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9月19日訊 編者按:大儒商道,至誠天下。儒商大會2018將於9月28日-30日舉行。屆時,來自國內外工商界、科技界、教育界、文旅界、醫衛界、金融界、社團及僑界企業家和創業者等約1000名嘉賓,以及2000餘名「十強」產業相關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齊聚泉城共商發展大計。
敘鄉情、話發展、報桑梓,閃電新聞客戶端推出「儒風鄉情」系列報導,講述有理想、有作為的天下儒商走進山東、融入山東、助力山東的故事。本期推出《儒風鄉情丨臺灣遠東科技大學校長王元仁的「鄉愁」:相見更會想念》。
圖片說明:2017年4月,臺灣遠東科技大學王元仁校長率團到山東理工職業學院交流訪問。
1971年,詩人余光中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彼時的余光中20多年沒有回過成長故地南京,思鄉情切,內心澎湃。
40多年後,《鄉愁》已不是遠東科技大學校長王元仁的人生註腳:同樣居住在寶島臺灣,王元仁與家鄉山東因為一張張機票而聯繫愈加緊密,就像每年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如果當年沒去來年也會去走走。」
時代改寫了「鄉愁」的定義,不是不再相見,而是相見更會想念。
在臺灣出生長大的王元仁祖籍山東濟寧,他說最早回山東是為了探望回鄉小住的父親。沒有料到的是,第一次相見,便讓他對「家鄉」一詞有了極為生動的印象。
「在這裡,我看到一棟棟在建或建成的高樓大廈,感受到山東人民的那股活力,親身觸碰到蓬勃發展的經濟。」雖然此前王元仁經常到世界各國訪問交流,但是在他看來,「像山東這麼欣欣向榮的情形並不多見。」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30餘年的經歷傾注了王元仁對這個行業更為深刻的理解:「因為謀士眾多,所謀乃成,民便安居」。他認為,一個國家的強盛經濟與文化的興衰,和這個國家的教育發展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教育興則人才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眼下山東教育的發展水平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王元仁認為遠不止於斯,「山東在教育各方面都可以有更大幅度的成長,未來可以為國家培育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人生的道路曲折,看不到盡頭,也看不到下一個轉彎是向左還是向右。因為故鄉,山東成為王元仁生命中最為特別的一個標籤:來自山東的信息會去關注,來自山東的人會去傾聽,來自山東的邀約會一一回復……
被問及對家鄉的期待,王元仁這樣回覆:「期盼在大家的努力下,山東的經濟、文化及教育等各方面都愈來愈好,成為一個達到世界先進國家水平的幸福城市」。寥寥幾句,正應了李清照《菩薩蠻》裡那句「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閃電新聞記者 賀曉菲
[責任編輯:楊凡、彭芳、賀曉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