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市長「瓜分」機場 政治拉不動飛機(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信息

民進黨市長「瓜分」機場 政治拉不動飛機(圖)

2016-06-27 09:05:21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2016年06月27日 09: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暴雨後的臺灣桃園機場,積水倒灌進機場,部分設施受損。新華社發

    桃園機場也是臺灣最大的貨運空港。圖為2011年臺灣贈送大陸的長鬃山羊和梅花鹿在此啟運。本報記者 陳曉星攝

  記者 陳曉星

  「你飛臺北嗎?那得帶上遊泳圈、扇子、手電筒。」臺北的朋友在電話中調侃。進入6月,臺北桃園機場不得安寧,淹水、斷電、漏雨……臺灣新當局順勢撤了機場「前朝」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可是,行李的傳送帶又不轉了,行李分揀系統停擺,旅客找不著行李團團轉。無論舊董事長還是新總經理,機場一律不給面子,三天兩頭出麻煩。

  更麻煩的是,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市、臺中市、高雄市趁桃園機場之危一哄而上,都向新當局要機場,有的要權利,有的要升格,有的要擴建,搶機場大戰在這些市長們之間展開。

  桃園不讓機場成「租界」

  臺灣最大的機場位於桃園市,民進黨執政後「去蔣」,將過去的「中正」機場以地為名改為桃園機場。今年入夏,桃園機場變身「水上機場」後,機場給出的解釋是,機場周邊地區下了2個小時的雷暴雨,機場旁邊的埔心溪溪水暴漲,倒灌機場,且水中夾雜大量垃圾與浮木,造成排水障礙。因此,改善埔心溪防坡堤和閘門是關鍵。

  埔心溪防洪設施歸桃園市管轄,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聽聞此言不幹了,反擊稱「埔心溪未有溢堤狀況」,機場淹水責任都在機場,「工程排水未臻完善,又逢急驟雨,造成排水溢流。」這還沒完,鄭文燦順勢提出,既然機場在桃園,彼此影響,管理部門應設置一個機場與桃園的平臺,共同解決機場的問題,包括防災、交通、安全、通關、檢疫等,再也不能讓機場在桃園「租界」下去了,「已經到了該改變的時候」。

  機場不同於一般的地方管理,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過去桃園機場歸屬臺灣交通部門,是「中正國際航空站」,馬英九任上,航空站改制為股份制的公司,希望市場化為機場帶來新的發展和運營模式。現在機場水深火熱,有人支招請外國團隊來管理;有人稱要全面民營化,管理部門不介入經營;現在桃園「地主」又出來要「管轄權」,機場管理的藥方一時開不出來。

  臺中升格為「國際機場」

  桃園機場淹水,臺中市先以備援機場為名出師,市長林佳龍對外宣稱,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分散桃園機場的風險,就不能忽略臺中。即使不遇暴雨等突發情況,桃園機場的承載量也到極限,投入建設臺中機場正當其時。他聲稱臺中市大動作爭取機場升格絕非趁人之危,而是「我們幫桃園機場解圍」。

  很快,臺中市透露,臺當局已拍板定案臺中原有的清泉崗機場升格為「臺中國際機場」,交通管理部門將投資興建跑道及停機坪,擴建機場設施。臺中市也將投入配套建設,包括道路、地鐵、輕軌等,將來機場到市區的車程將由2.5小時縮短為1小時。

  臺中清泉崗機場原為軍用機場,因在淮海戰役中陣亡的國民黨中將邱清泉得名,曾是駐臺美軍的基地,2004年才轉型為軍民共用的機場,2010年擴建,2013年啟用第二航站樓,現在又升格為「國際機場」,可謂三級跳。清泉崗機場幾年內大發展,其實得益於兩岸因素,因為大陸遊客喜愛的日月潭、埔裡、溪頭、杉林溪等景點都在臺灣中部,這提升了清泉崗機場的市場潛力。只是不知民進黨籍的臺中市市長,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走向有何考慮。

  高雄拿「南向」說事兒

  高雄多年來一直在爭取擴建機場,這次卻讓臺中市跑贏了,火爆的高雄當然不肯罷休。在臺北的高雄政治人物聯合召開記者會,聲稱:「不反對臺中變國際機場,但臺中還在準備中,高雄早已準備好。」這話也並非全是造勢,高雄小港機場的確比臺中的機場資格老,是臺灣的第二大機場,從上世紀60年代就轉型民用,但因為小港機場位於市區,跑道不夠長,不能起降新型號的大型飛機,再加上有噪音管控,實行宵禁,整夜不能起降,限制了機場的發展。高雄一直在爭取臺灣交通部門的支持,一是遷建機場,二是增加可起降的航班。

  此次,高雄又拉著蔡英文「南向政策」的大旗說事兒,稱現在落實蔡英文的政策是要務,交通部門應該響應「南向」,把臺北南飛的航班撥到高雄來,否則中南部的人要去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還得先乘高鐵北上,如果從高雄走,省時省錢。如果桃園機場過度擁擠,又不重視小港機場,就是忽略南部,是「天龍國(指臺北)思維」。

  政治拉不動飛機

  對於民進黨籍市長們的這場爭搶,臺灣輿論指出,高雄要遷建機場,可現有的機場還沒飽和,容量600多萬人次的小港機場,平均每年只進出400多萬人次。說到航線分流,更要算經濟帳,曾經有航空公司從高雄飛美國,因旅客太少而最終停飛。至於不確定的「南向」,倒真不如兩岸航線更實惠,高雄自2008年起陸續開通直飛杭州、深圳、上海、福州、長沙、北京等航線,提升了小港機場的運營業績。

  雖說當下民進黨當家,民進黨籍市長們能夠呼風喚雨,但拉動飛機的還是客源,而非政治。臺交通部門指出,臺灣已有17個機場,除桃園機場外,多數都使用率偏低,全在虧損中。僅臺北、臺中、高雄的3個機場營利,主要收入也非起降費,而是場租。航空公司不管你「南向」不「南向」,有旅客才會起降。

  對於這場機場大戰,有「老民航」投書媒體一針見血:應多些專業考量,跨越政黨,儘量避免淪為派系分贓或空降酬庸的惡性輪迴……

相關焦點

  • 於強:臺北市長選舉 民進黨還有奇兵
    (記者 張爽)年底的臺北市長選舉中,民進黨決定不與柯文哲合作,自提人選。民進黨最終會提名誰?近日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於強對中評社表示,現在被熱議的三個與蘇貞昌分量類似的政治人物呂秀蓮、陳菊、賴清德,各有各的問題,對於蔡英文來說都不是最佳選項,但遊錫堃、謝長廷或許是她可以考慮的奇兵。
  • 拼經濟、少政治——專訪民進黨臺南市長當選人黃偉哲
    針對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慘敗,民進黨臺南市長當選人黃偉哲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選舉結果,政黨各自有不同解讀,民進黨不用去為失敗找藉口,但要對症下藥,
  • 民進黨挑事兒被懟:國民黨輸100次,大陸也是老態度
    臺灣2018年縣市長選戰腳步進逼,面對兩岸僵局持續,民進黨有意借選戰裂解國共兩黨關係。日前,民進黨聲稱「要讓國民黨再輸一次,兩岸才有新局」。左:洪耀福;右:蔡英文(資料圖)臺灣2018年縣市長選戰腳步進逼,面對兩岸僵局持續,民進黨有意借選戰挑事兒,裂解國共兩黨關係。
  • 高雄市長補選關乎國民黨未來!江啟臣:是起死回生選舉
    ►本文約900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後,目前持續沉澱中。「貼紙哥」黃建豪認為,現在沒有韓粉,就是回歸討厭民進黨的那股民怨,各自進行群眾運動。至於會不會期待韓選黨主席?黃建豪說韓太早出來不好,不希望韓的政治能量太早被利用,遭罷免後還一直被民進黨持續打,政治能量一直被利用,甚至誰站出來反對民進黨就被扣上韓粉。5日,國民黨啟動全臺22縣市黨代表座談,黨主席江啟臣親上火線溝通黨務改革方案,為全代會黨章修正案與報告案凝聚共識,首站到澎湖。江啟臣表示,澎湖與高雄有深厚的關係,這次高雄市長補選,「百分之百關乎到國民黨未來的發展!也是國民黨起死回生的一場選舉!」
  • 是否重蹈2014馬英九「政治海嘯」?蔡英文將成民進黨年底最大變數
    中國臺灣網2月13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在中臺灣擁有執政優勢的民進黨,這次在縣市長選舉卻未能佔盡便宜,無論是臺中市長林佳龍,還是彰化縣長魏明谷,民調領先對手幅度都不到6個百分點,顯示中央執政績效不被肯定,負面衝擊已外溢到地方選情。
  • 臺南市長賴清德破冰「登陸」 獲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背書
    臺灣綠營政治明星、臺南市長賴清德今日(6日)率團赴上海進行為期2天的藝術交流,賴的破冰之旅獲得民進黨新任黨魁蔡英文背書。這是「太陽花學運」後,民進黨重量級政治人物首度率團「登陸」。實質意義在於,做為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務實面對兩岸交流發展,不受臺灣內部「反中情緒」上漲而中斷接觸。但此次行程中,賴清德不會會見大陸官方人士。
  • 臺媒:民進黨不「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在政治衝浪?
    臺灣《中國時報》8月1日發表社論表示,民進黨上臺執政這兩年多來,兩岸關係始終處於緊繃對峙,大陸對臺灣的反「獨」行動,更是一波緊接一波,而且強度不斷增加。此次臺中市的東亞青運主辦權遭到取消,目前仍然餘震不斷,申復翻案的可能性並不樂觀。
  • 民進黨2024、臺北市長人選,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人選浮出水面?
    他認為,最可能代表民進黨參與2024大選的,應是新潮流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 蘇貞昌最近比較得意,不過7日也跌了一跤。應當指出的是,圖中的「中國」應為「大陸」,「各國」應為「各經濟體」。陳時臺是民進黨選臺北市長的最佳人選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教授陳俐甫8日表示,陳時臺在2022要挑戰任何縣市長之位都沒問題,可以說是民進黨的王牌,放在長久藍大於綠的臺北市民進黨最賺,但民進黨有兩顧慮,一是陳離開去打選戰,防疫政策若有落差,因防疫而加分的結構可能受影響,二是陳的政治能量就只能限縮在單一縣市
  • 民進黨嘉義等5縣市選情拉警報 執政不佳致連任現危機
    嘉義市長涂醒哲與前衛生局長黃維民撕破臉,用人爭議再添一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8月4日訊 民進黨2014年在島內一舉拿下13席縣市長,聲勢大漲。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時隔不過2年多,宜蘭、彰化、雲林、澎湖縣及嘉義市接連拉警報,不是被迫思考陣前換將,就是交棒陷危機,完全印證了「站對風口,豬都能飛」,但當海水退潮時,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 盤點民進黨政治人物參加海峽論壇:前彰化市長誇讚廈門「很驚豔」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 @臺海大師兄)傳臺灣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將率130多人赴廈門參加9月中下旬舉行的海峽論壇,陸委會官員日前表態,不僅禁止臺當局行政機關人員參與,也不樂見地方縣市政府與會,更勸民眾及民間團體勿輕易參加,也不希望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並出言威脅「違者法辦」。
  • 派誰代理高雄市長? 又是違法政治任命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通過後,民進黨盤算著韓國瑜是否提出罷免訴訟,再決定由誰代理市長,並傳聞已有多位可能人選。其實,臺行政機構若依「地方制度法」的規定辦理,就沒那麼多政治算計的空間。但從陳水扁「執政」開始,已將「派員代理」違「法」運用成「政治任命」,而現今民進黨正沙盤推演代理市長人選,恰可說明在此玩法弄權的原因。
  • 蔡英文:民進黨兩岸政策應考量政治現實(圖)
    資料圖: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環球網綜合報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近來再度引發話題,臺灣媒體RTI報導,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12日出席活動時表示,民進黨有自己的堅持跟一貫立場,但政治畢竟有現實面,必須透過和各方緊密對話,找出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立場。民進黨日前發布「對中政策」,引起不少討論。
  • 【臺灣2018縣市長選戰】亂花迷人眼 臺北市長選舉將是一場亂戰?
    而他不玩黨內初選,決定與民進黨分道揚鑣,將以無黨籍的身份參選臺北市長。 在記者會上,蘇煥智直言,蔡英文當局已偏離「振興經濟,照顧弱勢」的基本路線,不僅與他個人理念相衝突,也悖離了民進黨的創黨初衷,因此他在宣布參選臺北市長時,也同時退出了民進黨。
  • 下屆基隆市長會是她?臺灣網友:民進黨這下尷尬了
    近期還有網友指出,民進黨臺北市議員高家瑜也會參選。對此謝立功還做出表示,只要是優秀人才來競爭,這對基隆來說都是好事。下一任基隆市長會是她?臺灣民眾:民進黨這下尷尬了。不少網友看好高家瑜競選基隆市長在此次臺灣立法機構的席位選舉當中,臺北市第四選區民進黨確實派出了有著「港湖女神」之稱的高家瑜,她將會和國民黨籍候選人李彥秀同臺較量。這兩位競選者分別在2014和2018年連續兩次奪得議員第一高票,由此可見政治能力不可小覷。
  • 柯文哲示好蔡英文 前馬辦副秘書長:柯成民進黨的政治傀儡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臺媒5月10日消息,民進黨年底臺北市長選戰擬自提人選,不再禮讓現任無黨籍市長柯文哲。柯文哲最近態度放軟表示,過去「兩岸一家親」是講太快,表態支持蔡英文2020連任,討好民進黨。圖自臺媒蔡英文表示,臺北市要如何布局,需要民進黨全黨加入一起討論,並指這是一個決策的過程,回到事情的本質,在臺北市布局要想的是什麼,並強調「每件事情不須過度放大解讀。」
  • 「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派系政治生態
    民進黨中央黨部和行政權力更替對派系政治生態的影響「九合一」選舉被視為是對蔡英文當局的「期中考」,是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兩項選舉的前哨戰,選舉結果是蔡英文當局施政不佳、失去民心的直接反映,蔡英文迅速遭到黨內一些派系批評,甚至還出現民進黨是否在2020年繼續支持她競選連任的聲音。
  • 臺「六都」市長首次出席「院會」:藍綠主客異位 民進黨風光不在
    中國臺灣網12月28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九合一」選舉改寫藍綠政治版圖,「六都」市長昨(27日)首度出席臺當局「行政院會」。藍營北、中、南大捷,2015年綠營「四都」首長風光出席「行政院會」的場景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北神探」新北市長侯友宜、「中燕子」臺中市長盧秀燕、「南菜販」高雄市長韓國瑜,新首長要錢、要建設,綠營2020執政保衛戰岌岌可危。
  • 臺北高雄選市長送走老一代政治明星
    臺北高雄選市長 送走老一代政治明星  □特約撰稿 韋 弦 發自香港  牽動臺灣島內政局的臺北、高雄兩市選舉(簡稱為北高選舉)已進入最後的讀秒,無數人眼光聚焦的選舉結果很快就會出臺。  在民進黨長期的煽動與渲染下,「族群」與「統獨」議題長期主導島內重要的選舉。但在反貪腐和清廉話題主導臺灣政局變化的今年,民進黨想重新炒熱「族群」和「統獨」議題,幾乎不可能。  12月2日,陳水扁試圖再一次為北高選舉下「獨藥」,他在為民進黨拉票時甚至高呼「臺灣國」,但並未見到明顯效果。相反,陳水扁要做美國人「阿公」的消息卻成了民進黨真正的毒藥。
  • 民進黨推動「網紅政治」能挽回民心嗎?
    想要藉此舉動達到接地氣以拉抬聲勢的目的,不言可喻!不僅如此,蔡英文還表示:「遇到了來自臺灣各地、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美國、英國、奧地利等地的觀光客,難怪去年來臺灣的旅客已經超過一千一百萬人次!」
  • 朱立倫:民進黨「拼政治」害死臺灣 要改「拼經濟」!
    中國臺灣網11月3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新北市長、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日晚間來到臺中為國民黨臺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站臺時表示,他當了8年桃園縣長、8年新北市長,創立品牌幫農民賺大錢,盧秀燕更具財經專長,一定能為大家拼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