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都說「隔輩兒親,隔輩兒親」,老人們對小輩的愛是非常寵溺的,也許老一輩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對自己的孩子並不是很好,但是,等他們上了年紀之後,對小輩都會很寵愛。
尤其是一些年輕時候為了生活而辛苦工作的老人,對孩子的照顧不夠,對孩子的關心也不夠,就將這份愛轉移到了小輩身上。
而在孩子的心中,家裡的長輩是最疼愛自己的,父母兇自己的時候老人會給自己解圍,逢年過節的時候又可以收到他們的壓歲錢,是孩子最開心的事情了。
可是,在很多孩子小的時候,都很難分得清楚奶奶和姥姥的區別,也許只知道是一個疼愛自己的老人。
但是,等孩子一點點長大之後也許才會明白,奶奶是爸爸的媽媽,而姥姥是媽媽的媽媽,也逐漸的開始明白,兩個老人也都是有區別的。
在孩子的心中,奶奶和姥姥到底有什麼區別?3個孩子真實的回答
·小林和奶奶
小林是一個留守兒童,父母將小林生下之後就交給了奶奶撫養,而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賺錢,小林是奶奶一手帶大,也和奶奶相依為命。
奶奶不僅給小林做飯,偶爾也會留下來一些錢給小林,讓他去村裡面的商店買零食,而小林也很孝順,他覺得自己的 學習成績也不錯,算是對奶奶的一種回報的。
而在小林的心中,自己的奶奶是最好的,是她照顧著自己的一點點長大,也是無條件的愛著自己。
而姥姥也只會逢年過節的時候,媽媽才會帶著小林回去看看姥姥,雖然姥姥對自己很好,但小林還是最喜歡奶奶。
·松松和姥姥
松松的爸爸媽媽年輕的時候都很努力,在城裡買完房子才生下了松松,而松松和爸爸媽媽也只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農村的老家看望老人。
在松松小學放假的時候,媽媽都喜歡給松松送去農村老家,一是想讓兒子多多陪伴老人,二是想松松多得到一些疼愛。
可在松松3年級之後,每次放假都想去姥姥家,並不想去奶奶家玩,媽媽追問之下才知道,每次回去的時候,奶奶總是想管著松松,松松寫完作業奶奶也不讓他玩。
而去了姥姥家,姥姥會監督松松寫作業,寫完作業之後就會帶松松去玩,還會和松松一起午睡、看電視,爸爸媽媽沒有時間陪松松,姥姥都給彌補了回來。
而且,姥姥也不會強迫松松做什麼事情,所以,每逢節日的時候,松松都會張羅去姥姥家,即使去奶奶家玩,也只是一兩天,然後就去姥姥家。
·娜娜和奶奶
娜娜是家裡的女孩,當初,得知生了個女兒的時候,小夫妻倆都鬆了口氣,覺得生了女兒的話壓力並不是那麼大。
但是,奶奶卻並不是很開心,也許是老舊思想作祟,對自己的孫女並不是很喜歡,反而喜歡娘家哥哥家的小孫子,給買禮物,買零食之類的。
而每次娜娜去奶奶家玩的時候,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奶奶都會偷偷留給哥哥家的孫子,自己的孫女到不是很喜歡。
而娜娜也知道奶奶並不是很喜歡自己,等爸爸媽媽再想給娜娜送去奶奶家的時候,娜娜也不願意,最後只是過年的時候回老家。
那麼,奶奶和姥姥帶娃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1、 區別對待
有的老人心中還是保留著重男輕女的想法,尤其是奶奶,心中總是對男孩很看重,這就難免老人會區別對待孩子。
而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誰對他們好,誰對他們不好,他們也都很清楚明白,所以,他們則更會喜歡姥姥多一些。
2、 文化程度
其實,在老一輩中,接受過文化教育的和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的真的相差的很多,接受過文化教育的不會總是對孩子大吼。
而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的對孩子就很「粗鄙」,而孩子則更喜歡和平易近人的相處,不僅能教給孩子知識,也能讓孩子學習到老人的為人處世。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姥姥和奶奶有什麼區別呢?你家的孩子更喜歡和奶奶在一起還是和姥姥在一起呢?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