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院研究者入學考試,正如藤藤在上一篇對MBA院校的報考分析文章中所說那樣:「升學第一要緊的頭等大事,是趕快安排下實現這戰略目標的時間規劃,按照節奏逐步實施。」連結戳:大學院經營學12月報考指南(內附最新考學日曆),時間規劃,即預先安排好每一階段落實步驟的重要性,高於一切。
在備考不可或缺的步驟中,比如EJU、JLPT這樣的考試,就僅僅只有寶貴的兩次機會(更加遺憾的是今年疫情影響變成了一次)。真正萬萬不能錯過、實實在在耽誤不得。即使是像託福託業這樣每月舉行的考試,考慮到成績發行要間隔的時間以及郵送情況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跨國寄送之前的考試成績時),也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細緻思量。
再加上其他一系列研究計劃書寫作、出願資料準備、筆試面試準備等等大大小小瑣碎而必需的事件前前後後錯綜交織在一起,初上來時想理出清晰的眉目頭緒,非得要很花一番功夫不可。
針對這個令人頭大的問題,關於在日本的大學院入學考試,藤藤也準備了嚴謹詳細的時間管理規劃軸。按照這份參考,一份意義重大的戰略設定藍圖就有了綱目基礎。請收下這滿滿乾貨!
日本的大學院入試,一般有夏季和冬季兩種。兩次入試都是同在第二年的4月時入學。一般來說,一年中排在前面的夏季入試招收的人數更多。再加上下半年大家可能都取得了比年初更理想的語言成績,換句話說,考慮到競爭比率,合格冬季的考試相對更難一些。
因為現在正是準備冬季考的時候,所以拿冬季入試入試日程安排來具體分析,文末另外附上夏季應對方案。我們根據自身的來日時間、各類考試成績情況的特殊性,結合參考圖表,就可以規劃建立起自己的年度日程計劃。
大學院研究者入學試驗的準備過程中,重要任務與關鍵節點主要有以下6個:
1 日語學習/日語相關考試
↓
2 英語學習/英語相關考試
↓
3 研究計劃書
↓
4 筆試面試準備
↓
5 出願
↓
6 考試
用圖來形象化各環節在時間線上的進程,就是下面的樣子:
日語一般指留考EJU和日本語能力考JLPT。冬季11月底的EJU與12月的JLPT分別在12月中旬與1月左右才能拿到成績,而這時能夠出願的較好的學校已經非常少了。因此,假若想要參加年中的冬季入試,儘量在3~7月時複習準備充分,在6月底的EJU或7月的JLPT中取得理想成績。
今年,夏季的EJU和JLPT都因疫情而被取消,有一些學校改變了語言成績提交方式的要求。例如慶應義塾大學提出可以用EJU的出願證明書代替日語成績出願,早稻田大學提出可以用具有一定評判標準,能體現聽力口語等各種能力水平的證明或者語言學校出具的關於日語能力水平的證明進行提交等。因此沒有語言成績的同學不要氣餒,有時間的話可以報名嘗試NAT,BJT , J-TEST等舉行次數較多的日語考試,並且隨時關注志望學校的最新動態,說不定有能夠出願的機會!
英語成績一般是指託福或託業的考試成績,每月都有考試機會。雖然有出願時不需要提交語言成績的學校,但普遍來說,對於英語成績,各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要求。託業成績基本都會在考後1個月左右出來,因此如果有想要參加冬季入試的同學,需要在7~9月中間拿下理想的英語成績。
另外還要注意一些學校僅能提交託福成績,如上智大學經濟學研究科只能用託福成績來免除校內考,京都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也只能夠提交託福或者雅思成績。因此以這類學校為目標的同學也要提前了解學校的語言要求,提早做出對應。
除了提交託福、託業等英語成績,很多學校也會用校內考的方式檢驗大家的英語水平,大部分校內考都是以英譯日的形式出題,其文章來源大部分都是國際經營方面的頂尖雜誌的論文,因此對應這類學校,同學們在複習專業課的同時也可以多閱讀一些英語論文。
在8月~10月中間,需要完成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直苦思冥想的「研究計劃書」的寫作。「研究計劃書」會在入學考試的面試環節中起到判斷性作用,給教授在學習方面留下印象,因此是準備的重點之一。
冬季的考試基本從11月底開始出願,另外名古屋、九州等國公立大學、學習院大學、關西學院大學、日本大學等學校都需要提前聯繫教授取得教授內諾,都要提前預留時間。而一篇質量較好的研究計劃書,從開始構思題目到形成初稿,平均要有1個多月的時間。建議同學們8~9月就開始構思研究計劃書,10月中旬左右形成初稿,預留一些時間做研究計劃書的修改和最後的調整。
一般而言,大學院入學考試主要分筆試和面試兩種。絕大多數學校的考核中,筆試所佔的比重是最大的。因此在複習準備的過程中,最好把精力更多放在對知識點的系統記憶、與過去問的寫作練習。
筆試除了平常學習專業知識外,在11月份研究計劃書完成的時候就應該投入集中訓練過去問的階段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學校有明確的寫出考試的參考書(如早稻田大學,東北大學,立命館大學等),這些參考書不僅為同學們提供了備考方向,也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備考範圍,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在官網上確認參考書的相關信息。
另外,每個學校的考題方向和題型也有一定區別,同學們一定要提前多做目標學校的過去問,去習慣學校的出題風格,尋找合適的答題方式。
面試可以在出願完成後就開始慢慢開始準備,主要應該針對自己的志望理由、研究計劃書和大學畢業論文去準備,當然,關於自己的學習經歷,畢業後的計劃等也會經常涉及到。
具體的面試準備和禮儀大家可以參考我們以前的文章。連結戳:網面時代即將來襲!你必須了解的網絡面試二三事!
大學院入學冬季入試的在出願 11月~1月比較集中。研究者這邊同樣有事前審查的階段,主要針對的是沒有本科學位的學生。但如東北大學經濟學研究科是要求所有留學生參加事前審查的,時間大概在9月中旬~10月初左右,所以想要考東北大學的同學一定不要錯過事前審查的時間。
出願時需要提交的材料,除了研究計劃書、語言成績證明、各個學校規定格式的入學願書、寫真票、檢定料憑據等,還要準備如成績證明、畢業證明、學位證明、學信網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等材料,這類材料都需要提前在本科學校或網上進行辦理。材料準備完成後,建議使用回形針把所有材料整理在一起,並放入透明文件夾,最後在放進角形2號的信封裡,這樣能夠防止材料在運輸過程中產生摺痕。
考試的集中期是在1月~2月間。同學們一定要提前確認好募集要項的各個時間點,避免不同學校間面試筆試排期衝突等尷尬情況。
夏季入試情況也以此類推,最重要的是儘早取得更好的語言成績,這樣才能有更多、更好的目標校可供選擇。有了好的規劃並且逐步落實,就以往經驗來看,長則一年半兩年,短則兩三個月取得入試戰役勝利的也不是沒有前例。
今年受疫情影響,變局很大。在變局中取勝,最大的贏面是贏在心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了這篇規劃指引、提前做好時間安排,做到心態不慌就自然而然了。
加油鴨!!!
21卒內定率下降10%?回國就業景氣回升?如何打破就職冰河期難題…
MBA第二講|諮詢、製造、金融行業知識專場完美落幕
💭考學來了之 經營學怎麼備考?如何在國內直考經營學?對語言成績有什麼要求
💭【考學來了】備考經營學,日語口語不好是不是致命傷?!經營學究竟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