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十分著名的五嶽之尊,中華名山,泰山周邊的景色也是被大家津津樂道的,泰山大峽谷的位置在哪裡就是最近很多人問的問題。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泰山大峽谷情況簡介
泰山大峽谷,其實就是泰山地下大裂谷。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泰山和徂徠山兩座山脈的斷裂帶,裂谷深達數百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無窮造化,形成了震撼人心的地質奇觀,位於泰山寶泰隆旅遊度假區。
泰山寶泰隆旅遊度假區地處泰山腳下、汶水之畔,北依省會泉城濟南,南鄰孔子故裡曲阜,處於「好客山東」山水聖人旅遊熱線的核心位置。
裂谷與億萬年形成的喀斯特溶洞緊密相連,整體觀光長度達6000餘米,洞內石花、石柱、石筍、石幔、石瀑遍布其中,形成了一幅幅神奇與美妙的畫卷。
依託洞內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打造的3000米地下暗河漂流,是迄今為止最長的地下河漂流,水道蜿蜒曲折,驚險刺激。
候鳥放飛島,位於景區的西部。園內有白天鵝、灰天鵝、斑頭雁、斑嘴鴨、蓑羽鶴等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5000餘只,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的鳥類放飛表演園,一次可放飛1600餘只候鳥。
當體態優美的候鳥騰空而起,天空將變成一個大舞臺,在這一幅幅壯麗的自然畫卷中,讓您放鬆身心,享受心靈的愉悅假期。
泰山地下大裂谷怎麼形成的
泰山地下大裂谷是華北最長的地下溶洞觀光項目,有著近6000米的觀光路線。每位來旅遊的小夥伴除了驚嘆於這美輪美奐的景色奇觀外,也會有一個疑問,就是這麼雄偉龐大的地下神宮是怎樣形成的?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滿足這個過程得需要兩個條件,極厚的石灰巖石層和硬度較高的地下水。在25億年前的新太古代時期,整個華北平原都沉沒在海平面以下,漫長的歲月裡泰山區域沉積了深厚的石灰巖。
距今1億年左右的中生代晚期,海水退去,齊魯大地才露出水面。此時,地下水開始慢慢侵蝕巖層,石灰巖裡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
由於石灰巖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與泰山地下大裂谷齊名於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於水和二氧化碳的緩慢侵蝕而創造出來的傑作。
如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著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鐘乳石、石幔、石花.洞頂的鐘乳石與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了,就會形成奇特的石柱,這也就是泰山地下大裂谷內瑰麗多姿的景觀成因了。
同時,在泰山地下大裂谷還可以進行漂流項目的遊玩。
水道蜿蜒曲折,驚險刺激。這裡的地下漂流,路程長,落差大,水流有急有緩,沿途溶洞景致千變萬化。
漂流自地上至地下,隨著暗河地勢高低起伏,水道蜿蜒曲折,水流和緩時暗河平靜清澈,遊客仿佛變身探險尋寶的俠客,漂流在堂皇富麗的地下宮殿,沉醉在周圍光怪陸離的景色中。
水流湍急時驚險刺激,只見河道兩側的風景在眼前飛過,急進中的皮艇激起水花四濺,讓人忍不住尖叫,更猜不透下一秒又會有怎樣的驚喜。
泰山地下大裂谷這麼美,你想不想來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