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藝考生來說,統考還是校考,不少同學都有疑惑,小編帶領大家,了解關於統考校考。
統考、校考分析
藝術統考
是全省統一組織的一次專業基礎性考試,指目前國內比較權威,及教育部備案的各大藝術類院校,或者各大院校的藝術系對於高中三年級藝術類考生在高三第一學期末舉行的一次綜合的專業考試。
難度較小,大部分考生都能合格,一般合格率在90%左右,本科合格率80%左右。統考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認識,考試難度不會很大,通過率也較高,大多是學生平時練習和生活中觀察到的內容。
藝術校考
則是在藝術統考合格的基礎上,高校單獨組織的一次專業課選拔考試,旨在選拔專業水平優秀的考生,考試難度相對統考較高。每年校考成績在4-5月發布,如果校考合格、文化課合格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校考成績進行錄取。
統考和校考,哪個更為重要
對於90%的藝考生而言統考重要
1.通過統考後才可以參加校考
除了部分沒有設置統考的省份,其他省份很多要求考生需通過省統考,獲得省統考專業合格證後才可以參加校考。
部分省份要求考生必須通過省統考才可以參加校考,如果未通過,在錄取時該院校將無法提取考生檔案。
但是校考院校競爭巨大,幾萬人爭奪幾百個名額都是再平常不過。而且校考院校的數量並不比承認統考成績的多,另外,校考院校招生計劃遠少於統考院校。
2.未通過統考(或未參加統考)可選擇的院校較少。
可選擇不依賴統考成績的院校參加校考,高考後,符合要求 即可 就讀。
目前國內不依賴統考成績的院校,一是院校少,二是這類特定院校提供的這些專業偏理論和歷史,有一部分僅且只招文科生,三是這類院校對高考成績要求較高,且招生人數較少,有的全國僅招幾個人,成績接近一本線甚至超過一本線20分左右,難度相當大。
3.藝考改革:減少校考院校,改為統考成績錄取。
教育部在去年發布文件,建議:省級統考已涵蓋的專業,高校一般應直接使用統考成績作為考生的專業考試成績,確有必要補充考核的藝術類本科專業,高校應面向省級統考合格生源組織校考。
教育部關於藝考改革的一重大方向,是鼓勵高校直接使用統考成績。在此政策下,組織校考的院校逐漸減少,承認省統考成績的院校越來越多。
哪類藝考生建議校考
1.統考成績合格但自認為不理想的
在考試中學生難免因為發揮失常而錯失大好前景,外加統考評卷時間較短,存在一定的評分誤差。如果統考成績失利,一定要多報考校考院校增加自己的錄取概率。統考與校考的考核內容有所不同,很多統考失利的學生反而在校考中收穫了很好的成績。
2.專業課特別突出且統考成績不錯的
藝術類名校都是不認可統考成績的,需要你報考並參加該院校獨立設置的藝術考試,如果你在統考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也不要輕易放棄校考,適當地衝一下更好的理想院校是很有必要的,為了增加錄取的機率,也為了不讓自己留下遺憾。
為什麼推薦參加校考
校考既是備用也是提升
1.專業性強的藝術院校都設有校考
具有單獨招生(校考)的院校都是在專業領域比較優秀的,像國家規定的具有校考資格的29所獨立設置藝術本科院校及15所參照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招生高校,所以想上這些好學校,都是需要參加單招考試的。
2. 校考補錄率較大
在每年校考院校的錄取中,往往會出現在部分省份沒有錄滿的情況,這時候院校會以專業及文化課成績優秀的校考生依次遞補。而通過對近5年各省藝術類補錄情況分析發現,在本科專業補錄的院校中近9成為校考院校,統考補錄的情況很少。
3.校考可以更自由的選擇適合的科目
考生在參加統考時可能會有準備不足的地方,應有的水平沒有發揮出來,導致統考成績不佳。而校考時間相對比較靠後,考生在考前的這段時間裡專業水平提升是最快的,也可以針對報名的校考做好充足的準備,所以考生可以多報幾個校考的院校來增加錄取的機率!
統考與校考,各有哪些優劣勢
統考
優勢:走統考路線省內錄取概率較大;近年來承認統考成績院校增多,包括部分985/211重點大學都只承認統考成績。統考時間較早,一般在12月到次年1月間,如果只參加統考,同學會有更充足的時間全力奮戰文化課。
劣勢:統考必須參加且只有一次機會。
校考
優勢:參加校考後,選擇院校增多;對專業較好的同學比較有優勢;校考院校錄取方式更多,同學們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更有利於自己的院校專業報考。
劣勢:拿證不易,需要針對院校做突擊學習,且校考院校時間大多在1月到3月,對於文化課底子較弱的考生來說,將面臨巨大的文化課壓力;如果校考成績不理想,或是沒拿到校考合格證,就只能選擇讀統考類院系,但與此同時,又少了幾個月的文化課學習時間。
總結:統考較為重要,統考必須過線才能參加校考,統考成績過線較為容易,且近年來承認統考成績學校增多,統考成為主流趨勢。但個別院校需要進行校考,校考拿證不易,但拿證之後錄取上會更有把握
但無論校考統考,都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沒有拼搏、沒有奮鬥終究是一場空,加油吧 ,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