的聲音
    其父親是一位生物學家,在家裡養著許多飛禽走獸;受父親及這些終日為伴的動物朋友的影響,比安基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對大自然的奧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一種探索其奧秘的強烈願望。在後來的科學考察、旅行、狩獵及與護林員、老獵人的交往生活中,積累了很多的素材,為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傾聽美妙的大自然聲音作文(精選九篇)
    大自然有許多奇妙的聲音,我們因為平常很忙,而沒有親自體驗大自然的聲音,所以,我們要仔細的去聆聽的自然的聲音,體會一下大自然的聲音。春天來到了,春姑娘急忙喚醒沉睡的花朵兒,花朵兒像春姑娘微微笑,動物也出來向春姑娘打招呼,大家都急忙把家裡打掃乾淨,要好好的過新的一年。
  • 三上《大自然的聲音》課後小練筆
    走進廚房,聽聽水龍頭在歌唱,「譁啦啦,譁啦啦」,那聲音多麼美妙。菜刀擊打著菜板,「噹噹當,噹噹當」,那聲音如此清脆,如此熱鬧。噼裡啪啦的聲音是誰發出來的呢?哦,原來是油點點在熱鍋裡舞蹈呢。一會兒,咕嚕咕嚕的聲音傳來,我定睛一看,奧,原來是電飯煲小姐姐在睡覺,她忙碌了一天了,此刻,一定很累很累。
  • 被大自然的聲音治癒 小夥靠賣雨聲、鳥鳴聲年入百萬
    他上傳大自然聲音專輯,總播放量已經突破了8000萬,治癒著上千萬人的心靈。甚至有不少人願意花錢來聽他精心錄製的鳥鳴聲、流水聲、雷雨聲。藉助內容付費的浪潮,聲谷的年收入可以達到百萬以上。85後的聲谷如今已是三十而立的年紀,他在杭州生活了10年,從畢業來到杭州便一直沒有離開。
  • 家長在家玩手遊,不如帶孩子去大自然,提高孩子自然觀察智能
    只有通過讓孩子看自然,才能對大自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創設一些「看」自然的機會。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就要更多地指著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物品指給孩子們看,講給孩子們聽,如室內的家具、玩具、食品和室外的花草樹木、交通工具、建築物等,除此之外,還可以指認遠處的行人、車輛、初升的月亮和落日等等。
  • 孩子活動幾無"戶外" 你孩子上次在樹林玩耍是啥時?
    東方網8月28日消息:日前舉行的上海書展上,美國兒童教育家理察·洛依的暢銷書《叢林中的最後一個孩子》成了備受家長追捧的讀物。書中提出的「兒童自然缺失」問題,成了社會熱議話題。   「現在的孩子也許可以和你侃侃而談亞馬遜雨林,卻說不出自己上一次去樹林裡玩耍是什麼時候,也說不出上一次躺在草地感受風聲、欣賞白雲漂移是什麼時候了。」
  • 春暖花開,帶孩子去戶外/大自然,該做些什麼?
    去大自然的草地上撒歡打滾、玩泥巴,和在家裡讓孩子看動物世界相比,孩子通過感官能獲得更多的東西。用手去觸摸樹皮、樹葉,聞聞泥土和野花的氣味,聽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小鳥的叫聲,感受春風吹拂臉頰的感覺,讓孩子去感受大自然中的一切。
  • 風聲水聲、蛙叫蟬鳴 來自自然的聲音陪伴萬千都市人入眠
    近日,杭州市西湖區打造的聲音專輯《聆聽西湖—自然之聲》正式上線,專輯特別邀請喜馬拉雅人氣主播「聲谷」採錄西溪溼地、龍塢茶園等景區的自然聲音,也讓這位85後大自然錄音師被更多人認識。 聲谷本名趙志勤。從十年前畢業來到杭州,他做過美術設計師、產品體驗師,開過網際網路公司。身處繁華城市的他,卻發現自己被焦慮圍繞,常常失眠。為了幫助睡眠,他開始在網上找一些大自然的聲音,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白噪音。
  • 茶園楓葉聲、西溪搖櫓聲、市集叫賣聲……大自然錄音師:杭州的聲音...
    2013年,學影視動畫的他大學畢業後,想來杭州工作,但先去了金華一家公司工作,按他的說法,是被「截和」了。在金華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還是想來杭州,於是半年後,他到了杭州一家公司做遊戲美術設計。再之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杭州。這兩年,「聲谷」也加入了創業的行列,先是做電商品牌推廣,去年開始轉型,現在從事影視後期服務。
  • 三年級上冊語文《大自然的聲音》知識梳理
    一、文本分析《大自然的聲音》全篇運用人格化的寫法,以及大量的具有畫面感的語句,文章先總寫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然後分別從風、水和動物三個方面詳細地描寫了大自然美妙的聲音。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聽到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二)品味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請你讀一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大自然的音樂家?
  • 這次,我想帶你聽聽大自然的聲音
    鄰居家裝修的電鑽聲、馬路上的路怒的滴滴聲、工地上鋼筋和水泥的撞擊聲、無意義的高聲談話、傍晚廣場上的嘈雜和音樂聲…..想一想,你有多久沒好好聽過大自然的聲音了?
  • 聲音作文: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聲音作文: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的聲音,生動悅耳,美妙動聽,我喜歡大自然的聲音,不信你聽!他又來到海灘上,把大海吹得一浪高過一浪,海灘上的人都嚇的呼喊起來。風娃娃雖然調皮,但也很善良。他來到了街道上,輕輕地撫摸著小草,好像在和小草說:「小草,小草,請你快快長大。」雷聲來了「轟隆隆——」雷公公來了,他在天空上打著戰鼓,好像要把天空炸開一個裂縫,不一會,數幾條閃電劃破天空。
  • 疫情過後帶孩子去大自然奔跑吧!自然教育是底線教育更是最好教育
    前段時間新聞,一個5歲男孩,因長時間低頭玩手機患上嚴重頸病……春暖花開,春回大地 ,是時候帶著孩子回歸自然,去去身上的電子味了。心理學上認為,那些更親近自然的孩子,更能表現出分享、合作、關心、助人等對別人或社會有益的行為,同時,他們的多動、情感和行為障礙也更少。自然界有潺潺的流水,鮮豔的花朵,婉轉的鳥鳴,茂密的樹林,這些都將給孩子帶來美的樂趣和遐想,讓孩子的想像力更豐富。
  • 小學語文 擬聲詞——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在句子中恰到好處地運用象聲詞,能生動形象地表現事物的特點,使描寫生動逼真,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這些詞讓我們聽見了大自然的聲音,這些詞是多麼的有趣!讓我們來摹仿大自然的聲音完成以下練習。朗朗:形容讀書的聲音。牙牙:形容嬰兒學說話的聲音。哈哈:形容笑聲,大多疊用。嘰裡咕嚕:形容說話別人聽不清楚或聽不懂。
  • 三年級語文上冊《大自然的聲音》課後題詳細講解
    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來講一講《大自然的聲音》課後題。1.朗讀課文,體會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背誦第2~3自然段。文中描繪的大自然的聲音有風吹樹葉的聲音,微風拂過的聲音,狂風吹起時的聲音;小雨滴敲敲打打的聲音,小雨滴匯成小溪、河流、大海時發出的聲音;鳥叫,蟲鳴,還有青蛙歌唱的聲音。3、讀讀下面描寫聲音的詞語,再說說你在哪裡聽到過這樣的聲音。
  • 這位大自然錄音師火了!千萬人收聽他收集的雨聲,杭州西湖區專門...
    據了解,《聆聽西湖-自然之聲》此次收集的聲音包括:靈山森林公園的溪水聲、龍塢茶園風吹楓葉的沙沙聲、西溪溼地的搖擼船聲、靈山村民勞作時的口哨聲、轉塘老街的市集叫賣聲等。《聆聽西湖-自然之聲》專輯以自然聲音為主,人文聲音為輔,構建起一幅涵蓋西湖區各大景區特色的聲音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