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康護結合,日照創新發展醫保制度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醫養康護結合,日照創新發展醫保制度

醫養康護結合,日照創新發展醫保制度

12-30 13:26

日前,中國人壽日照分公司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創新發展了醫療保險管理機制,積極參與新農合大病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探索出一條政府購買保險服務的新路子。

目前,日照市長期醫療護理保險主要面向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參保人員可申請的服務有醫療專護、機構護理、居家護理和社區巡護四種形式。參保人因疾病、傷殘等原因持續臥床已達30天以上,且預期持續臥床3個月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病情基本穩定,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評定自理生活能力低於一定標準的,可申請醫療護理保險待遇。

中國人壽採用了與定點護理機構「限額撥付,超支不補」的結算管理方式,根據實際在床的天數、限額額度和扣罰違規金額等因素計算護理保險基金實際撥付金額。

據了解,參加職工長期醫療護理保險的參保人員,無需另行繳納護理保險費,暫按每人每年100元標準,通過以下渠道劃撥籌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每人80元、財政補助每人10元、福彩公益金每人10元,暫不實行個人帳戶劃撥繳費。

「參保職工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護理費不設起付線,對在一、二、三級定點護理醫院接受醫療專護的,每床日總費用限額分別為120元、170元、200元,有護理保險基金支付90%,個人負擔10%。接受機構護理、居家護理的,每床日限額費用分別為60元、40元,個人負擔8%;接受社區巡護的,每人每月限額費用為150元,個人負擔8%。」司海青說,「這樣就大大減輕了參保人的醫療負擔,對老年人的醫療護理也起到非常好的保障作用。」

「在我們這裡居住的老年人,屬於接受機構護理,這樣每天就能享受60元的基金,我們每個床位,像雙人間每個月大約在20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由老人自己承擔的部分非常小,而且直接由我們來辦理結算費用,無需參保人再東奔西跑了。」中盛幸福苑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盛幸福苑是日照市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定點的試點護理機構之一,從2015年4月起就開始為參保職工提供醫療護理服務,效果得到了認可。

據了解,日照市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工作2016年為第二階段,覆蓋人員為全市參保職工;2017年為第三階段,覆蓋人員為全市參保職工,並逐步向城鄉居民擴散。截至2016年10月27日,共接收長期醫療護理保險申請216人,符合建床條件133人,其中醫療專護35人,機構護理32人,居家護理54人,社區巡護12人,共結算81人次,結算金額566333.46元。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020首屆長三角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論壇在上海交大舉行
    7月25日,2020首屆長三角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首先進行的是「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圓桌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院管理處處長邵新華主持,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趙光聖結合體育局的工作,分析體育與健康的關係。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梅哲從實際工作出發,介紹了民政部門以特殊人群為服務對象。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魯翔介紹了理論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 2020首屆長三角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
    >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7月25日,2020首屆長三角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  會上成立了「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研究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主任陳作松、姜文寧、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黨總支書記陳鏗、張錄法共同揭牌,黃震、趙光聖、梅哲、魯翔、陳文華和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美國國家醫學院國際院士勵建安共同見證。會上還舉行了健康長三角研究院體醫養康護融合發展研究中心聘書頒發儀式。
  • 安順市「醫養結合」引領健康產業繁榮
    「安順市養護院和老年病醫院依託安順市人民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實現『醫養結合』升級發展,必將進一步提升我市醫療護理及安寧療護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安順市健康療養、養老醫療樹立新標杆。」安順市副市長周麗莉說。
  • 山東出臺「21條」: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委《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0號)精神,深入推進我省醫養結合發展,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全省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一、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一)深入推進居家醫養結合服務
  • 安順:醫養結合 其勢正聚
    據了解,安順市養護院、安順市老年病醫院是我市第一家以老年病診療為特色的專科醫院,系非營利性「醫養結合型」養護院,致力於打造現代醫療技術服務與養老、護理相結合的安順康養新模式。安順市養護院、安順市老年病醫院是我市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的一個縮影。
  • 「獨家專訪」綠康醫養陳怡劍:結合才是醫養的真正難點
    醫養結合這個概念是衛生計生委等9部門發布《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來的,指出2017年醫養結合政策體系、標準規範和管理制度要初步建立。陳怡劍表示到:「我國體制是套用前蘇聯模式的大部制,雖然進行了改革,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養老歸民政管,醫療歸衛生管,醫保歸人社管,部門之間的分割,造成開展醫養服務,既要通過衛生部門的醫療機構的審批,又要經過民政部門養老的審批,還要經過人社部門的醫保準入的審批,部門的壁壘和多頭審批給醫養結合帶來不少障礙。」
  • 關於全國醫養結合典型經驗名單的公示
    8.北京市豐臺區頤康養老照護中心:依託區域醫養聯合體和大健康服務的社區醫養模式9.天津市和平區衛生健康委:不斷完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養結合創新發展10.天津市津南區天同養老院:「居家-社區-機構」無縫銜接醫養結合服務11.天津市河西區馬場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探索中推進醫養結合工作的發展12.天津市河東區東新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桓臺:創新實施「兩院一體」積極構建醫養結合新模式
    近年來,為了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同時促進醫院自身發展,桓臺縣索鎮衛生院利用閒置的醫院舊址,改造建成了桓臺縣首家醫養結合機構——桓臺縣老年保健家園。兩個機構採取「一套班子、兩塊牌子,一體運營、獨立核算」模式,提供養老照料、疾病預防、康復護理、特困供養和安寧療護等多樣化健康養老服務。同時設有日間照料中心。索鎮衛生院「兩院一體」模式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推廣,2019年12月入選全省首批醫養結合典型案例,2020年3月入選《全國醫養結合典型經驗名錄》。
  • 房企轉戰醫養融合康養項目如何幹?
    在「醫養融合」被喊得格外熱鬧,但是成功案例並不多見的情況下,北京燕達健康城的成功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作為房企轉戰醫養融合康養項目,她為何遙遙領先?到底是怎麼幹的?跟著地道康養地道君一起來了解下吧!分兩期建設,主要由燕達國際醫院、燕達康復中心、燕達養護中心、燕達醫學研究院、燕達醫護培訓學院五個板塊組成,開創了「醫、護、養、學、研一體化新型服務模式」的先河,也成為率先開展醫養融合項目的房企。作為房企,為何燕達要搞醫養融合項目?
  • 慶雲東辛店鎮衛生院入選全國醫養結合典型 山東省共13例
    >8.北京市豐臺區頤康養老照護中心:依託區域醫養聯合體和大健康服務的社區醫養模式9.天津市和平區衛生健康委:不斷完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養結合創新發展10.天津市津南區天同養老院:「居家-社區-機構」無縫銜接醫養結合服務11.天津市河西區馬場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社區食堂、家庭醫生、康復護理……古美路街道醫養康護一體化綜合...
    本周,閔行區古美路街道「醫養康護一體化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啟動。  和一般的為老服務中心不同的是,這裡是閔行首家,也是全市領先的,把黨群服務融合醫養康護一體化為老服務的服務綜合體。通過發揮社區共建單位、居民志願者等作用,組建「愛心助老聯盟」,建立「樂齡互助站」、睦鄰點等,推行自治、互助式為老服務,為社區養老服務注入持續動能,提升新的溫度。
  • 「醫養結合」助老人安康
    長寧區民政局與區衛計委、區醫保辦等部門緊密配合,全面推進「醫養結合」工作,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對更加便利的生活照料和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今年,長寧區會同上海師範大學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開展了「長寧區社區失能老人生活狀況及服務需求調查」,對全區2000多名失能老人的生活狀況、存在困難及服務需求等情況進行調研。
  • 醫院託管養老院 醫養結合有了「河東樣本」
    九曲護理院院長李漢偉介紹,該院集中供養「三無」老人87名,接收來自社會的醫養結合老人52名。護理院對入住的老人提供賓館式服務,統一養護標準。「老人在這日常有人細緻照顧,康復理療有專人指導,平常的感冒發燒小毛病,以及慢性病用藥,不用下樓,醫生就會上門給老人診療,護士上門送藥。」河東區衛計局局長高秀飛告訴記者,河東區是省級健康服務業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全省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區。
  • 何偉委員:將失能失智失獨老人醫養結合服務納入醫保
    全國政協委員何偉呼籲,將設施完備、功能完整的醫養結合機構優先納入醫保定點範圍,重點將失智、失獨、失能老人醫養結合服務項目和診療費用逐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有計劃地增加失智、失獨、失能人員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的醫療康復項目。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超過1.8億名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約4000萬。
  • 卓永嶽等國內外大咖論道「醫養結合」
    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會長馮曉麗、中國生命關懷協會理事長李建華分別發表致辭,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並對綠康醫養集團推動中國醫養結合發展作出的努力與貢獻給予充分肯定。作為中國醫養結合養老理念的創始人,卓永嶽結合綠康醫養發展實際從「中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暨綠康醫養事業的緣起」、「綠康醫養的實踐與創新」、「展望建議暨國際養老實踐的中國機會」三方面作了題為「中國養老服務業醫養結合的綠康醫養模式」的主題演講,分享了綠康醫養在十多年的發展之路上,獨創「公建民營、民辦公助」、「醫養結合、康復養老助殘」等模式及在醫養結合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經驗,分析了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給醫養結合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 頤家探索「醫養康護險」五位一體的現代社區醫養服務體系
    動脈網了解到,近期,頤家(上海)老年服務有限公司(簡稱:頤家)與人保資本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人保股權)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探索「醫、養、康、護、險」五位一體的現代社區醫養服務體系。藉助長護險(可參考動脈網文章《解決失能老人支付問題,商業長期護理險下步發展的重點是什麼?》),頤家從居家上門服務開始,逐漸豐富社區服務設施,護理站、日間照護中心、長者照護之家、養老院、綜合體、老年活動室、中醫康復館、鄰裡薈等多種服務形態逐漸落地運營,實現了設施類型全覆蓋。
  • 鄭州北龍湖將再添一座醫院 創新醫養結合模式讓老人不再奔波於家與...
    12月20日,由美爾健康與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聯合舉辦的美爾健康醫養結合(中原)發展論壇在位於鄭州市鄭東新區北龍湖的美爾健康體驗中心舉行,國內權威專家學者與河南省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就醫養結合如何推進、未來養老形態、養老產業如何發展等一系列健康養老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分享了各自精彩的觀點。
  • 國家衛健委: 關於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
    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開展對各類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檢查,發現存在問題與不足,明確整改方向和內容,推動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提升。(二)規範開展醫養結合機構內部醫療衛生服務。推動醫養結合機構嚴格落實各項醫療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及標準,落實各項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根據相關要求配置科室、人員和設施設備,規範開展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
  • 燕達國際健康城副總裁李海燕: 以醫養康相結合升級養老服務 引領...
    燕達國際健康城副總裁李海燕: 以醫養康相結合升級養老服務 引領產業發展 2019年03月1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
  • 「縱橫」十年:綠康醫養打造行業龍頭
    集團領導、各部門及旗下各機構負責人、優秀員工代表和關心支持綠康醫養事業發展的老前輩以及各界代表400多人參加了盛會。「醫養結合」養老理念創始人、綠康醫養集團董事長卓永嶽做大會主題報告,對綠康醫養集團十年創業、2016年度工作進行了系統回顧和梳理,在布置2017年度工作任務的同時,也對集團「三五」規劃暨新十年發展進行了高屋建瓴的戰略分析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