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醒大家,此文章是我寫給入門級收藏愛好者的入門指南,如果你是「收藏老鳥」,建議閱讀此文章時權當一閱,如果你是一位入門級收藏愛好者,你一定迷茫過也彷徨過,你在入門之前,一定通過某些渠道了解到古玩其實價值不菲,古董商每天日進鬥金,例如某一件老家具可以換一套四合院?某一塊玉可以換一輛SUV?土豪花幾個億購買一個小瓷杯等等諸如此類消息,但是我很遺憾的告訴你,這些只是傳說,由於這些消息讓大多數老百姓心裡聽著痒痒的,於是這些人為了錢開始四處奔波尋找值錢的老物件,當然收藏新人也不光是此類人,也有單純喜歡收藏的愛好者,有的人買古董純粹為了欣賞、有的人是為了尋找舊時逝去的時光、也有的人單純為了觸碰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這些人不約而同的都把自己的藏品當成孩子照顧有加,一輩子可能都不捨得出售一件,但是縱觀收藏新人大軍真正喜歡收藏不為了錢的人鳳毛麟角,大多數新手藏家玩收藏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投資賺錢。懷揣著發財之夢來到古玩市場四處尋找,想憑藉運氣大賺一筆的人大有人在,但這些人殊不知自己已經掉入了一個個「獵人」的陷阱。
古玩圈裡的陷阱可謂是層出不窮,無良的商家用各種各樣的套路掏空入門者的錢包,很多不良商販會對入門者進行洗腦,他們利用了人們心中的貪念,拿出一件件所謂的「珍貴國寶」高價賣給你,你買完以後有種撿到大漏的錯覺,當你和無良商販交往一段時間以後,他們會將你徹底洗腦,你會發現不知不覺之間買了一屋子所謂的「國寶」,最終當你了解真相之後,猶如股市崩盤,最終榱崩棟折魚驚鳥散悔之晚矣。
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收藏者,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古玩地攤90%以上都是現代工藝品,剩下9.9%是老普,什麼是老普?老普是行業內的專屬名詞,老普是指老的普通日用品,也就是以前老百姓家裡平時生活中使用的物品,由於產量較大東西粗糙,所以市場價值較低,想買到真正值得收藏的老物件沒有眼力只憑藉運氣是不可能的,那麼作為剛入古玩圈的新人如何提升自己的眼力呢?提升自己的眼力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看書學習:看書可以提升知識開闊視野,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看書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古董鑑定相關書籍魚龍混雜,很多書上的內容並不權威,許多知識具有很大的爭議和誤導性,看多了很可能誤入歧途,以至於走火入魔,另外許多權威優秀的書籍,造假的人也在看也在學習,書中的許多鑑定絕招大多會被造假的人所利用,初學者往往看到器物上的某一點細節與書中內容所講吻合,最終爭相購買,殊不知已經掉入造假者的陷阱之中,看書學習鑑定看似不錯,實則不適合初學者。
二、買瓷片和標本學習:許多鑑定專家就曾經說過,學習古董鑑定的關鍵就是多把玩標本,瓷片標本在古玩市場價格低廉,出土量巨大,很多瓷片往往只有幾塊錢,很適合新手學習用,但是瓷片也具有很大的弊端,瓷片往往太過於局限,鑑定一件瓷器不僅僅是看胎、釉和紋飾,通過瓷片很難看得出器形和瓷器的神韻,而且不通過老師的講解,通過瓷片很難總結出老瓷的特點。
三、通過網絡圖片學習:網上有很多古董的高清圖片,可供初學者研究,例如各大博物館的官方網站都可以搜索到各種文物的高清圖片。例如故宮博物院的官方網站上就有故宮文物的數字庫,這些數字庫不僅可以查到各種館藏文物的圖片,圖片下面還有詳細的文字註解,這會讓初學者更詳細的了解文物,但是由於圖片與實物的色差,會使得新手對瓷器的色彩掌握不到位。
四、通過自媒體學習:現在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現代科技發達的不可想像,我們完全可以足不出戶進行學習,各大平臺就有很多自媒體創作者無償的教大家古董鑑定知識,筆者的ID叫:無心撿漏,平時也會在此帳號內發一些瓷器鑑定相關視頻,除了筆者自媒體平臺上還有很多相關優秀創作者,偶爾也會發出各種各樣的鑑定知識,這些鑑定知識雖然有局限性,但是如果總結在一起的話,對於初學者還是有不少的幫助。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知識都是理論,還需新手多多接觸實物,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有效的提升眼力,古瓷器收藏家翟建民先生早年間就給古董店做過夥計,當年經手的老物件無數才練就今天的眼力。
五、通過博物館學習:第五點是最關鍵的一點,作為收藏新手如何可以快速並準確的接觸實物?個人認為必須多去博物館參觀學習,博物館裡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千年以來人類文明的瑰寶,世界各大博物館集萬千收藏於一身,可以說是無數收藏家的入門老師,文化學者、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先生早年間就經常利用業餘時間去博物館參觀學習,馬先生每次去博物館一看就是一整天,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提防著他,怕他是來「踩點」偷文物的,馬先生自稱博物館就是他的老師,由此可見博物館對於我們收藏品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幫助。
我一直和初學者們講,想要學好古董鑑定,一定多去博物館參觀,很多人參觀博物館以後認為並沒有學到什麼有用知識,其實大多人去博物館還是走馬觀花,只觀其形,未知其心。參觀博物館要對文物產生思考,要對一件文物有更深層次的認知,每件文物都有其細節,每個年代的細節皆不相同,看的多了自然能掌握每個年代的不同特徵,器形也是如此,相同的器形每個年代都有微妙的差距,掌握每個年代的不同之處就可以為其斷代,就像十年前大家還都用翻蓋手機,可是如今大家都用智慧型手機,這就是時代的不同,手機的斷代和瓷器的斷代異曲同工,另外每一件古代藝術品都有其美,這一點仿品大多不能及也,我經常說製造仿品的人的心境不比古人,現代這種快節奏的生活將人心變得浮躁且功利,造假者大多將古代文物仿的世俗化,許多藏品只能仿其形,不能仿其神韻也,何為神韻?神韻是一種藝術境界,神韻是風度韻致,神韻甚至是一種無法用語言形容的藝術,它蘊含在博物館的文物之中,等待著你揭開它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