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精英人才!

2020-12-13 齊魯壹點

11月30日上午,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大會在威海校區舉行。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務長MikeCalford等出席大會並致辭;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教育與研究公使銜參贊賀蓉歌女士向聯合理學院的成立發來祝賀視頻。

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SDU-ANUJOINTSCIENCECOLLEGE)是經教育部批准,開展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聯合理學院的辦學雙方為山東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院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和生物科學四個本科專業,以兩校傳統優勢學科為基礎,引進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教學模式、課程體系以及教學資源,採用國際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教學質量評估標準,使畢業生具有前往世界名校繼續深造和全球就業的能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精英人才。

山東大學副校長、威海校區校長劉建亞主持大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理學部部長KiaranKirk,澳大利亞教育管理集團總裁李新慶、總監王晶,山東大學威海校區黨工委書記尹作升,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桑曉旻,校長助理賈磊等出席大會。

樊麗明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山東大學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以匯聚全球一流學者、培養國際一流人才、培育世界一流成果為核心目標,以國際化辦學的新作為新突破新成效助推學校實現「由大到強」歷史性轉變。她強調,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的成立是學校推進中外合作辦學的裡程碑事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是世界著名高校,兩校合作共建聯合理學院是雙方傳承歷史友誼、深化務實合作的重要成果,同時也是兩校積極擔承使命、回應時代要求的積極行動。她表示,山東大學將發揮聯合理學院的積極作用,探索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的山大模式,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山大風格的國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之路,希望以聯合理學院的成立為契機,雙方協同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人才培養、高端師資交流和科研聯合攻關的高地,積極助推中澳兩國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著力打造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的典範,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張海波在致辭中向聯合理學院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賀。他表示,山東大學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強強聯手、優勢互補,共同成立聯合理學院並落戶威海,既是山東大學加強國際合作辦學的有益探索,也是校地雙方合作共建的又一重大成果。希望聯合理學院充分發揮兩校的學術優勢、科研優勢、資源優勢,為威海的城市國際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為精緻城市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他強調,威海市將與山東大學繼續攜手、繼往開來,打造城市與大學發展的命運共同體,為山東大學在威海的發展壯大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助力山東大學圓夢「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百年目標,實現與「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同頻共振。

MikeCalford表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與山東大學在長期精誠合作過程中取得了累累碩果,新成立的聯合理學院標誌著雙方在合作道路上更進一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將攜手山東大學,傾注全力推進聯合理學院的建設發展,同時推動聯合理學院開展高質量的研究和教學工作。MikeCalford對聯合理學院首批2019級新生寄予厚望,希望同學們能夠在山東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優秀學者身上汲取營養、獲得成長,用在聯合理學院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賀蓉歌在祝福視頻中表示,澳中兩國的教育合作在加強兩國關係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對兩國的雙邊關係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她希望山東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以成立聯合理學院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教育合作,不斷開發出高質量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體驗,要通過合作,提高雙方科研能力,推動成果轉化,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李新慶在致辭中回顧了中澳各方在推動聯合理學院成立方面開展的工作,希望學院學生不僅做中澳合作教育項目的參與者、實踐者,也要成為推動中澳文化、教育交流的友好使者。

聯合理學院教師代表PaulFrancis教授分享了自己為學生授課的經歷,表示中國學生不僅學習刻苦、熱情高漲,而且善於發現問題,有著極富創意的想法,保持著對科學的激情和相互理解的態度,是一群了不起的、「瘋狂」的、多樣的年輕人,自己非常享受為學生授課的時間和過程。

學生代表、2019級應用化學專業王吉冠分享了在聯合理學院的學習經歷,希望能夠以學院首屆學生的身份開啟新的精彩。

成立大會上,與會嘉賓共同為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揭牌。成立大會後,校區藝術學院民族交響樂團為現場嘉賓奉獻了精彩的民樂演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戰略與合作部,理學、健康與醫學部,化學研究院,物理研究院,生物研究院等部門負責人;澳大利亞教育管理集團有關負責人;威海市外事辦公室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山東大學有關職能部門、學院負責人;威海校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有關職能部門、院部主要負責人,聯合理學院師生代表等參加成立大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內容綜合自山東大學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
    11月30日上午,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大會在威海校區舉行。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務長Mike Calford等出席大會並致辭;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教育與研究公使銜參贊賀蓉歌女士向聯合理學院的成立發來祝賀視頻。
  • 國際教育融合新探索!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落戶威海
    11月30日,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大會在威海市舉行。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副市長張偉出席成立大會。樊麗明、張海波分别致辭。山東大學將加大在人員、技術、政策等方面對聯合理學院的支持力度,力求通過「大平臺、大團隊」的培育早日產出「大項目、大成果」。真誠期待兩校以聯合理學院的成立為契機,協同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人才培養、高端師資交流和科研聯合攻關的高地,積極助推中澳兩國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著力打造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的典範。
  • 【院校傳真】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其實今年就招生了……
    歡迎來到山東高考直通車(微信號sdgkztc)QQ交流群:70159846711月30日上午,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威海校區舉行。今年4月4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同意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的函》,宣布山東大學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獲批設立。
  • 教育部同意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總規模1200人
    教育部關於同意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的函教外函〔2019〕23號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商請建立山東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聯合國際理學院的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經專家評議並審核研究,現就有關事項函復如下:一、同意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學院隸屬於山東大學,為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其英文譯名為SDU-ANU Joint Science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 哈爾科夫國立經濟大學在山東省成立山東辦公室
    2020年9月10日上午,哈爾科夫國立經濟大學與山東聊城澳瑞學校合作籤約儀式在山東聊城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舉行,高新區黨工委委員、政工部主任張立民,人才辦主任謝添,社保處副主任欒記軍以及留創園主任馬萌出席儀式。哈爾科夫國立經濟大學中國辦事處主任趙濤與山東聊城澳瑞學校校長崔增峰及其雙方相關工作人員參加會議。籤約儀式由哈爾科夫國立經濟大學中國辦事處梁成嵐老師主持。
  •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是什麼性質的學校?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由國家教育部於1984年批准成立,是山東大學在威海市設立的一個校區,是山東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大學威海校區與山東大學頒發的本科畢業證和學位證是否相同?山東大學為全校(含威海校區)合格的本科畢業生頒發統一的畢業證和學位證。
  • 山東這所大學擬與國外名校聯合申辦中波學院
    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副校長Rafa Witkowski、國際處處長Joanna Barszcz、中文教授Kamil Burkiewicz,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王昭風,黨委常委、副校長趙長林及國際合作交流處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會議。據悉,會上,雙方就博士聯合培養項目、碩士項目、交換生項目和合作辦學機構——中波學院等四個方面的合作意向進行了深入交流。
  • 西交利物浦大學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人才
    西交利物浦大學是中國教育部較早批准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大學之一,由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於2006年在蘇州合作創立。經過14年的發展,其獨特的大學理念、高水準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濃厚的國際化特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被譽為「中外合作大學的標杆」和「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 鑄外語文化底蘊,育國際視野人才——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我國外語人才培養經歷了從應用型到複合型、從強化語言技能到強化人文性和跨學科性的轉變,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日益明確,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新時代的外語人才不僅要精通一到兩門外語,更要對外國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國別與區域研究等五大學科方向有深入了解,同時還要精通中國語言和文化,有中國視野和中國情懷。
  • 山東大學(威海)和山東大學原來是這樣的關係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山東大學(威海)。本期嘉賓山東大學(威海)教務處處長王湘雲本期重點1、山東大學(威海)是山東大學的分校?還是其中一個校區?還是獨立學院?學校的辦學歷史和基本情況是怎樣的?5、山東大學(威海)都有哪些特色專業?與校本部在本科專業的設置上是否有差別?6、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就設在山東大學(威海),其基本情況和招生培養方式是怎樣的?
  •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培養融匯中西、通專結合的新型現代外語人才
    學院風採學院簡介山東大學外語教學可追溯到1901年設立的山東大學堂。學院前身為1930年成立的國立青島大學外國文學系,梁實秋為第一任系主任。1994年更名為外國語學院。2000年與原山東工業大學外語系、山東醫科大學外語教研室合併組建成新的外國語學院。
  • 同濟大學致力於培養足球精英人才
    本報上海6月21日電 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今天在此成立,擬於2018年夏首招本科生和研究生。國際奧委會副主席、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于再清,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鍾志華共同為國際足球學院揭牌。
  • 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成立 鄭樹森院士擔任院長
    5月18日,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在浙江樹人大學拱宸橋校區正式揭牌成立,招生工作即將啟動,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擔任醫學院院長。同時,樹蘭(杭州)醫院成為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附屬醫院。浙江樹人大學樹蘭國際醫學院是由浙江樹人大學與樹蘭醫療管理集團共建共辦,是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醫學精英人才的實體化國際醫學院。
  • 山東財經大學中國國際低碳學院揭牌成立
    11月21日,山東財經大學中國國際低碳學院在濟南正式成立。學院將致力於打造成為國內外低碳領域的高端智庫、人才培養基地和產業孵化中心。新成立的中國國際低碳學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下設五個研究中心,即低碳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系統節能研究與成果轉化中心、工業危固廢綜合利用研究與成果轉化中心、碳足跡與碳標籤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碳金融與碳管理研究中心,山東財經大學校長趙忠秀兼任理事長。
  •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華夏精神的技術技能人才——上海震旦職業學院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報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1903年,著名教育家馬相伯先生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震旦大學」;1984年,張惠莉女士傳承愛國教育先驅的教育理念創辦了「震旦教育」。
  • 廣東白雲學院實施國際化戰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應用型才人
    (原標題:廣東白雲學院實施國際化戰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應用型才人)
  • 加盟法國綜合理工聯盟 天津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攜「智能+」邁入國際
    TIEI將在此基礎上更加「注重基礎,強化實踐,拓展視野,引領未來「,致力於建成開放式、國際化、創新型的一流工程師學院。TIEI是天津大學與法國尼斯-索菲亞綜合理工學院結合優勢資源合作創建的碩士層面的工程教育改革試驗區和人才培養實驗區,也是中國首家借鑑法國工程師精英教育培養模式,由中方設立的工程師學院.
  • 山東大學成立護理與康復學院
    央廣網濟南10月20日消息(記者柴安東 通訊員車慧卿 李進)10月20日,山東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在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揭牌。山東大學黨委書記郭新立表示,護理和康復是我國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板塊,具有光明前景和無限潛力。他希望學院始終堅持一流標準,緊盯「世界一流」目標,著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才培養搖籃、理論創新平臺和醫教研發高地。
  • 山東財經大學成立職業經理人學院 打造創新人才培養新高地
    為推動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培養企業經營管理創新人才,12月12日,山東財經大學職業經理人學院揭牌成立儀式在燕山校區逸夫樓報告廳舉行。該學院是由山東財經大學和山東省職業經理人協會聯合成立的創新型學院,是雙方前期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基礎上深化合作發展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