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orabc CTO湯崢嶸:技術管理者帶團隊需要邁過哪些坑?

2020-12-17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7月30日報導(文/呂夢)

獵雲註:本文整理自 tutorabc CTO 湯崢嶸在第二屆 GTLC 全球技術領導力峰會上的演講,原題為《技術管理者無法繞過的那些坑》,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InfoQ,由EGO整理授權發布。

寫在前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技術管理者無法繞過的那些坑。管理這件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我更多的是分享個人經驗。

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本人是一個典型的理工男,在清華還沒有讀完本科就出去留學。這一段經歷對我來講很重要,因為我在國內讀了兩年大學,在國外讀了兩年大學,這經歷對後面思考問題的方式幫助很大。國外的大學跟中國大學最大的差異在於它們沒有系、沒有班級、沒有班主任,所有的選擇都是靠自己去做,不像我們從小到大都被安排好。作為一個技術管理者,你要關注其他人、關注團隊、關注自己,這種情況下獨立思考能力非常關鍵。

我畢業之後在美國矽谷工作了一段時間,回國後在阿里工作了 8 年,後來在途牛任 CTO 3 年,現在是 tutorabc(原 vipabc)的 CTO。

坑 1:從技術轉管理

第一個坑,從技術轉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坑。一旦跳進去,就很難爬出來了。我認為最大的差異就是:技術面對的是系統性問題,需要的是邏輯思維能力,是智商。而管理需要的非邏輯思維能力,是情商。有點像男和女之間的差異,男生思考問題偏理性,女生偏感性。

我覺得沒有談過女朋友的理工男直接做管理會有很大的風險,因為他連女生都不懂,很難做好管理。男女的差異就是這麼大,你不理解女生你就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另外一種人,你以為所有的人都像機器一樣,你發一個指令就會按照邏輯執行,其實並不是這樣。如果你特別的喜歡邏輯,但是情商相對比較弱,我的建議是等一等再做管理。

給大家介紹一下矽谷文化,矽谷非常崇尚技術,到什麼程度呢?如果你在公司做到了架構師或者 CTO,大部分人會對你非常崇拜。但如果你是經理或者總監,很有可能會被認為是缺乏技術能力,被看不起。

國內有一種說法就是 30 歲之後就不適合做技術,應該轉向管理。我認為這種說法沒道理,如果在軍隊裡面,一個士兵說我殺敵本領不行,是不是可以升做將軍了?同樣的道理,技術是一個手藝活,最好是技術能力比較強再轉管理,水到渠成,技術不行的人即使轉了管理,人家也可能不服。

坑 2:管理就是修 BUG

我自己曾經也是這樣的思維方式,認為管理跟寫代碼修 BUG 一樣。實際上,系統是死的,人是活的,什麼意思呢?就是 BUG 在那兒,這是一個問題擺在那,如果是一個技術問題,我們擺他一個月,甚至擺一年,解決方案可能還是同樣的,沒有怎麼變,只是你當時沒有想出來。

所以系統的問題是死的,放在那琢磨就行。可是人是活的,你今天不解決這個問題,明天這個人就走了。這個人跟你說他要離職,問題很簡單,可是你真的沒有辦法解決。系統問題難度越大我們解決的成就感越高,可是人的問題不一樣,很多雞毛蒜皮瑣碎的小事解決起來一點沒有成就感。例如有一個很重要的員工,在項目中他說他要休息一段時間,你缺少替代的人怎麼辦,這些都是沒有辦法繞過的。

系統問題需要智商,而人是活的,你要理解他,就需要情商。情商是什麼?我個人理解,情商就是如何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我曾經在阿里上過一門課叫「情商為零」,課裡面有一個性格測試讓我突然間明白很多事情。它說人的性格分內向和外向,跟我們通常講的有點像,但也不完全一樣。

內向的人在思考問題時喜歡一個人獨立思考、整理思路,我就是典型這樣的人,我不喜歡一大堆人圍著我講。但是外向型的人通常很喜歡跟大家聊天,聊的越多整理的越清楚。我以前在途牛的老闆就是這樣的人,他從幾個發散的點跟我聊,聊到後面我已經有點暈了,他卻畫了一個清清楚楚的圖出來。

當你明白世界上有另外一種外向型的人的時候,你就要去理解他,否則你就會覺得跟他溝通很累。我跟這樣的老闆溝通的時候,我明白我在幫他,那我們就一起討論,當他覺得他整理清楚了,他要做結論的時候,我跟他說,「對不起老闆,我覺得當中還有幾點我沒想明白,我要回去想想,現在還不能做決定。」

性格當中還有一個方向叫判斷型,非常喜歡按計劃辦事。另外一種人是認知型,非常喜歡自由,不按規矩辦事。我是前面那種類型,出去旅遊時我希望把每天的行程都計劃好,除了機票酒店定好,每天早上起來到哪兒玩,幾點玩到幾點也要規劃好。但是我老婆就跟我相反,她覺得特別好玩就多玩會。那我下個景點怎麼辦呢?對我來說,在本子上把去過的景點打個勾,也是一種很大的成就感。

工作中,做項目就需要判斷型的人,他們對時間把握很精準,總是能夠按照時間完成。認知型的人就是不喜歡規劃,十個工作日,前面八個工作日沒幹活,因為沒有感覺,最後兩個工作日就開始工作起來了。

但認知型的人也有發揮的時候。當系統出現重大故障時,喜歡計劃的人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怎麼辦。而認知型的人對付這一類突發事件如魚得水,這就是他發揮的場合了。當你了解之後,你才知道跟不同性格類型的人溝通是不一樣的。我們通常比較喜歡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他人,真正用別人的方式理解其實非常難。

坑 3:管理是科學

下一個坑是什麼?很多人覺得要早點轉管理,因為管理是一門科學,可以早點學。什麼是科學,如何定義科學?我有一個方法,就是去書店裡看,你發現這一類型的書特別少才是科學,這一類型的書特別多的通常不是科學。醫學、化學,都只有幾本經典的書。我們搞計算機也是,那本 K&R 的 C 程序設計語言,一直是經典。

但書店裡最多的書是什麼?管理學。而且管理學每個時代還不一樣。美國 90 年代流行日本管理學,我猜很快全世界就要流行中國管理學了。現在華為、阿里的管理學很流行。但如果真的把另外一家企業所有的管理都拿過來,一定把你企業害死了。

管理學跟人一樣,你說你要養生,真的要有一個好的方法照著去做,那所有人都可以長生不老了。肯定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跑馬拉松,我覺得就是這個意思。

科學通常要按照前人的理論和數據去走,鑽研透就行。管理真的就是靠個人實踐。我不建議很多人在沒有準備好之前就匆匆的轉到管理上,你認為你進到管理就可以真的學管理,你是拿自己的短板跟別人的長板去拼,你如果情商不夠高一定會吃很多虧。

坑 4:唯一證明自己的是業績

下面一個坑,唯一證明自己的是業績。我們搞技術的人特別喜歡證明自己,我相信在座各位從小到大估計都是高材生,證明自己是必須的一件事,我們會認為業績是真正證明自己的東西,我們會拼命去做。但什麼是技術的業績啊?效率、系統穩定性,通常這些是我們追求提升的維度。

但老闆不一定聽得懂。系統穩定是應該的啊。效率最好是 100 個人的活你 10 個人幹,你加了一倍的工程師,需求可能多出兩倍。所以你永遠沒有辦法真的有效證明自己,但很多人會掉進這個坑。

大家容易忽略的事情其實是信任,我們和老闆之間,和其他業務之間的信任,能不能做到真的非常非常信任?這一點我特別想突出放在這,因為大部分技術人不太擅長做信任這件事情。工作以外才是真正讓老闆更信任你的方法,比如和他吃吃飯、喝喝酒。我們大部分技術人不擅長這些。工作中的我和生活中的我,有時候不是同一個人,因為工作中的有些特質是被逼出來的,或者裝出來的。

阿里很喜歡讓員工下了班之後打牌,甚至賭博。賭的時候,人性都出來了,這個人很急,那個人很膽小。這種人性在工作中一定會有,一定會在老闆不在的時候帶出來。如果你發現一個人生活中就是慢脾氣,你非要他急,他是急不來的。讓別人看到 360 度的我,比如容易獲得信任。

每個人身上一定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如果你儘快的跟老闆和業務夥伴達成信任,才有可能放心合作。這件事是非常容易被低估的,這可能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特質。我美國的同事,真正美國人下了班我從來沒有去過他們的家,他們也不來我家。但在美國的中國同事都互相串門,上班是同事,下班就一起吃飯,一起看電影,所以中國的文化可能強調的是人際關係,這個給你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條件。

要想辦法獲取你老闆和業務的信任,沒有信任或者信任不夠多的時候,你的工作起碼要 30% 以上的時間是為了證明自己。我建議大家找工作時,先去跟你未來的老闆,同事,聊一聊,他們的價值觀,性格,跟你有沒有默契?如果沒有,工作會比較痛苦,也許就不合適一起工作。

坑 5:KPI 與考核

講到管理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是不是要考核。一種觀點是,管理唯一的手段就是先定 KPI 再考核,別的不重要。另外一種,特別是在我們技術行業裡,認為根本就不應該定 KPI,都是瞎定。我認為這是兩個極端。我還是定 KPI,但我通常把 KPI 分成三大塊,我們做技術的特別是在網際網路行業,畢竟是在為業務做產出,所以第一塊 KPI 應該是業務。只要為業務服務,就要把業務的 KPI 讓技術一起去背。

我建議佔比至少 30%。這 30% 決定他一定會跟業務一起拼,能解決很多問題。沒有這個,業務和技術會越來越分開,技術只管技術,業務只管業務。

第二塊是技術,我通常比較強調系統穩定性,這個是可以量化的結果。我建議佔比 40%。第三塊主觀分。如果你是管理者考核的是你的管理能力,如果你是普通員工,考核的是你的成長能力。這兩個能力雖然是虛的,但是你要給他布置實的任務。舉個例子,你發現某位員工負責的系統不穩定,容易出 BUG。如果知道他的性格,知道他的過程,會發現這個人其實就是粗心,做完之後不努力去檢查。你就可以幫他改變粗心毛病,給他設定任務和目標。

管理當中也有很多指標,但是根據情況去看管理審核有沒有問題。通常會拆分為三塊,有兩塊相對比較客觀,業務數據,業務做的好壞本身就是客觀,系統穩定性也是比較客觀的。但是第三部分是主觀,我認為做技術管理一定要維持一塊相對比較大的主觀打分。

技術人員不是工人,也不是業務人員,不可能通過一個或幾個客觀數據就有效評估出結果。如果可能的話,掃地的阿姨也可以做管理了。管理者存在的價值就是這些不確定性的事情。

坑 6:技術管理不需要太懂技術

我的觀點跟別人不一樣,我認為 懂不懂技術跟管理成本有關。所以我比較喜歡用技術好的人做管理,這是一個成本的問題,不是一個所謂風格的問題。為什麼?技術比較好的人在各種各樣的技術方案上,感覺會比較準一些,不要每件事情都仔細評估,打一個很細的分數,他看一眼就知道大概。我覺得低管理成本很重要。如果公司中有一半人是做管理的,那效率肯定上不去。

怎樣讓管理者人數更少?第一,管理者要清楚哪些員工技術強。打分只是一個反饋。而不是說我都不知道這些人誰厲害,必須要依靠體系打完分才知道誰分數比較高,誰分數比較低。我覺得這樣的管理者其實是不稱職的。優秀的管理者,心目中應該有自己的排序。

第二,如果做管理的人技術不太行,很難留住技術好的人。技術好的人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容易高智商低情商,比如不太善於溝通。不懂技術的管理者容易忽略真正的技術能力,從而會增加非常大的管理成本。我覺得一家公司最終還是要技術導向,千萬別管理導向。你的 CEO 要求你把成百上千人都用一套方法排出來。如果你真的去琢磨這個東西, 我覺得你一定會陷入非常大的坑。

技術團隊的組織架構怎麼搭?我不太喜歡按業務或者項目建組織架構,我比較喜歡按照系統來分團隊。因為我覺得系統是比較穩定的。比如做電商一定有訂單系統。有了系統,就把團隊跟它對上,成為系統的 owner,可以讓這個系統不停的迭代,發展,更加穩定。

坑 7:業務與技術的平衡

平衡是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特別是我們初級的管理者希望完全追求技術導向,就容易只管技術,不平衡業務。我認為往上走,管理到後面所有的難度就是平衡。這張圖其實更能表現出來,平衡永遠是一件最難的事情,但這是一個管理者必須要面臨的事情,千萬不能忽略。

第二個就是大家很容易先去做架構,不知道業務是什麼樣子,我認為必須要業務架構先行,很多管理者要同時擔任業務架構師的角色。你看看公司業務架構圖能不能畫出來,有的時候你會發現,畫出的業務架構圖跟公司的組織架構圖不一樣。說不定是因為公司業務做得不好的原因。比如很多傳統行業是產銷分離,就是生產跟銷售是分離的。但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方法。你能否畫出合理的架構圖和組織結構圖?

坑 8:打造技術文化

最後一個坑是打造技術文化。很多人認為技術文化就是技術驅動。我認為這是一個謬論,不要純粹的去追求技術驅動,其實很多技術人的成就感恰恰來自於業務。你跟他說代碼寫的多牛,肯定有一瞬間的成就感,但是人家說你的系統支撐了多少億訂單、多少億用戶,這些業務場景讓技術人更有成就感。

今天是一個網際網路的世界,技術跟業務的分工不要太細,包括技術內部的分工,我的主張都是 厲害的人讓他既管產品又管技術。傳統招聘是因崗定人,先定好崗位再去招人。我喜歡以人定崗。來的人,比想像中的還厲害,就讓他做更多的事情。沒有想像中好,就少做點事情。

湯崢嶸,現任 tutorabc CTO 一職,負責公司整體技術架構,在網際網路產品、運營和技術方面有著卓越的專業技能和管理經驗。此前在美國擁有 10 年網際網路工作經驗,2004 年回國加入阿里巴巴,負責過淘寶網架構遷移、支付寶網站創建、國際網站、淘日本的技術研發等大型項目。曾擔任過淘寶網、支付寶、B2B 的資深總監,日本阿里巴巴 CTO,途牛旅遊網 CTO。

 

相關焦點

  • tutorabc 湯崢嶸受邀GTLC峰會 分享技術領導之術
    6月30日、7月1日,全球技術領導力峰會(GTLC)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舉行,本屆峰會以「探索圓外的世界」為主題,邀請tutorabc CTO湯崢嶸、螞蟻金服CTO程立、蘇寧雲商IT總部執行副總裁向江旭、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等20餘位網際網路行業頂尖技術領袖,從不同領域、不同方向出發,與現場
  • 雲棲大會 | tutorabc CTO湯崢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有效果
    湯崢嶸說,我們會不斷衡量這個時間能不能縮的更短,孩子開口時長是不是變的更多。還有就是打分,對孩子每堂課的一些知識點掌握的程度進行打分,進行反饋。vipjr的評價主要還是通過測評來進行,湯崢嶸表示以後希望可以不用故意去做測評,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系統就自然而然的檢測到它的學習狀況。tutorabc在技術上做了哪些投入?
  • 雲棲大會|tutorabc CTO湯崢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有效果
    近日,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教育專場活動現場,tutorabc CTO湯崢嶸發表了「科技定義未來教育」的主題演講。他認為真人在線教育的本質是服務,今天所有技術的終極目的都是圍繞服務去做的。而教育最終目的是要有效果,要有效果需要三樣東西:標準、教材、效果評估。湯崢嶸表示教育行業分為線上、線下、自學、跟老師學四種類型,具體地講就是出版社、學校。
  • tutorabc湯崢嶸出席首席技術官領袖峰會 談在線教育顛覆式創新
    tutorabc CTO湯崢嶸以大會聯席主席的身份受邀出席峰會,與到會技術領袖們一起定義產業網際網路的最新規則、討論人工智慧技術、新零售技術等,以及未來的技術趨勢變革。在首日技術領袖技術領導力專場中,tutorabc CTO湯崢嶸發表「行業創新需要哪些技術沉澱」的主題演講。
  • tutorabc受邀LiveVideoStackCon 用技術保障學習效果
    tutorabc CTO湯崢嶸出席LiveVideoStackCon音視頻技術大會據湯崢嶸介紹,tutorabc作為一家有著近20年教育經驗的公司,從2003年非典期間就開始全面轉型在線教育,積累了大量技術和經驗。tutorabc自主研發在線學習平臺TutorMeet+;全球部署IDC和專線,讓用戶享受清晰、流暢的視頻音頻服務。
  • tutorabc CTO受邀EdTechXAsia 用科技創新提升學習效果
    2017年10月31日、11月1日,EdTechXAsia Summit亞洲教育科技峰會在新加坡會展中心MAX Atria盛大舉行,tutorabc母公司iTutorGroup集團CTO湯崢嶸受邀出席此次峰會並發表演講,一同出席的嘉賓還有EdTechXGlobal聯合創始人Charles Mclntyre
  • tutorabc:在線教育終會回歸本質
    AI應用於網際網路教育已呼之欲出隨著人工智慧機器自我學習、進化的能力在過去幾年的飛躍,人工智慧技術與在線教育的結合與創新已成為各家在線教育企業爭相布局的重點。在這點上tutorabc CTO湯崢嶸似乎早有應對之策並對此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就像人類生存離不開食物,沒有數據人工智慧也不能發展。「我們就坐在金礦上。」
  • 改變了在線學習模式 tutorabc升級TutorMeet+
    從在網頁上看錄播課程到使用Skype即時通訊軟體,到借用QQ視頻、YY等直播平臺,再到自主開發直播平臺,在線學習平臺的變遷正是網際網路技術革新的真實寫照。作為網際網路教育領域技術革新的引領者,在同行還在借用第三方音視頻直播平臺的時候,tutorabc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了自主研發的在線學習平臺TutorMeet。
  • tutorabc技術新突破 支持萬人在線大講堂
    技術在網際網路教育行業至關重要,作為一家以矽谷領先技術著稱的公司,tutorabc(原vipabc)近日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新的好消息,其在線學習系統TutorMeet成功升級為TutorMeet+,提供更清晰、流暢的視頻音頻服務,可支持萬人在線的大講堂。
  • tutorabc內部信流出:人臉識別將用於在線教育
    iTutorGroup對技術的理解、重視和不惜成本的投入,堅定朝著「以科技改變教育」的目標邁進的理念,造就了今天的tutorabc,也吸引著大量人才的加盟。  去年,從矽谷歸來在阿里、途牛擔任過CTO的湯崢嶸加入tutorabc,一年多時間裡,湯崢嶸帶領技術團隊將TutorMeet升級為TutorMeet+,讓瀏覽器支持實時語音會話或視頻對話,讓用戶享受更清晰、流暢的視頻音頻服務。將在線真人互動的技術發展及自我研發實力帶到全球數一數二的水平。
  • 人工智慧邂逅在線教育,tutorabc大動作背後是大情懷
    AI應用於網際網路教育已呼之欲出隨著人工智慧機器自我學習、進化的能力在過去幾年的飛躍,人工智慧技術與在線教育的結合與創新已成為各家在線教育企業爭相布局的重點。在這點上tutorabc CTO湯崢嶸似乎早有應對之策並對此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就像人類生存離不開食物,沒有數據人工智慧也不能發展。「我們就坐在金礦上。」
  • 網際網路教育品牌那麼多,為何用戶都青睞姚明代言的tutorabc?
    某在線教育資深上市公司工作人員李先生說:「這些公司有很好的教學資源和技術體系,水平差的在線教育機構自然會被淘汰。」外籍教師質量無法保證的這個「老大難」問題,成為不少在線教育機構被詬病的重災區,tutorabc為此也下了很多功夫。
  • tutorabc「黑科技」盤點:用科技領跑在線教育
    技術在網際網路教育行業至關重要,作為一家以矽谷領先技術著稱的公司,tutorabc(原vipabc)深諳箇中道理並在實踐中運用到極致。近日,tutorabc在技術層面頻頻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好消息,其曝光的「黑科技」也讓人嘆為觀止。
  • tutorabc掀起移動學習熱潮 單月使用人次超過50萬
    此後,tutorabc在全球首創24小時在線互動教學,突破時間限制,學習者可以在凌晨、白天、午夜等任意時間學習英語,每個學習者都可以選擇自己學習效率最高、最方便的時段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打破屏幕限制、時空限制,tutorabc以領先技術改變人們的學習方式,不斷刷新網際網路教育用戶體驗的新高度,推動行業向前發展。
  • tutorabc是什麼機構?tutorabc學英語價格?
    同時也讓tutorabc走入了大眾的視野,並且站穩腳跟,tutorabc是什麼機構?下面就來簡單了解一下tutorabc,看看它究竟具有哪些優勢,能不能與tutorabc學英語價格匹配。  英語機構到底哪個好,個人建議多去對比幾家,不要人云亦云,盲目報班。
  • tutorabc多少錢?tutorabc多少錢一節課?
    tutorabc多少錢?tutorabc多少錢一節課?tutorabc多少錢一節課?tutorabc,作為在線英語機構的「姚姚領先者」,口碑相當不錯。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如今優秀的在線英語機構更是層出不窮,不惜撒重金也得爭相報名的狀況已不復存在。買東西,講究的是物超所值,tutorabc值不值得家長和學員撒重金呢?究竟tutorabc多少錢?
  • TutorABC斬獲教育大會產品獎 創新技術成競爭壁壘
    大會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遠程教育》雜誌社、《在線學習》雜誌主辦。iTutorGroup COO湯崢嶸在會上做了《技術創新賦能未來教育》的主題演講。他認為, 傳統學校作為工業時代的產物,其批量生產、標準化的教育模式正面臨巨大的挑戰,兼顧 「個性化」和「規模化」的教育模式將逐漸成為主流。「未來教育更重視人的創新能力、溝通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和領導力。」湯崢嶸在演講中談到,「創新能力一定是根據每個人的特質、每個人的能力定製化的。」
  • 【親身體驗】tutorabc怎麼樣,1分鐘帶你了解tutorabc
    tutorabc英語是按照課時來收取費用的,上課的方式不同,扣除的課時也不同,有包年和包月兩種課時套餐(1~6)小班課程,一節課扣一個課時,一對一的課程一節課扣四個課時,一節課的時間是45分鐘小班的一節課是100元~120元,一對一的一節課是270元~350元,有包月和包年的套餐課時,包年相對划算一點
  • 湯崢嶸出席阿里校友會 把最強的技術實力融入TutorABC
    1月26日,在「第三屆阿里校友創業黃埔榜暨新年夢享匯」上,2017阿里校友創業黃埔榜代言人,TutorABC公司COO湯崢嶸分享了自己的感言。加盟阿里,讓技術在中國落地2004年,湯崢嶸受時任阿里巴巴CTO吳炯的邀請,加入阿里巴巴。他先後參與並負責淘寶網架構遷移、支付寶網站創建、國際網站以及淘日本技術研發等項目。並擔任過淘寶網、支付寶、B2B的資深技術總監以及日本阿里巴巴CTO等重要職位。
  • tutorabc學英語怎麼樣?效果好不好?
    tutorabc學英語怎麼樣?效果好不好?tutorabc是美國矽谷技術團隊研發的,有獨特教學模式的線上英語培訓機構,創立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每年都有上百萬用戶註冊報名tutorabc學習英語,是一家全年無休的英語教育機構。 首先找英語培訓機構,建議還是要多找幾家對比一下,畢竟現在的機構很多,如果選擇的不適合自己,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只有適合自己的英語培訓才是最好的,與其人云亦云說好,不如自己去親自體驗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