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長次落:珠峰的高度上必須要有我們中國的聲音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發聲人

大家好!我是國家登山隊的副隊長,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隊長次落。

國家登山訓練基地懷柔基地,是我們每一代登山者夢開始的地方。五十年代中國登山隊成立到九十年代初,我們有24位登山前輩在攀登過程中犧牲了。「山魂」的一撇沒有寫進去是為了告訴人們,他們把最寶貴的生命獻給了最熱愛的登山事業。登山是團隊項目,是集體主義閃耀在雪山之巔的體育精神。

不同時期用不同的測繪方式,本身反映了人類的求知精神,更能夠反映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珠峰在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線上,珠峰的高度上必須要有我們中國的聲音,所以,我們這次一定要測得珠峰的精確高度。

山魂紀念碑和登山精神,在每一次的登山活動中,鼓勵所有的攀登者要靠團隊的力量,共同實現我們的目標。

5月27日,是我人生第四次站在珠穆朗瑪峰的頂峰。不同的是,今年我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僅要登頂成功,還要在珠穆朗瑪峰的頂峰測出它的精確數據。

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的邊境線上,它的南側在尼泊爾境內,北側在我們中國西藏境內。

1715年~1717年,清朝測繪人員在珠峰地區進行測量,首次在手繪地圖上出現了珠穆朗瑪峰的名字(朱母郎馬阿林)。但是,珠穆朗瑪峰還有一個英文名字,叫Everest。那是1858年,以紀念的形式用英國駐印度測量局局長的名字命名的。1952年,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通報Everest的名字應正名為珠穆朗瑪峰。但是,1953年埃德蒙·希拉蕊和丹增·諾爾蓋,從珠穆朗瑪峰南側,也就是從尼泊爾境內成功登頂,這是人類第一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從此,Everest的名字在國外用得更多。我相信,未來不久不會再出現Everest的名字了。

1960年之前,人類還沒有從珠穆朗瑪峰的北側登頂過。1960年,我們國家最困難的時候組織了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當時的中國登山隊以「哪怕珠峰比天高,定叫紅旗頂峰飄」的決心,登頂珠穆朗瑪峰的頂峰。從此,世界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瑪峰,留下了我們中國人的腳印,也有了中國人的聲音。

1975年之前,珠峰的高度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8848米的,有8850米的……但是,那些數據都是在珠穆朗瑪峰南側大本營進行的傳統測量。1975年,我們組織了珠峰測量登山隊,在頂峰進行測量。從此,珠峰有了確切的高度,也是國際上不得不認可的高度——8848.13米。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沒有任何一個登山隊在頂峰測量過。

從1960年人類首次在珠峰北側登頂成功,到1975年人類在珠峰的頂峰測出精確的高度,2020年我們再次組隊進行測量,這是中國的一種高度,也是中國的一種態度。

我們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登山本身就是要科學、安全、環保、文明地進行登山。從1月20日至3月20日,在懷柔國家登山訓練基地,我們進行了大量的體能儲備、理論學習、技能訓練。從3月20日至4月4日,我們在西藏拉薩羊八井高山訓練基地進行高海拔適應和體能儲備。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要在拉薩操作使用所有的測量設備。

到了大本營以後,今年的氣候特別異常。我們第一次計劃是5月13日登頂,但是當我們到達5800米時,由於降雪太多,有流雪危險,也可能有雪崩的危險。雪崩,對登山隊來說是滅頂之災。基於安全考慮,我們不得不放棄第一次衝頂,繼續等待窗口期。

第二次攻頂計劃是在5月23日左右。5月20日,我們從1號營地7028米出發到7790米攀登的過程中,下著雪並且有七到八級的大風。因為錯過了第一次衝頂機會,我們特別珍惜第二次機會,我們頂著大風、冒著大雪攀登到了7790米。從7790米到8300米的路線上,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大的雪。5月21日,先遣隊衝了兩次到達8000米,積雪太深依然有流雪和雪崩的危險,我們不得不第二次放棄衝頂計劃,從已經攀登到的8000米撤回到6500米,所有隊員的心情都特別緊張。

兩次衝頂計劃失敗,轉眼已經到5月底。如果6月初還沒有登頂的話,今年錯過了珠峰最好的窗口期,也就意味著這次任務完成不了。

大家心裡憋著一股勁兒,因為知道第三次衝頂的重要性,所以5月25日我們從7028米到7790米攀登的過程中,有十級的風,尤其是一陣大風吹過來的時候,在繩子上真的是左右晃動得很厲害。因為知道留給我們的機會不多了,我們一定要扛過去。在7790米,我們搭建帳篷用了將近快3個小時,正常情況下20分鐘是絕對沒問題的。

從25日上午11點,十級左右的大風一直刮到26日凌晨5點,我們在帳篷裡一宿沒有合眼,因為擔心帳篷會被吹跑,所以風一旦小一點,趕緊出來加固帳篷。我們所有的設備是放在睡袋裡的,其中有一組隊員拿著重力儀。重力儀是不能傾斜超過30度的,超過30度以後,它就失效了。整個晚上,兩個人輪流抱著重力儀在帳篷裡面坐著。

27日凌晨2點鐘,我們從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正常情況下,以我們的訓練,以我們的專業,6~7個小時登頂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但是那天我們用了9個多小時。「大本營」特別著急、特別擔心,因為我們是負重前行。負重,是因為我們要背著所有的設備,並且知道這個任務的重要性,再加上前期從7028米出發到7790米,再到8300米,連續兩個晚上基本沒有合眼,白天一直在攀登的過程中。

5月27日上午11點鐘,我們全體隊員終於到達了珠穆朗瑪峰的頂峰。我們知道,這只是完成了任務的三分之一,我們還要精確地測出珠峰的高度,而且要安全地回到大本營。這次是我們人類第一次在珠穆朗瑪峰的頂峰接收北鬥衛星的信號,也是人類第一次在頂峰用重力儀測出珠峰的數據,並且還要精確地測出頂峰上冰雪的高度。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在頂峰工作了150分鐘。正常情況下,攀登者到達頂峰,展國旗、留紀念,也就15~20分鐘。我們在150分鐘的工作過程中,有些隊員是全程無氧,正常情況下是不可想像的,那裡含氧量是海平面的三分之一,極度缺氧、極度寒冷。基於對任務的理解,基於迫切能夠測出珠峰的精確數據,顧不得那麼多。

站在頂峰上,除了感到榮幸以外,更多的是感動和感恩。榮幸,是我們能夠代表隊伍的一個分子站在頂峰。感恩,是因為我們能夠登頂,要感謝所有的登山隊員。如果,沒有修路隊冒著一定的風險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也不可能那麼安全地到達頂峰;如果,沒有運輸隊默默地把所需的所有物資運到各個營地,我們也不可能那麼順利地到達頂峰。

所以,我們感謝所有的登山隊員,也感謝珠穆朗瑪峰的接納。敬畏自然,因為在珠峰裡面,人是特別渺小的。

我們都是攀登者,我們都在攀登的路上,為中國的力量,我們添磚加瓦。

相關焦點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位於大本營、中絨布冰川、西絨布冰川等6個交會點的測量登山隊員將瞄準峰頂覘標,同步開展測量。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5月27日2點10分出發,衝頂珠峰。此前,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第一次向珠峰頂峰進發。5月8日,修路隊員準備通過北坳冰壁時,發現攀登路線上雪比較深,有流雪的危險,撤回前進營地。登頂時間比原定日期延後。因天氣原因,隊員分兩批撤回大本營進行休整,等待第二個衝頂窗口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5月27日2點10分出發,衝頂珠峰。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峰頂峰,同「登珠峰」的...
    每經編輯:畢陸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今日凌晨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向峰頂進發!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剛剛,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上珠峰頂峰。而不少網友疑問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為什麼不坐直升機上山,或用遙感衛星測量?據工信部官方微博工信微報稱,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衛星遙感精度不夠,也只能測得雪面高度;峰頂空間較小,直升機無法降落,螺旋槳引起的風還可能引發冰雪崩塌等。本次珠峰測量為何凌晨衝頂?
  • 時隔60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從北坡登頂
    記者 | 羅盈盈 吳濤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珠峰高程之後,中國登山隊再次出發。5月6日,珠峰測量登山隊一行35名隊員,由大本營第一次嘗試向峰頂進發。5月27日凌晨兩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宣布開始最後的衝頂。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為: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撤回6500米前進營地,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
    記者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獲得的最新消息,因天氣原因,海拔7790米以上區域,雪深過米,為保障隊員安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決定撤回6500米前進營地,休整待命。他們將攜帶GNS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接收機、重力儀、雪深雷達、氣象測量儀器和覘標到達頂峰進行測量作業。王勇峰說,測量登山隊從今年1月12日起在北京開始集訓。4月5日,測量登山隊抵達珠峰大本營,進行高海拔適應性拉練,最高曾抵達海拔7400米高度;期間,他們接受了體能、技術、登山理論等方面的系統訓練。在珠峰大本營期間,他們還對頂峰測量儀器的使用進行了訓練。
  • 中國測量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峰!給珠峰量身高背後的故事
    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實現了人類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45周年前,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60年來,中國人一次次挑戰世界之巔,一次次刷新珠峰測繪記錄。這次,「萬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將重新定義。
  • 追夢赤子心 傲然凌絕頂——記2020珠峰高程測量
    「技術路線確定了,我們就全面開展工作。當時有個小分隊剛在西藏完成其他任務,隊員們主動推遲收隊時間,立即投入珠峰周邊的基礎測量工作。」國測一大隊副隊長張慶濤說。 「1月初,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就開始集訓。隊員們訓練十分刻苦,國測一大隊選拔的技術人員和我們的專業登山隊員融為了一體。
  • 珠峰最新高程公布 登山人激動這一刻
    擔任前方登山總指揮的國家體育總局登山中心副主任、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表示,在珠峰新高度宣布的一瞬間,他仿佛又回到了5月27日登頂測量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中國登山人克服重重困難,經歷艱難險阻,最終又一次完成了祖國交給的任務!珠峰高度首次由中尼兩國共同公布,意義重大,中國登山隊有幸參與到本次測量活動當中,非常榮幸,更不辱使命,又一次為國爭光,將登山精神又一次發揚光大。」王勇峰說。
  • 歷史上,我們怎麼測量珠峰的「身高」?
    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下午13時22分時,歷經兩個小時,珠峰各項測量工作已經完成,登山隊員們開始下山返回。
  • 一文讀懂珠峰測「身高」:測量工作已完成 珠峰新高度兩三個月後公布
    當他們攀登到海拔6700米處時,發現攀登路線上積雪比較深,有流雪的危險,所有人員便撤回前進營地。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負責人王勇峰當時表示,根據研判,此次登頂測量時間較原計劃推後。18日,登山隊隊長次落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召開攻頂動員會,公布攻頂隊員名單,12名攻頂隊員預計在5月22日登頂。
  • 珠峰測量的背後是一部科技進步史
    為什麼我們要一次次測量珠峰?2020年的這次測量行動,有哪些看點和亮點?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的高度    1847年,英屬印度測量局在離珠峰322千米的恆河平原上運用三角測量法對其進行了首次測量,測得高程為8778米(一說8783.7米)。    之後百年間,從印度方向又開展了多次測量,其中最精確的結果是8847.6米。
  • 追夢赤子心 傲然凌絕頂——記二〇二〇珠峰高程測量
    「技術路線確定了,我們就全面開展工作。當時有個小分隊剛在西藏完成其他任務,隊員們主動推遲收隊時間,立即投入珠峰周邊的基礎測量工作。」國測一大隊副隊長張慶濤說。「1月初,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就開始集訓。隊員們訓練十分刻苦,國測一大隊選拔的技術人員和我們的專業登山隊員融為了一體。
  • 60年3次登頂,測量珠峰高度為什麼對我們如此重要?
    5月27日上午11時,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站上了世界之巔,並完成了峰頂測量任務。此次2020年珠峰「測身高」外業作業在經歷了前兩次的撤回之後,最終圓滿收官,這也意味著,再經過2到3個月的周密計算,我們就可以知道珠峰到底是變高了還是矮了。
  • 2020珠峰測量國家登山隊隊員進校園活動在泰安實驗中學舉行
    中國登山協會攀巖部主任厲國偉,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高山探險部主任、國家登山隊副隊長、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隊長次落,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攀登隊長袁復棟,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攀登教練李富慶,2020珠峰測量登山隊支援組組長蔡卿,泰安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徐炳倫,泰安市體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楊振德,泰安旅遊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委委員、副主任呂泰柱,泰安市攀巖協會主席、魯普耐特集團董事長沈明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擬27日衝頂,24日已到達北坳營地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經過近3天休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部分人員24日下午從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進營地出發,開啟第3次衝頂測量嘗試。如天氣條件允許,隊伍計劃於27日衝頂,完成頂峰測量任務。新華社特約記者拉巴攝此前,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衝頂組曾計劃在12日和22日衝頂測量,但因高海拔地區降雪量大,有雪崩和落石危險,加上高空風力過大等原因,兩次推遲衝頂計劃。24日18時15分,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已到達海拔7028米的北坳營地。
  • 對話|珠峰高程測量現場總指揮:中國製造力擔珠峰關鍵測量
    12月8日,隨著珠峰(珠穆朗瑪峰)高程最新數據的問世,這串數字由來背後的登峰測極之路,再次進入公眾關注的視野。 克服重重困難,歷經三次衝頂,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8名攻頂隊員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完成峰頂測量任務。隨後,測量工作全面開展。
  • 2020珠峰高程測量進入登頂測量階段
    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出發儀式在珠峰登山大本營舉行。5月6日,30多名測量隊員從珠峰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30多名測量隊員5月6日從珠峰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開啟珠峰高程登頂測量。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峰。
  • 8848.86米珠峰最新測定高程公布 我們在大本營打卡的那塊石碑,要換了
    2005年,中國再次進行珠峰高程測量,並首次利用雷達探測儀測量冰雪深度,測得珠峰巖石面高程為8844.43米,這也是我們在珠峰大本營見到的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紀念碑上標註的高度
  • 珠峰高程精準測量 青島團隊定標探頂
    重新定義珠峰身高的背後,有由位於青島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中國電科22所)研製的「雪深雷達探測儀」的精準助力,雪深雷達探測儀能夠精準檢測珠峰山頂冰雪厚度,結合青島觀象山水準零點到山頂的高程傳遞測量,還原珠峰山體的真實高度。
  • 我們為什麼要測量珠峰?
    為啥要在今年測量珠峰?你可能會疑惑,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珠峰高度不是8848米嗎?確實是這個數字沒錯。圖/視覺中國並不是這樣的,甚至反倒可以說,這兩個數據的差異是科技水平提高的結果。1975年,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時候,肩負著測量高程的任務。隊員們冒著體力耗盡的風險,帶上了3.74公斤重的覘標(覘標是指設置在三角點或精密導線點上供觀測使用的標架)。
  • 8848.86米 珠峰新高程
    今年5月27日11時,測量登山隊隊員在珠峰峰頂架起紅色覘標,珠峰腳下6個交會點的測量隊員,實測了交會點到峰頂覘標點的斜邊距離及垂直角度,由此可以計算出峰頂覘標點相對交會點的高度差,加上已知交會點的大地高,就得到了珠峰雪面大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