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子,找個安穩的工作,嫁人算了」
「女孩在拼有什麼用?還不如找個好丈夫!」
「家庭幸福更重要,一個小女孩,能養活自己就行了。」
相信每個女孩都經常聽到周圍的人這樣說。聽得多了,難免會產生疑問:女孩,我們到底為什麼要這麼拼?
年輕人,你為何要這麼拼?
by 她理財財蜜@清靈水毓
我終其一生努力能夠達到的終點,都可能無法夠到別人的起點。那麼,為什麼我還在持續努力?
一
我老家的房子,在城區一個樓齡較老的小區裡。鄰居多半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鮮少有本地的年輕人在那兒居住。
這些退了休的人整天無所事事,便喜歡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嚼別家的閒話。只要隨便找個地兒站上半小時,這方圓五裡的人和事,就都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去年某一次我回家探親,來了個鄰居,上我家串門。開口閉口都在勸我,年紀差不多了,也該要孩子了,再晚對孩子不好,自己也不好恢復云云。我心裡是極不耐煩的,但因為顧及我奶奶的面子,也只好按捺性子勉強聽著。
後來就提到她5歲的孫女,雖然還在上幼兒園,但是周末已經報滿了興趣班。鋼琴、舞蹈、主持、書法,正好周六日上下午各一個。剛開始孩子哭鬧不休,但是被父母打罵了幾次就老實了,如今在幼兒園是個小明星。
趾高氣揚地炫耀一番之後,她感嘆似地總結了一句:小孩子就是要逼著才肯學。然後緊接著語重心長地告誡我說,以後你有了孩子也得好好培養,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我終於沒忍住,冷笑了一聲:哦,可是我覺得,我孩子有我這樣的母親,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啊。TA就算去學四十個興趣班,這一輩子也趕不上人家馬雲王健林的孩子。要想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關鍵是爹媽有本事。
不知道對方有沒有聽出我的指桑罵槐,反正後來,她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二
我一直在想,人這輩子最重要的一個品質是什麼呢?目前來講,我覺得是自知。很多人說,成功的關鍵是自信,幸福的關鍵是知足。我同意這個說法,但是不能忽略的一點是:自信與自負,知足常樂與不求上進,都只有一線之隔。
而區分它們的關鍵,就是自知。首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了解自己能做什麼。人生本來就是欲望與現實反覆博弈的過程。
懂得平衡的人,會在無數起伏中波浪上升,整體來看越來越好。而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極大概率會被拍到谷底後,永遠沒有翻身之日。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些試圖用補習班、興趣班來提升孩子的價值,壓榨孩子的娛樂時間,從而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真的是愚蠢至極——他們連自己幾斤幾兩都沒有搞清楚,就想讓孩子幫他們展翅高飛。
我想,這大概可以解釋我如此拼命的原因吧。也許我奮鬥一生,也到不了各種二代的起點,但至少我的放手一搏能夠讓人生不留遺憾——畢竟,人世間最大的後悔並非「我做不到」,而是「我本可以」。
這樣的我,無需像那些「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傻父母一樣,把自己的理想捆綁在後代身上,更不用對孩子進行「我辛辛苦苦供你讀書」這樣的道德綁架。
我不夠傑出,但我足夠坦蕩。
三
我上大學的時候,在東三環內的一家公司實習。坐我旁邊的是一個同齡的女孩子,她住得很遠。但是她每天都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到公司第一件事和離開時最後一件事,都是把辦公桌收拾得乾乾淨淨。
我有一次忍不住問她,你每天八點半就到公司了,要多早起啊?她笑著說,大概六點半吧。換衣服洗漱吃早飯差不多半個小時,然後地鐵一個半小時到單位。
我有點吃驚,自從高中畢業以來,我幾乎不會七點之前起床了。而我們當時實習的工資,就算加上全勤獎也就兩千塊一個月。怎麼想都不值得我天天早晨七點出門,晚上九點甚至更晚到家。
但是她說,她之所以這麼拼,是因為家裡條件太差。她真的很想得到這個工作,希望畢業後能夠繼續留在這裡。因為轉正後可以按業績拿提成,相比於一般白領來說,應該算是薪水比較豐厚的一個職位了。
後來我因為要寫畢業論文,便辦理了離職。而她一直堅持在那裡,疲憊絲毫掩蓋不了她工作的熱情。畢業後輾轉聽到她的消息,她的確如願以償地留在了那家公司,如今快四年過去,月薪已突破20K。我想,這終究是因為她確實夠拼吧。
四
我14年底剛回到帝都的時候,供職於一家新媒體公司。當時與我關係最密切的同事叫蕾蕾,
我剛進公司的時候,蕾蕾已經入職一年多,從最初的小文案,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項目經理。
巧合的是,和之前那個女生一樣,蕾蕾的住處離單位也非常遠,通勤往返需要耗費3小時以上。與那個女生不同的是,蕾蕾的家庭條件其實還算可以。她父母在帝都有兩套房產,租金收入是比較可觀的。
所以,她完全可以找一個「錢少,事少,離家近」的工作,而不必為了相對豐厚的薪水來吃這份「事多離家遠」的苦。
但是蕾蕾說,她不能不拼。因為她想要獨立,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從小到大,她一直覺得父母收入再高,跟她都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她爸媽從來不會給她零花錢,也不會滿足她的任何物質要求。
並不是說父母對她不負責任,而是他們太喜歡掌控蕾蕾的一切。雖然他們隔三差五就會給女兒買衣服,買零食,買玩具,但從來只買自己看得上的,卻不問蕾蕾是不是真的喜歡。蕾蕾提出的要求,都會被無情駁回。
所以,直到上大學之前,她都沒有自主選擇過任何一件東西。她媽媽甚至會給她安排好每天穿什麼衣服,就連大學志願都是父母填的。她曾經反抗過,但是父親一句「我和你媽賺的錢你沒資格提要求」就讓她無語凝噎。
所以當終於可以踏上社會,有獨立的機會時,蕾蕾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當時薪水最高的一份offer,後來又跳到我所在的這家公司。她選擇職業只有一個要求:工資夠多。至於工作量和離家的遠近,都是浮雲。
她說,只有足夠高的收入才能讓她最快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可以堂堂正正地挺直腰杆,去買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好在,她的拼搏確實給予了不錯的回饋,至少有底氣說,我賺的錢由我支配!
五
我承認,這個社會從來沒有真正的公平。你夢寐以求的東西,卻是別人唾手可得的。就好像你小時候想要一件玩具,攢了大半年零花錢終於買下來,小心翼翼地捧著去給小夥伴獻寶,結果人家根本不屑一顧:這個啊,切,我早就玩膩了。
王健林可以輕輕鬆鬆拿出幾個億的「小錢」讓王思聰「從頭開始」做生意,而普通人,哪怕算上祖上三代,可能都賺不來人家一個「小目標」。差距就是這麼赤裸裸。
紅樓夢中,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正好遇到平兒吃螃蟹宴歸來。掐指算了算不由感嘆道:你們這一頓夠我們莊稼人一家過上一年的了。儘管是小說,但也很好地反應了社會現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一個限量版的奢侈品包包動輒六位數,有錢人不用猶豫立刻就能拿下。但是要知道,很多四線以下的小城市,年輕的小夫妻倆一年的收入也不過這麼多而已。
一輛足夠搶眼的豪車動輒七位甚至八位數,有錢人買了一輛又一輛,車庫都滿了。然而,大多數普通人呢?很可能一輩子連它們的方向盤都沒摸過一下吧。
面對眼花繚亂的物質世界,除了感嘆一句「有錢人真多」,再感嘆一句「有錢真好」,似乎無法再改變更多。可是,普通人的拼博,真的就一點價值都沒有嗎?我想,並非如此。
六
我也好,實習期的同事也好,蕾蕾也好,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女孩。我們都一無所有,無法依靠任何來自家庭的幫助,只能白手起家。
我們足夠自知,我們心裡都很明白,即便拼一輩子,能夠到達的終點也可能都夠不到別人的起點。但,那又怎樣呢?
我們之所以這麼拼,不是為了去跟任何人比較,也不是為了讓自己屹立於世界之巔,受眾人仰望膜拜。我們努力,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心安理得」。我們都比過去的自己活得更好,這也是一種成就。
陳勝吳廣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並不完全認同。草莽之子想要登堂入室,的確會比出身高貴的人難上千百倍,功成名就者少,鎩羽而歸者多。可是啊,人生從來不是只有「王侯將相」or「低賤奴隸」這種非黑即白的選擇。
天賦、家庭的確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上限,但惟有努力、拼搏,才能決定一個人的下限。一個足夠拼的人,就算出身一般,也絕對不會過得太差。也許成不了富豪,但至少也能擠進中產的行列吧?
萬貫家財敗家子的例子,每個人都能舉出很多,中國也有句俗話叫做「富不過三代」。二代們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但也並不代表出生在豪門就能一輩子永遠風風光光—不懂經營的人,無法預料到自己會淪落到何處。
而寒門雖然難出貴子,但是拼搏可以提高寒門之子的下限,不至於永無出頭之日。還可以讓自己的後人不再輾轉於寒門,如果足夠努力,說不定還能突破父母輩的上限,讓自己的階層再上一個臺階。
每一個人活在世上,都有其自身獨有的價值。也許外在呈現的形態不同,但是大千世界,也正因為這些不同而顯得格外精彩。
所以,永遠不要懷疑自己拼搏的價值。只要不言放棄,堅持自己選擇的路,即便這一生都不曾經歷大富大貴,也一定能夠過得無怨無悔。若是能有幸遇到一路同行之人,那更是莫大的一件快事。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責任編輯:DF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