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是育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哺餵產品之一,對寶寶的健康成長發揮著重大作用。但是,對於很多新手父母來說,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奶瓶,如何使用奶瓶,怎樣為奶瓶正確消毒,當寶寶不吃奶瓶時又束手無策等。本文將聊一聊有關奶瓶那些事兒,希望對新手父母的育兒有所幫助。
奶瓶如何選?
縱觀整個嬰幼兒哺餵市場,各種品牌、各種材質的奶瓶琳琅滿目,使父母們挑花了眼。從當前的市場來看,主要有塑料奶瓶、玻璃奶瓶、矽膠奶瓶、不鏽鋼奶瓶和陶瓷奶瓶等。那麼,通過了解這幾大奶瓶的不同特點與優勢,媽媽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
1、塑料奶瓶
塑料奶瓶包括PC、PES、PP、PPSU四種材質。
(1)PC奶瓶:PC奶瓶在超過100度高溫消毒會釋放雙酚A(簡稱BPA),且使用時間越長釋放的越多。雙酚A奶瓶會誘發性早熟,擾亂人體代謝過程,對嬰兒發育、免疫力有影響,甚至致癌。因此,我國從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產含雙酚A的PC奶瓶及其他嬰幼兒食品容器,並於2011年9月1日起禁止銷售含雙酚A的奶瓶。
(2)PES奶瓶:PES奶瓶是塑料奶瓶的一種,目前是比較受歡迎的奶瓶材質之一。
PES奶瓶優點:輕巧耐摔,易清洗,安全不含雙酚A;耐熱性高,可耐熱180℃。
PES奶瓶缺點:殘留的奶垢不容易清洗。
(3)PP奶瓶:PP奶瓶化學穩定性高,衛生性能好,耐熱性高,微波餐具一般都是PP的塑料製品,無毒,對人體無害,價格便宜。130℃以下基本是安全的;但是,PP奶瓶壽命短,長期耐高溫時間短。
(4)PPSU奶瓶:PPSU奶瓶採用目前最安全的新型材質PPSU(聚苯碸)製成,不含雙酚A。PPSU是最理想,最安心的奶瓶材質。PPSU奶瓶在日本,歐美國家的小孩用的比較多;該奶瓶輕便,耐摔,無論從安全性,耐溫,耐水解和耐衝擊等方面都是最好的。但是價格較貴,且品種少,不易購買。
現在,我們從抗熱性、耐腐蝕性、透明度和清潔度來做個比較。
抗熱性:PPSU>PES = PC> PP
耐腐蝕性:PPSU>PES>PC> PP
透明度:PC>PES>PPSU> PP
清潔度:PPSU=PES>PC > PP
綜合以上各種材質奶瓶的優點與缺點,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大小,自身的家庭狀況等因素進行適當選擇。對於寶寶來說,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2、玻璃奶瓶
玻璃奶瓶是採用高級耐熱玻璃製成,材質安全不含致癌物質雙酚A,透明度高,遇酸性或鹼性物質不會釋放出有害物質。
玻璃奶瓶材質有高硼矽、鈉鈣和鉀鈣玻璃(主要用於食品藥品包裝容器)等,高硼矽玻璃高透光率,物理性能和化學穩定性更優異,是鈉鈣、鉀鈣玻璃所不及的。
優點:安全性佳、玻璃透明度高,耐熱性佳,且不易刮傷、不易藏汙垢、易於清潔,多次高溫消毒不變質,適合需要多次吃奶的新生兒使用。
缺點:強度不夠,易碎,因此玻璃奶瓶適合餵養初生嬰兒,由爸爸媽媽握著餵養。但四個月後,寶寶開始調皮了,考慮到安全性,宜改換為塑料奶瓶。
3、矽膠奶瓶
矽膠奶瓶用無色、無味、無毒的液態矽膠(LSR)製成,不含雙酚A,也不會破碎,矽膠奶瓶瓶身較軟,輕巧耐用,易吮吸,不易老化,耐熱,抗化學腐蝕,不易碎裂,同時粘度適中、便於操作,製品透明性高,安全材質,攜帶方便,但是價格較高。
4、不鏽鋼奶瓶
不鏽鋼奶瓶是用不鏽鋼材料製作的奶瓶。
優點:經久耐用、抗菌衛生、易於控溫、便於攜帶、不易破碎、安全無毒、經濟實惠、綠色環保。
缺點:不透明,難以定量,雖然刻度清晰,但不方便觀察溶解情況,略顯麻煩;不夠輕巧。
5、陶瓷奶瓶
陶瓷奶瓶保溫和穩定性好,易清洗消毒。陶瓷奶瓶最大的缺點在於易碎,而且容易出現脫瓷現象,存在安全隱患。陶瓷奶瓶因為製作成本高,工藝繁瑣,市面上不太常見。
奶瓶怎樣用?
當奶瓶選好以後,又該如何用奶瓶給寶寶正確餵奶呢?相信第一次做父母的都會有點不知所措。
1、用奶瓶給寶寶餵奶之前,須先洗淨雙手,取出消毒好的奶瓶、奶嘴,注意奶嘴不要隨意放置,應豎直向上,一定不要弄髒奶嘴。將調好奶的奶瓶擰緊瓶蓋,使奶瓶傾斜,滴幾滴奶液在手背上,試試溫度,感覺不燙即可。奶液滴落的速度以不急不慢為宜。
2、選擇舒適坐姿坐穩,一隻手把寶寶抱在懷中,讓寶寶上身靠在媽媽的肘彎裡,媽媽的手臂託住寶寶的臀部,讓寶寶整個身體約呈45度傾斜;另一隻手拿奶瓶,用奶嘴輕觸寶寶口唇,他就會張嘴含住,開始吸吮。
3、寶寶開始吃奶後要注意,奶瓶的傾斜角度要適當,讓奶液充滿整個奶嘴,避免他吸入過多空氣。如果奶嘴被寶寶吸癟,可以慢慢將奶嘴拿出來,讓空氣進入奶瓶,奶嘴即可恢復原樣,否則可以把奶嘴罩擰開,放進空氣再蓋緊即可。
4、注意寶寶吸吮的情況,如果吞咽過急,可能奶嘴孔過大,如果吸了半天奶量也未見減少多少,就可能是奶嘴孔過小,寶寶吸奶很費力。不要把尚不會坐的寶寶放在床上,讓他獨自躺著用奶瓶吃奶,而大人長時間離開。這樣非常危險,寶寶可能會嗆奶,甚至引起窒息。
5、給寶寶餵完奶後,不能馬上讓他躺下,應該先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頭,輕拍後背,讓他打個嗝,排出胃裡的空氣,以避免吐奶。
怎樣給奶瓶消毒?
在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現象:當寶寶使用奶瓶喝過奶粉以後,爸爸媽媽就只是用清水對奶瓶做一個簡單的清洗就完事了,殊不知這樣的清洗方式是不能起到真正的消毒殺菌效果的。那麼,奶瓶該怎麼消毒呢?
A.煮沸消毒法
1、準備一個不鏽鋼煮鍋,裡面裝滿冷水,水的深度要能完全覆蓋所有已經清洗過的餵奶用具。(不鏽鋼鍋須消毒奶瓶專用,不可與家中其他烹調食物混用)
2、如果是玻璃奶瓶可與冷水一起放入鍋中,等水燒開後5~10分鐘再放入奶嘴、瓶蓋等塑膠製品,蓋上鍋蓋再煮3~5分鐘後關火,等到水稍涼後,再用消毒過的奶瓶夾取出奶嘴、瓶蓋,待幹了之後再套回奶瓶上備用。若是塑膠的奶瓶,則要等水燒開之後,再將奶瓶、奶嘴、奶瓶蓋一起放入鍋中消毒,約再煮3~5分鐘即可,最後以消毒過的奶瓶夾夾起所有的食具,並置於乾淨通風處,倒扣瀝乾。
3、要提醒的是,塑膠製成的食具,都不宜煮久,所以建議在水滾後再放入,煮3~5分鐘即可,否則很容易變質。也可以注意奶瓶上的耐溫標示,如果不耐高溫最好使用蒸汽鍋消毒。
B.蒸汽鍋消毒法
目前市面上有多種功能、品牌的電動蒸汽鍋,家長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消毒的方式只需要遵照說明書操作,就可以達到消毒餵奶用具的目的。但需注意的是,使用蒸汽鍋消毒前,仍先將所有的奶瓶、奶嘴、奶瓶蓋等物品徹底清洗乾淨,然後再一起放入,按上開關,待其消毒完畢,會自動切斷電源。
寶寶的奶瓶消毒完成後,應將留在瓶身內的水徹底倒淨,之後倒扣瀝乾,並以消毒過的奶瓶夾,將消毒過的奶瓶、奶嘴、奶瓶蓋等,夾放置通風、乾淨處放涼備用,並蓋上紗布或蓋子。
此外,若於消毒24小時後仍舊沒有使用奶瓶,就需重新進行一次消毒工作,以免細菌滋生。寶寶每次喝完奶後,媽媽可以先用奶瓶刷將奶瓶清洗乾淨,搜集放置於奶瓶架上晾乾,待累積到一定的數量或消毒鍋可容納的大小,再一起進行消毒工作。所以媽媽一次必須準備很多支奶瓶,才足以應付寶寶一天所需。
寶寶不吃奶瓶怎麼辦?
寶寶不吃奶瓶也是哺餵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尤其是由母乳轉向配方奶粉的寶寶,對奶瓶都有一個適應期。那麼,當遇到寶寶不吃奶瓶的情況,爸爸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1、用奶瓶在寶寶還沒餓之前先餵食。
2、用奶瓶餵食時,拿媽媽的衣服包著寶寶。
3、不要將瓶嘴放入寶寶的口中。而是把瓶嘴放在旁邊,讓寶寶自己找尋瓶嘴,主動含入嘴裡。
4、把瓶嘴用溫水衝一下,讓它和人體溫度相近。
5、讓寶寶試用不同形狀、大小、材質的奶嘴,並調整奶嘴洞口的大小。
6、試著用不同的姿勢給寶寶餵食。有些寶寶吃奶瓶時,喜歡餵他的人把腳抬高;有些則不喜歡看著媽媽的臉,喜歡背向著媽媽的胸前時較願意吸奶瓶。
7、試著抱抱他、搖搖他、走一走等,使他安靜下來。
8、在寶寶睡著的時候,把奶瓶放入他的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