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區百姓家家有固定房戶戶有新帳篷(圖)

2020-12-23 四川新聞網

雪白的帳篷「綻放」在川西北大草原

住進新房的幸福家庭

  四川新聞網甘孜4月29日訊(記者 李京枝)「雪白的帳篷,「綻放」在川西北大草原!藏區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是開在牧民心窩裡的花朵。」日前,「巴蜀萬裡行」大型新聞採訪團一行來到雪域高原——甘孜藏族自治州,就藏區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進行了採訪報導。

  記者在藏區,每到一處,牧民都說:「送到藏區的帳篷,那是盛開在藏區同胞心中的花朵!家家戶戶還有功能齊全的漂亮的新房子,我們感到無比的幸福!」

  10萬頂為四川藏區牧民「量身定製」的新型帳篷,極大地改善了牧民放牧期間的生產生活條件,是四川藏區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中的重要項目,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為藏區同胞建設幸福新家園獻上的一份特殊禮物。

  一切為了藏區牧民的冷暖,一切為了藏區群眾過上現代文明的幸福生活。新型帳篷發放後,牧民群眾經過使用後,對新型帳篷的設計和生產質量讚不絕口。四川省統計局隨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藏區牧民群眾滿意度高達95.9分。

  據悉,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實施三年來,甘孜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採取強化組織領導、傾力破解難題、著力建設保障等舉措,州縣聯動,強力推進,牧民定居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整體進展良好。

  據介紹,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牧民定居行動計劃的決策部署,圍繞「家家有固定房、戶戶有新帳篷、村村有活動中心」的目標要求,從2009年至2012年4年間,甘孜州共規劃建設牧民定居點668個,完成57301戶、260686人的定居任務。同時,配套建設牲畜棚圈8595萬平方米、牲畜暖棚458萬平方米、貯草棚28萬平方米、臥圈種草2.8萬畝、圍欄割草基地28.6萬畝、抗災保畜基地7.5萬畝等生產設施;配套建設村民活動中心628個、村衛生室628個、學校85所、村道6622.83公裡、定居點內道路1676.11公裡、輸電線路4898公裡、小型太陽能18277套、自流式飲水管網3797.63公裡、打井1444口、戶戶通廣播電視接收系統57301套、移動通訊發射塔358處、通訊光纜6491.5公裡等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使牧民定居點的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公共服務功能健全,牧民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讓廣大遊牧群眾享受更多更好的現代文明成果,過上更為富足的現代物質生活。

  截至2011年底,甘孜州共完成定居點建設525個,完成總任務的83.6%;完成定居房建設50114戶,完成總任務的87.46%,實現了「半農半牧縣四年任務三年基本完成」的階段目標。發放建設期過渡帳篷及篷內「九大件」設施58230套,發放新型帳篷57738頂(其中「村兩委」辦公帳篷368頂),發放太陽能衛星數字移動電視機22788套,定居點配套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公共服務不斷覆蓋延伸。25萬多牧民群眾結束了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告別了牛毛帳篷或簡易房,住進了寬敞明亮、安全保暖、功能齊全的定居新房,牧區實現歷史性跨越的美好圖景已經顯現。

  記者了解到,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和帳篷新生活行動帶來的是牧區翻天覆地的變化,深受牧區幹部群眾的歡迎和擁護。主要表現在:

  花園新村大量湧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各縣認真落實「四化」和「三打破、三提高」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組織、高質量建設,定居房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凸顯,定居點配套設施完善,各縣都紛紛建成了一批批特色鮮明的「花園新村」。建成的定居點和配套公共設施、基礎設施,明顯提高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家家有固定房、戶戶有新帳篷、篷內有九大件、太陽能、可攜式太陽能衛星數位電視機等,無論是牧民定居下來的,還是仍在遊牧過程中的牧民,都能過上遠遠好過以往的生活,享受到改革開放和民族團結進步的成果。

  傳統觀念發生重大轉變,文明程度逐步提高。通過深入持久宣傳教育和有力的硬體建設,加快了傳統牧業生產條件下部落社會結構向集中定居條件下的社區結構的轉變,牧民群眾的生活方式也從傳統的逐水草而居轉變為均等化共享發展成果的相對集中定居,推動了牧民從原始生活狀態向現代文明生活狀態的加快轉變。以牧民新村文明生活倡導行動為載體,以推動觀念轉變為切入點,大力引導牧民群眾自覺移風易俗,自覺接受現代文明生活,牧區文明程度得到大大提高。文明衛生的生活理念得以不斷養成,牧民財富積累意識不斷轉變,商業需求越來越多,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勞動力轉移已經自發形成,同時傳統生產方式也開始變化。

  基礎設施大步跨越,公共服務能力得到提升。圍繞定居點建設,以基礎教育、醫療衛生、廣播電視、文化通訊等為主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極大地推動了牧區社會事業的同步發展,牧區公共服務能力大大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不斷加快。基層公共服務盲區正不斷消減,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不斷加快,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事業同步得到發展。

  黨群幹群更加和諧,社會管理能力得到加強。在各個定居點,各級幹部密切聯繫群眾,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受到群眾的高度讚揚;幫助群眾修房子、建暖棚、搞裝修,積極幫助解決定居建設中遇到的各項困難和問題,充分實踐黨的宗旨,進一步贏得了牧區群眾的信賴;為群眾跑建材、跑貸款、跑支援,給群眾送去切切實實的幫助,使牧民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相關焦點

  • 藏區路邊的白色帳篷別亂進,當地人:進容易,出來難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傳統,就拿中國來說,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自然都有屬於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有一個特色,他人或許無法理解,但是本民族的人必定十分尊崇。中國是一個有信仰的國家,而人類如果沒有信仰,也自然無法更好的生活下去,尤其是對於一些身處偏遠地區的古老民族而言,他們對於民族的文化以及特色就更加的崇拜。
  • 「眼見」顛覆「耳聞」 四川藏區帶給你的「N個沒想到」
    據統計,2014年四川藏區實現旅遊總收入323.8億元,比2010年增長了3倍多。  北京市民:「原以為草原生活靠帳篷,沒想到和城裡住的一樣」  騎馬放牧,趕著犛牛四處遊走;夜宿帳篷,喝酒唱歌自娛自樂……在許多人的心裡,藏族群眾的生活古樸而簡單。
  • 1萬人在藏區挖蟲草,之後他們來了……
    藏區民警有答案!在這兒,每年4月至6月,都是開展採挖蟲草安保工作的關鍵時期。眼瞅著5月,西藏自治區加查縣的冬蟲夏草已經到了成熟期,聚集在這裡16個蟲草採挖點的人員已經達到1萬餘人!採挖蟲草不僅是當地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也考驗著當地公安的治安管理能力。
  • 國家醫療隊雲南藏區行:梅裡雪山下的白衣天使
    國家醫療隊雲南藏區行:梅裡雪山下的白衣天使 2015-08-31 19:18: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海拔5000米雪域高原萬人挖蟲草 場面震撼(圖)
    海拔5000米雪域高原萬人挖蟲草 場面震撼(圖) 2016-05-16 11:19:46來源:四川在線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6年05月16日 11:19 來源:四川在線
  • 帳篷如何正確使用?---各類別帳篷推薦[圖]
    帳篷可分為四季帳篷、三季帳篷,單人帳、雙人帳、多人帳,又分高山帳、旅遊帳,單層、雙層。帳篷主要由帳篷支竿、外帳、內帳、帳釘組成。主要指標有大小、高度、重量等。支竿用來把帳篷支起形狀,分為幾節存放,中間由鬆緊繩穿起來,用時可以很容易地接起來。一般帳竿材料有玻璃剛和鋁合金兩種,鋁合金的強度更高些。內帳比較輕薄,在氣溫高天氣好時,可只支內帳。
  • 「海外華文媒體眼中的藏區」攝影展在臺灣新竹舉辦
    「海外華文媒體眼中的藏區」攝影展在臺灣新竹舉辦 2018-03-08 14:44: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李闖王留跡唐山帥甲河 百姓家家擺碗豆腐腦防劫掠
    李闖王留跡唐山帥甲河 百姓家家擺碗豆腐腦防劫掠   常晶晶村裡人多在道邊擺小攤兒,有賣小吃的,有賣日用雜貨的,天長日久,這裡便成為了炭工們川流不息的聚散之地。  崇禎末年,天下大旱,河北許多饑民湧到開平一帶挖炭謀生。三月初,李自成率大軍橫掃河北,直撲京師。闖王軍中已經有河南炭工組成的義軍,作戰很是英勇。闖王聽說這一帶炭工雲集,便在開平暫時紮營,招兵買馬,籌集糧草,作攻打京師的準備。
  • 甘孜藏區的新學期
    清晨的四川甘孜藏區四通達鄉,碧空如洗,白雲如玉。青山環抱之中的東谷片區寄宿制學校,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全校180餘名學生統一著裝、整齊列隊整齊。這是學校自創建以來學生第一次身穿校服參加開學儀式。「我特別期待今年的開學儀式,有叔叔阿姨給我們送來了新校服,學校裡面也有了水井,以後再也不用打水啦!」剛參加完開學升旗儀式的藏族女孩西繞翁姆滿臉興奮地說到。
  • 滬藏情深,合力抗疫 承載上海情誼的中草藥茶包送至藏區醫院
    據了解,疫情發生以來,兩院醫護人員各自堅守崗位,抗擊疫情,用實際行動確保百姓就醫安全。這些愛心茶包作為滬藏兩地合力戰「疫」的信使,為在高原堅守一線的「白衣勇士」防風祛溼,健脾行氣,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注入新的力量。西藏地處雪域高原,地廣人稀,人口流動相對較緩,高原缺氧對肺部疾患卻是不利因素,若引發併發症會加大救治難度。
  • 體驗露營新風尚 入住英國創意樹上帳篷(圖)
    體驗露營新風尚 入住英國創意樹上帳篷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由英國設計工作室Luminair 設計、名叫紅鳶樹(Red Kite Tree Tent)的樹上帳篷在英國威爾斯的波厄斯郡樹林裡誕生了,此設計的目的是讓帳篷融入周圍的環境。
  • 杭州東新實驗幼託園:快樂帳篷節 探野趣 品秋味
    《百姓中國周刊》浙江訊(公益記者 洪旭朝 通訊員 邊飛雪)近日,杭州市東新實驗幼託園迎來了第五屆「帳篷節」。孩子們一起來到戶外體驗帳篷露營的樂趣,享受野外遊戲的快樂,尋找秋天的味道。「帳篷節」是杭州市東新實驗幼託園《多彩生命》園本課程下一個極具園本特色的健康野趣活動
  • 喜悅像酥油茶香一樣遍布草原 四川省藏區群眾歡天喜地過春節
    新春佳節,這樣的熱鬧場面在四川省藏區隨處可見。藏族同胞通過他們特別喜歡的歌舞,盡情釋放對黨的感恩、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幸福生活的讚美。  當天,甘孜縣2017年迎新春民間文藝演出吸引了各族幹部群眾1萬餘人觀看。活動現場,舞蹈《甘孜踢踏》豪邁奔放,《歡樂鍋莊》優美飄逸,歌曲《吉祥阿媽》飽含深情,笛子獨奏《牧民新歌》悠揚婉轉……歡呼聲、喝彩聲不絕於耳。
  • 齊魯理工學院積極開展對口支援青海藏區職教工作
    齊魯理工學院積極開展對口支援青海藏區職教工作   中國教育在線  2014-07-28  大 中 小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6月17日在成都市召開的「對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區中職教育工作部署會
  • 記者王思涵:見證「電力天路」為藏區人民帶來光明的喜悅
    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他和他的同事平均每天要驗收5座鐵塔,最高的塔有110多米高,有時一上去,要忙上一兩個小時才能下來。  我問他:「你的工作這麼危險,你父母不擔心嗎?」  他憨憨地一笑,說:「能不擔心嗎?我只能編個善意的謊言,讓他們放心,說我偶爾上一次塔,大部分時間都在地面上。」
  • 帳篷法院擬設刑庭民庭立案庭(圖)
    圖為玉樹州中級人民法院臨時法庭在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掛牌。  法制日報記者王建軍攝  法制日報記者杜曉韓萍  當地震襲來的時候,青海玉樹州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董治連最外面的褲子都沒來得及穿上就跑出了法院大樓。
  • 青海啟動藏區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採集
    ,以滿足青海藏區各項事業發展對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的需求。  青海是我國藏族聚居區之一,有玉樹、果洛、黃南等5個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轄區面積佔全省面積的96.6%。全省藏族人口118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22%,佔全國藏區總人口的25%,是西藏以外全國最大的藏族聚居區。
  • 住進海拔3200米野奢帳篷酒店!體驗牧民慢生活
    而建於甘南桑科草原之上的諾爾丹營地,更是一處人間仙境……這裡處位於海拔3,200 米草原之上、地勢起伏、遍地野花、河流蜿蜒而過的營地由藏民依丹傑布及其有藏族血統的美籍妻子德清·雅詩攜手創立,德清的父親是藏族人,母親則有一半美國一半希臘的血統。
  • 「真沒想到藏區發展這麼好!」——多國駐蓉領事四川藏區紀行 _滾動...
    新華社成都9月5日電(記者 董小紅)在美國駐成都總領事谷立言的「朋友圈」裡,最近有一組照片特別「火」。那是他前往四川藏區參觀考察時的「隨手拍」,有時一天發了40多張,真實展現了四川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點點滴滴」。
  • 不能出門的日子,想念藏區的美食,藏區的風景
    那一次,也許有知友至今仍記住震撼的峽谷風光,也許知友仍不會忘記藏民用拖拉機接送我們,也許有的知友記住的是藏族村寨、藏民生活和藏族歌舞等組成的風情大餐。 如果必須帶知友體驗一次藏餐,那我必須點一道人參果做的菜或甜品,除非餐館沒有。因為藏餐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藏民做的酸奶人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