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
恩施市公安局舞陽壩派出所
通過校內廣播
給恩施市第一中學的同學們
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課
民警王啟來化身「廣播主播」
通過生動的話語
給同學們講解身邊發生的
真實案例
恩施市第一中學3700名學生通過廣播收聽了「法治進校園之開學第一課」。同學們認真聽講,課後紛紛傳來了心得體會。
《法治進校園之開學第一課》聽後感
作者:恩施市第一中學高一22班 權小倩
今天晚上,舞陽壩派出所的警察叔叔阿姨們來到學校,以廣播的形式,給我們上了開學的第一節法治課。像這樣的宣傳教育課會經常有,一開始我不以為意,聽完後,覺得這堂課非常有現實意義,值得大家認真學習。
1. 屏幕那端的誘惑
人類進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時代,生活更加便利。可是,有些不法分子卻把魔瓜伸向了那些缺乏警惕的人群,通過手機簡訊、微信、電話、網站等途徑進行詐騙,一個個誘惑的背後,是惡毒的謊言。大多數人對此缺乏認知,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很多人最後在騙子的花言巧語下,把辛辛苦苦打拼大半輩子的血汗錢一夜清零。
作為中學生的我,也曾面對這樣的誘惑。我想起了曾在各大網站網頁上看到過一種「懶人賺錢」的軟體,稱只要走走路,看看視頻,轉發幾條信息,就可以輕鬆地賺到零花錢。可是,天上不會掉陷餅,地上難免有陷阱。我們應該拒絕誘惑,提高判別能力, 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2. 遵紀守法,陽光成長
針對未成年人,法律再次提高紅線。「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觸犯法律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對未成年人劃出的一道紅線,也是底線。青春本是如同朝陽,朝氣蓬勃,榮光煥發,如果因為一時衝動而在人生記錄中打上「犯罪」的名號,將會影響一生。「法定不可為」,正處於人生關鍵時期的我們,應當遵紀守法,陽光成長。
我們當代學生是社會中新生力量的代表,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開始,從每一個學生的教育開始,並滲透到家庭中去,這很有必要。希望在美麗校園,美好社會的環境下,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幸福成長。
平安開學第一課 平安校園伴我行
作者:恩施市一中 康宇彬 尹梓童
2020年,讓人揪心的不只是疫情,還有各種形式的詐騙。作為高三學子的我們,明年即將步入大學。陌生的環境,我們未免茫然,或許讓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幸運的是,今天,恩施市公安局舞陽壩派出所的警察叔叔給我們上了「反電詐、 反邪教、共創平安校園」的開學第一課。
防範是最好的打擊——反電詐篇
「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等方式,引誘受害人轉帳或匯款的犯罪行為。」王啟來副所長悉心地將概念闡述給我們。我曾以為詐騙活動離我們很遠,從未想到日常生活中卻隱藏著如此多的陷阱。
細想每周手機上都會收到恩施州公安局發來的防範電信詐騙簡訊,一股暖意湧上心頭。「冒充熟人詐騙,虛假貸款、代辦信用卡類詐騙,刷單返利類詐騙……」種種意想不到的詐騙方式讓我震驚,同時也反映了我們對個人隱私保護意識的薄弱。我們身處單純的校園環境,大多對防範電信詐騙意識薄弱,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提醒了我們,保護個人隱私的重要性,提高了防範詐騙意識。
恩施公安在我們即將踏入社會之際,及時給予了我們反電詐知識,除了感激之外,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來自公安民警的關愛。一路徵程、一路風雨,我們是祖國花園裡的茁苗,必將在社會關愛的下成長為祖國的新星,閃耀於人生舞臺!
了解是最好的保護——反邪教篇
「邪教是指利用宗教、氣功或者其他名義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製造、散布歪理邪說等手段蠱惑矇騙他人,發展、控制成員,危害社會的非法組織。」邪教之所以會受到嚴厲打擊,是因為邪教有著重大的社會危害性,它破壞家庭,破壞生產,殘害生命,擾亂社會秩序。說起邪教,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法輪功。
從小學開始,老師就一直教導我們法輪功是邪教,還給我們講述了許多事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原本是料理家務、撫養子女的柔弱母親,自從接觸了法輪功,便被法輪功分子洗腦,稱如果想讓女兒過的更好,就得用神火燒了她,這樣就能升天得以永生。這位母親信以為真,愚昧到竟真的將女兒活活燒死,一個幼小的生命就這樣以如此慘烈的方式結束。多年後,不知道這位母親在清醒過後,會不會意識到自己犯下的無法彌補的罪惡,她對女兒的愧疚將伴隨、折磨她的後半生,永遠無法原諒自己……
我們也了解到,邪教與宗教是有區別的,它們的教義教規不同、傳教方式不同、對末世論的理解不同。宗教是信仰,邪教是惡魔。所以說,了解是對我們最好的保護。
為天地之心,你們是平安校園的開創者;為生民立命,你們是平安校園的傳播者;為往繼絕學,你們是平安校園的守護者。
抬頭仰望校園的天空,是雲霄雨霽,亦是彩徹區明。此刻,我想說:「謝謝你們,人民警察。」
文章指導/滿江帆、喻哲
END
原標題:《《開學第一課》的心得體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