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清水·精彩故事】甘肅清水白駝鎮奮力譜寫脫貧攻堅最美華章

2020-12-20 澎湃新聞

【行進清水·精彩故事】甘肅清水白駝鎮奮力譜寫脫貧攻堅最美華章

2020-12-07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脫貧攻堅以來,白駝鎮黨委、鎮政府始終以滾石上山的意志、敢死拼命的精神、滴水穿石的韌勁,緊緊圍繞「戶脫貧、村出列、縣摘帽」總體要求,凝聚各方力量,下足繡花功夫,精準確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精準落實各項扶貧政策措施,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2014年至2020年底,1504戶6892人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1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取得了顯著成效。

補短板強弱項,勠力同心奔小康

攻堅克難,共創佳績。白駝鎮位於清水縣城西北部,總面積129.6平方公裡,轄19個行政村67個自然村101個村民小組,4378戶17832人。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白駝鎮以解決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為重點,對照脫貧各項指標補齊短板,2014—2019年累計脫貧1459戶6681人10個貧困村,2020年脫貧45戶212人1個村,年底全部實現脫貧摘帽。緊抓各級各類政策疊加機遇,依託通暢工程、「一事一議」小巷道硬化、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飲水安全提升、人居環境改善等項目,全鎮的道路、飲水、住房、就醫、教育、產業、用電、上網等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全面改善,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2538元提高到2020年的7568元,全鎮所有行政村文化廣場和衛生室實現了全覆蓋,所有自然村全部通上了水泥路和動力電,所有群眾全部吃上了安全水,完成了中央電視臺「唱響新時代」節目錄製,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升,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

 挪窮窩換窮業,改善住房展新顏

 易地搬遷,幹字當先。近年來,全鎮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舉全鎮之力,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建設和搬遷群眾安置入住工作,切實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進而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他們脫貧致富,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創造更好的條件。積極推行「一個項目,一名科級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個實施主體,一抓到底」的「五個一」機制,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2013年以來,累計投資8720萬元,共搬遷姚黃村上姚等8村16個自然村525戶2638人,插花安置33戶,實施危房改造目828戶,群眾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搬遷過程中,我鎮積極發展配套富民產業,新建林屲、梨灣扶貧車間2處,生態養雞場1處,設施蔬菜大棚120座,落實六大產業185戶,五小產業147戶,產業獎補132戶,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創特色謀長遠,富民產業促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為首。白駝鎮圍繞「抓產業、補短板、促增收、助脫貧」的富民產業發展思路,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抓手,大力推進白駝河流域和玉屏梁鄉村振興工程示範區建設,堅持「輸血、造血」並舉,力促產業提質增效。先後建成玉屏梁、化嶺灣等「七梁三灣」核桃基地4萬畝,建成花椒園1.5萬畝,實現了人均兩畝園的目標。在童堡、林屲等沿白駝河流域村建設蔬菜大棚128座,在白駝、姚黃、申川等沿川帶種植半夏300畝,在玉屏梁流域種植高原夏菜1000畝,種植胡麻4800畝,菜籽2600畝。在姚黃、劉坪、白駝等村先後建成養殖小區7個,發展養殖大戶350餘戶,畜禽飼養量達2.95萬頭(只、匹)。立足「短平快」產業,落實「六大產業」557戶,「五小產業」135戶,促進貧困農戶實現短期收益。依託天津河北區援建扶貧項目,在林屲和萬安村分別建成香菇和靈芝就業扶貧車間,輻射帶動林屲等新農村建檔戶78人實現就業。強化勞務輸轉,積極組織貧困群眾開展勞動技能培訓,累計培訓20期1800餘人;通過發展產業,貧困群眾人均增收3500餘元,逐步實現人人有門路、戶戶有創收目標,走上了一條產業脫貧的致富路。

夯基礎提質量,科教文衛齊吐豔

民生實事,枝葉關情。白駝鎮高度重視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發展,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增添新動力、開創新局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2所,教職工171名,在校學生1819名,精準扶貧戶子女605名,全鎮學齡前兒童492名,狠抓教育質量提高,著力改善辦學條件,積極做好控輟保學工作,認真落實學前教育免保教費、義務教育階段補助、雨露計劃等教育補助政策;依託薄改項目,鎮區19所學校全部得到提升改造。全鎮有衛生院1所,為一級甲等醫院,住院部病床20張,門診開設中西醫門診、內科、兒科、外科等12個科室,現有職工20人。有標準化村衛生19個,有專職村醫21名。實施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組建20名家庭醫生籤約服務隊,對1031名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患者開展送醫上門,為1031人辦理門診慢病卡,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有兜底」目標。新建鄉村舞臺22個,村衛生室12個,解決蘆花、高峰、白駝、萬安掌子溝、劉坪桐林灣5村8個自然村710戶3208人安全飲水問題,民生事業不斷推進。

 疏交通織路網,四通八達增福祉

大道如網,長路似虹。一張史無前例的公路運輸網通暢四方,連起小城鎮和村落,串起小河和山區,帶來富裕、通進民心。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力整治農村公路路域環境,營造了暢、潔、舒、美的道路交通環境,農村公路成了展示文明形象的「窗口」和「名片」。依託通暢工程、一事一議「小巷道硬化」等項目,共實施9村13條40.3公裡硬化道路,硬化完成15村48個自然村18.9萬平方米小巷道,19個行政村通村路全部得到硬化,67個自然村道路全部暢通。全面推行「路長制」,建立鎮村兩級主要負責人擔任路長的鄉村兩級「雙路長」工作機制。鎮設總路長,村設村級路長;按照公路行政等級和管養權限,推行「分級管理、責權明晰、責任到人」的管理模式,村道設村道路長,由19個行政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擔任村道路長,每月至少開展1次路肩整修,水渠清理,衛生整治。在「路長制」管理體系下,成立了白駝鎮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路長制」辦公室,形成了鎮村組共同負責的良好局面,創建了農村公路全面發展新模式。

抓整治變面貌,青山綠水寄鄉愁

 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全鎮積極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以農村垃圾、汙水、河道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強化宣傳引導,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督查機制,全鎮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落實片長包片,駐村幹部包村、包路段,村幹部包組、包戶的責任機制,確保每天有人管有人掃,每周開展環境衛生大清掃1次,形成了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推進「兩點三場」建設,推廣「三筐一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模式和路長制、巷長制等管理機制。為每個行政村新建垃圾池4個,為每個自然村開挖垃圾填埋點1個,購置清潔工具50套,垃圾手推車10輛,落實庭院硬化283戶,落實旱廁改造693戶,拆除空心院落554處。拆除閒置廢棄牛舍柴房135戶148間,危牆210戶786米,建成柴草堆放場57處;種植各類綠化樹木2.5萬餘株,人居環境進一步得到改善,不斷推進村莊亮化、美化、淨化、綠化,大力建設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2021-01-05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清水: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清水: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2020-12-11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王益區舉行脫貧攻堅最美人物頒獎典禮
    有請最美脫貧勵志模範顏小寧、郭小卒……」10月10日下午,王益區脫貧攻堅最美人物頒獎典禮現場掌聲陣陣,脫貧勵志模範顏小寧、郭小卒等36人獲評王益區脫貧攻堅「最美人物」榮譽,觀眾們頻頻為他們點讚,伴隨催人奮進的歌舞、勵志感人的小品、歡快活潑的音樂快板等節目,氣氛十分熱鬧。
  • 《高高的元古堆》向世界講述甘肅脫貧攻堅故事 甘肅籍作家秦嶺長篇...
    《高高的元古堆》向世界講述甘肅脫貧攻堅故事甘肅籍作家秦嶺長篇報告文學將在海外翻譯出版近日,中國作協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成果發布暨海外推廣籤約,8部作品與3家海外出版社籤訂了翻譯出版合同,其中,甘肅籍作家秦嶺躬耕筆端,深度講述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脫貧攻堅故事的長篇報告文學《高高的元古堆》名列其中。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奮力譜寫大同踐行新時代中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決勝2020|網媒記者行走陝寧大地 感受脫貧巨變 譜寫攻堅故事
    決勝2020|網媒記者行走陝寧大地 感受脫貧巨變 譜寫攻堅故事 2020-12-02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孟州精神 譜寫出彩華章 | 孟州市隆重舉行「因為有你」抗疫...
    10月30日晚,孟州市在市電影院隆重舉行「因為有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晚會,總結回顧眾志成城的抗疫歷程,激勵全市上下大力弘揚「開放、創新、崇文、融合」的孟州精神,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孟州篇章不懈奮鬥。
  • 廣元市朝天區臨溪鄉清水戰場脫貧摘帽「秋季衝刺」流動現場會拉開...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進一步加強交流、找準差距、對標整改,夯實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近日,廣元市朝天區臨溪鄉清水戰場脫貧摘帽「秋季衝刺」流動現場會拉開帷幕,全體鄉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幹部等70餘人參加,活動採取實地走訪和工作匯報方式進行。
  • 甘肅:脫貧攻堅甩「帽子」產業振興打基礎
    新甘肅客戶端11月30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在今天舉行的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大會聽取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報告。攻堅克難 全省5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清醒認識增收難、吃水難、上學難、就醫難、行路難等多重疊加的脫貧形勢,以臨夏州、甘南州、天祝縣「兩州一縣」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困難群體為重點,以實施「一戶一策」為抓手,全面夯實精準幫扶、產業扶貧、各方責任、基層隊伍、工作作風
  • 舍小我為大我化有限為無限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甘肅學習考察期間,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看望慰問了新區援甘幹部人才,並與大家深入座談交流。他飽含深情地說,廣大新區援甘幹部人才不遠千裡來到甘肅,克服各種艱苦條件,義無反顧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受援地加快發展、增進彼此交流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和各族群眾的普遍讚譽,與當地人民結下了深厚情誼,是當之無愧的「高行楷模」。
  • 扛起責任使命 決戰脫貧攻堅——2019年甘肅省「最美扶貧人」事跡摘登
    原標題:扛起責任使命 決戰脫貧攻堅 ——2019年甘肅省「最美扶貧人」事跡摘登清水縣委宣傳部供圖  心繫群眾 不負韶華  ——記清水縣土門鎮梁山村黨支部書記馮小明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洪文泉  她是離貧困群眾最近的人,紮根田間,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她是大山深處最勇敢的人,肩負使命,帶領群眾攻堅克難;她是梁山村裡最忙的人,披星戴月,用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
  • ...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脫貧致富鋪平坦途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12萬公裡農村路為脫貧致富鋪平坦途一條條通村公路像一個個「毛細血管」,把偏遠村落串連起來,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鋪平了道路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張賓 攝(資料圖)清水縣農村公路建設是我省農村公路大發展的縮影。甘肅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而交通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先行官」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大力推進以建制村通暢工程為重點的農村公路建設,累計實施建制村通暢工程4.8萬多公裡,於2017年底提前實現了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標。
  • 賡續奮鬥精神,譜寫青春華章
    我是英才高中的一名學生,看到您獲得「最美奮鬥者」的稱號,我認為您是實至名歸。一直很仰視您教導我們的一句話:「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是的,奮鬥是通往夢想的通行證,於是,我向您貿然寫信,淺談我對奮鬥的認識。 奮鬥,是一種執著的堅守。只要人民有難,您始終執著堅守在抗疫第一線。2013年的非典是如此,2020年的新冠也是如此。
  • 國防部:助力脫貧攻堅,譜寫軍民魚水情深的時代新篇
    記者: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10月17日,在第7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習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請介紹軍隊助力脫貧攻堅的有關情況。吳謙: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脫貧攻堅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
  • 農發行嶽陽市分行奮力譜寫 脫貧攻堅「收官之卷」
    2020年即將過去,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回顧「十三五」,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戰,農發行嶽陽市分行交上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建成責任之「制」,突出「合力抓」農發行嶽陽市分行積極承擔金融扶貧使命,充分發揮黨建統領作用,探索形成「以黨建抓扶貧,以扶貧促黨建」的工作格局,黨委書記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和「雙聯」工作制度,主動掛點平江縣支行,全力督戰脫貧攻堅。全行上下齊心協力,推進各項扶貧工作有序開展,形成上下聯動的扶貧長效機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史詩  ?——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東鄉縣是我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甘肅定西舉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主題書畫展
    近日,在全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全省奮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衝刺的關鍵時期,由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定西市委宣傳部、甘肅絲綢之路協會、甘肅曙光公益等承辦的「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主題書畫展在定西美術館開展。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頂村村黨總支支委馬金軍三秀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永遠百利現代農業園負責人康英德為市民網友講述同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典型經驗做法、感人故事三期總點擊量高達46.6萬訪談以「話脫貧故事 聚攻堅幹勁 走好初心之路」為主題,講述了習總書記與軍營村、白交祠村兩村的故事,展現了習總書記與同安的深厚情緣。通過實地走進軍營、白交祠兩村,帶網友徜徉綠水青山的同時,了解兩村脫貧致富的發展歷程。首播點擊量高達13.6萬。
  • 志願服務擦亮文明清水
    而這種溫度,來自志願者的真情傳遞、大愛奉獻……他們用一次次服務、一樁樁善舉,踐行著志願精神,像陽光一樣溫暖人心,如火炬般照亮他人,用一個個充滿愛的「清水故事」,傳播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奉獻力量,讓志願紅成為文明清水最溫暖的底色,讓志願精神成為城市文明最厚重的涵養,凝聚起追求美好生活、建設美麗幸福美好新清水更加磅礴的前行力量。
  • 衡陽市珠暉區:鼓起脫貧攻堅精氣神 唱響脫貧攻堅時代讚歌
    近年來,珠暉區始終將脫貧攻堅作為宣傳工作重點,瞄準「大主題」,突出「大策劃」,珠暉區融媒體中心定期召開新聞通氣會、選題策劃會,圍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任務、工作措施、成效亮點、先進典型,精心策劃選題,有力組織實施。在珠暉新聞網、珠暉融媒APP等推出了《最美的鄉村》《圓夢小康·幸福模樣》等系列報導,圍繞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社會扶貧、健康扶貧等成效亮點進行宣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