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疫情防控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 所有入境人員均採取14天集中隔離...

2020-12-18 環球網

【來源:浙江發布】

3月23日下午,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三十八場新聞發布會。

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首先通報了全省最新疫情情況:3月22日,浙江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新增本地出院病例1例。截至3月22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1217例,累計出院1216例,死亡1例。

3月22日,浙江新增境外輸入病例1例,新增境外輸入出院病例1例。截至3月22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1例,累計出院5例。現有境外輸入疑似病例2例。

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330人,尚有1475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自2月22日以來,浙江已連續30天無本地新增病例。至今未發生因復工復產引起的確診和疑似病例,也未發生境外輸入疫情本地傳播病例。尤其是3月22日實現了本地確診病例「清零」的目標

根據浙江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情況,經專家組評估論證,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將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後,省政府授權各設區市政府作為三級響應防控措施的實施主體,將由各地從實際出發,及時調整防控策略和工作舉措,在切實防止疫情反彈的前提下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發布會上,陳廣勝就近期全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情況作簡要通報。

建立防境外輸入精密智控體系

為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夯實基礎

境外輸入是浙江疫情防控的最大風險點。今天召開的省委常委會強調,把防控境外輸入作為當前重中之重的任務,進一步守牢防線、打好硬仗。近一個時期,浙江根據新形勢新挑戰,加速完善精密智控機制,形成以「一庫一碼一平臺一指數」為核心的防境外輸入精密智控體系。

「一庫」即境外來浙人員資料庫

通過廣泛動員僑社、商會、僑眷等力量,提前摸排浙江海外僑胞、浙籍在外人員情況,對近期有意願入境返鄉的信息進行匯總,逐一落實聯繫人。同時,結合境外疫情風險等級分類,運用「大數據+網格化」管理,重點對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來浙人員加強對接,形成全省一站式資料庫和跟蹤服務機制 ,避免因人員無序流動導致疫情傳播。

「一碼」即健康碼(國際版)

對所有境外來浙人員推行健康碼申領和廣泛應用,有針對性調整賦碼規則,實行橙、黃、綠三色分類。以健康碼(國際版)為載體,將通過「個人信息申報+後臺大數據比對」,運用數位化手段對個人境外涉疫風險進行精準標識,為浙江防境外輸入提供技術賦能。從3月13日上線以來,截至3月23日12時,全省已累計發放國際版健康碼6.3萬張。

「一平臺」即浙江省入境信息預申報平臺

凡目的地為浙江的擬入境人員,無論從國內哪一個城市口岸入境,都應提前在該平臺上填報行程、健康等信息。在這裡,也提請入境人員如實履行健康申報、行程史填報等信息報告責任。凡有故意隱瞞情況的,將作為失信記錄納入個人信用資料庫,並有可能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同時,各地要切實注重隱私保護,相關信息只能嚴格用於疫情防控的需要。

「一指數」即精密智控指數3.0版

精密智控指數是浙江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揮棒」。從2月16日首次評價到今天,短短一個多月,指數不斷迭代。從1.0版的管控指數、暢通指數到2.0版的管控指數、恢復指數,到3.0版的入境人員管控、境內人員管控、社會秩序恢復「三板塊」評價,反映了浙江疫情防控主要著力點的轉換。雖然不同階段各有側重,但省委、省政府堅持「兩手硬、兩戰贏」的總基調一以貫之、螺旋上升。

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後,對各地精密智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看到,境外疫情對浙江「倒灌」的壓力仍在加大,所以絲毫不能鬆懈。針對當前國際疫情快速蔓延態勢,尤其是相當一部分人員繞道入境,潛伏較大的隱患。浙江經過綜合評估,決定來自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入境人員均採取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措施將對我國公民和外籍人員 一視同仁對海外僑胞、留學生、境外旅居人員一視同仁對境外直接來浙或其他城市中轉來浙人員一視同仁集中醫學觀察費用及相關食宿、長途轉運交通費用自理

對於檢測和醫療費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或購買商業保險的,按相關規定核報或理賠;

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費用自理;

對特殊困難人員,按照相關規定予以救助。

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要注重人文關懷,加強基本生活服務保障,妥善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並方便其與外界保持暢通聯繫。

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復市

為加快暢通經濟社會循環注入動力

自3月2日以來,浙江疫情「五色圖」已連續22天都是綠色低風險「一色圖」全面復工復產復市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順應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省委、省政府決定,取消全省統一的公共場所開放開業負面清單 ,將由各設區市根據本地疫情風險因素,因地制宜採取措施,更好實現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市。

針對疫情對廣大企業造成的嚴重衝擊,浙江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成立工作專班,精準高效做好穩企業防風險工作。

推動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加強優勢產品競爭力培育,探索「數字貿易」新模式。

強化減支減租減息聯動,發揮財政資金放大效應,推動平臺企業減免小微企業租金,鼓勵銀行機構加大對企業實施階段性減息。

大力實施融資暢通工程,擴大企業融資受益面,防範化解民營企業流動性風險,妥善解決資金鍊、擔保鏈問題。

加強技術攻關,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和產業鏈安全問題,切實提升浙江產業鏈競爭力。

為加強復工復產復市用工保障,浙江大力開展「十省百市千縣」省際勞務合作,積極打通健康互認、員工對接、交通組織等返崗堵點。尤其是針對湖北省的特殊情況,研究落實「點對點、一站式」集中精準對接等措施。自3月18日起,浙江已調整湖北來浙人員健康碼賦碼規則。除武漢市以外,對其他16個設區市一律從「紅碼」名單中移除。

也就是說,只要擁有當地健康標識、申領了浙江省綠碼的湖北省人員都能順利來浙,除用人單位內部要求外,不再有任何強制性隔離的區域性規定

同時,統籌安排浙江滯留在鄂人員安全有序返鄉。對所有來自或即將來自湖北的員工,浙江真誠歡迎和期待!讓我們在浙江大地攜手共克時艱,奮力恢復經濟、開啟未來。

從當前監測情況看,浙江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正穩步恢復,但在不同領域還不平衡。要進一步加大紓困力度,加快推進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旅遊等生活性服務業和建築業的產能恢復。全面落實各項惠企政策,特別是對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建立健全專項幫扶機制,切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要繼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三服務」活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努力增強市場主體信心,推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早日全面恢復。

相關焦點

  • 浙江疫情防控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省第三十八場新聞發布會講了這些
    至今未發生因復工復產引起的確診和疑似病例,也未發生境外輸入疫情本地傳播病例。尤其是3月22日實現了本地確診病例「清零」的目標。 根據浙江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情況,經專家組評估論證,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將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 防控升級:上海所有入境人員一律隔離 江西暫停所有出入境國際航班
    3月26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自3月26日18時起,對入境來滬的全部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隔離健康觀察(對入境的外交人員和從事重要經貿、科研、技術合作的人員,另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各區、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聯防聯控責任,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 從二級到三級,四川下調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
    四川省應急委員會關於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二級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的決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當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省應急委員會決定自2020年3月25日零時起,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應急響應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
  • 浙江無症狀感染者管控:14天隔離+14天觀察
    記者提問:近日,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取消全省統一的公共場所開放開業負面清單,那麼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非遺館、劇場、音樂廳等公共場所何時開放?開放後又將如何做好防疫?
  • 解讀| 江蘇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區別在哪兒
    當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2月19日至3月27日,我省已連續38天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3月4日我省所有縣(市、區)和設區市主城區均轉為了低風險地區,3月14日全省確診病例實現「清零」。
  • 北京將加強入境人員14天集中隔離及7天健康監測
    原標題:14日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曾入住朝陽區一酒店 相關場所均已消毒  北京將加強入境人員14天集中隔離  昨天下午,北京市第185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 青島:所有入境人員隔離14天!上海機場:入境、國內...
    會議強調,要把防境外疫情輸入作為當前疫情防控的緊迫任務,立即建立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全面做好入境人員信息通報、身份登記、健康檢測、應急處置等工作。在機場等出入境口岸設立入境交通運輸工具專門停靠區域和入境人員專用通道,對貨物、行李等進行嚴格規範的消殺檢疫。加強入境人員管理,做好健康申明和信息填報等工作。
  • 內蒙古:入境人員須填寫《信息登記卡》集中隔離14天
    (抗擊新冠肺炎)內蒙古:入境人員須填寫《信息登記卡》 集中隔離14天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16日電 (記者 張瑋)16日,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發布消息:由境外來內蒙古的人員須填寫《信息登記卡》,併集中醫學隔離14
  • 從二級下調到三級,山東疫情防控響應級別調整背後
    在持續拉響62天「二級警報」後,5月5日山東省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公告,自2020年5月6日0時起,山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響應級別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級Ⅱ級響應調整為Ⅲ級響應。這是繼3月7日24時起Ⅰ級響應調整為Ⅱ級響應後,再次下調響應級別。
  • ...口罩嗎丨北京應急響應下調為三級,適當開放小區卡口,不再體溫檢測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992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6月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0場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宣布,6月6日零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級別調整至三級。
  • 浙江:上海空港口岸入境人員赴浙需隔離14天
    郭其鈺 攝(抗擊新冠肺炎)浙江:上海空港口岸入境人員赴浙需隔離14天中新網杭州8月11日電(記者 郭其鈺)11日舉行的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介紹,當前浙江對上海空港口岸入境來浙人員實行「7+7」隔離模式,即前7天在上海指定隔離點集中隔離
  • 深圳入境防控升級!14天內國外旅居史都要檢疫,留學生隔離觀察
    目前根據最新政策,自3月21日起,所有從境外經廣東口岸直接入境的人員以及經港澳臺地區和省外口岸入境來粵,且來粵前14天內有國外旅居史的人員,其目的地為深圳的,無論外國公民還是中國公民,均一視同仁,一律實施口岸入境衛生檢疫、核酸檢測醫學排查、集中接送到目的地社區、安排14天隔離等防控措施。其中,核酸檢測免費,集中接送的交通工具免費,集中隔離期間食宿費用由個人自理。
  • 應急響應調整,思想仍不可放鬆
    3月2日,浙江宣布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從原來的一級調整為二級。截至3月1日,浙江省內已連續9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全省所有縣(市、區)都是「綠油油」一片(低風險區域),下調應急響應等級,並不出乎意料。
  • 14天內有外國旅居史的入深人員 均需實施疫情防控措施
    3月21日下午深圳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央廣網記者 劉禕辰 攝)3月21日央廣網深圳消息(記者劉禕辰)記者從深圳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上獲悉,即日起,對於所有自國外入境後來深的14天內有外國旅居史的人員,均實施疫情防控措施。
  • 深圳灣口岸入境旅客連日攀升 我市調整入境防控措施
    記者7月16日到深圳灣口岸現場採訪看到,深圳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輸入專班及各成員單位快速響應、密切配合,毫不放鬆、毫不懈怠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堅持對經深圳口岸入境人員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的政策不變,在嚴格落實口岸檢疫的同時,提升口岸通關效率,確保全流程健康管理安全、穩定、有序。
  • 權威發布丨入境人員解除集中隔離後 還需繼續居家隔離嗎?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劉瑞朝除了強化冷鏈食品監管工作外,鄭州市還出臺了多項疫情防控措施。1月15日上午,2021年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召開,針對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變化情況,第一時間啟動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入鄭人員排查,逐人登記,根據風險等級落實相應管控措施。強化入境人員管理。嚴格隔離管控。
  • 即日起,14天內有外國旅居史的入深人員 均需實施疫情防控措施
    ,即日起,對於所有自國外入境後來深的14天內有外國旅居史的人員,均實施疫情防控措施。據了解,21日起,所有從境外經廣東口岸直接入境的人員以及經港澳臺地區和省外口岸入境來粵,且來粵前14天內有國外旅居史的人員,其目的地為深圳的,無論外國公民還是中國公民,均一視同仁,一律實施口岸入境衛生檢疫、核酸檢測醫學排查、集中接送到目的地社區、安排14天隔離等防控措施。其中,核酸檢測免費,集中接送的交通工具免費,集中隔離期間食宿費用由個人自理。
  • 入境人員,需集中隔離觀察14天!
    唐 山 關於入境來唐疫情防控溫馨提示 中國•唐山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呈現擴散態勢,部分國家疫情發展很快,為全力做好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確保我市中外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天津:18日起入境來津人員集中隔離14天 費用自理
    根據境外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需要,為防範境外疫情向我市擴散,最大限度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我市將全面實施入境來津人員集中隔離措施。自3月18日零時起,除發熱等可疑症狀者按規定程序處置外,從任何途逕入境來津的所有人員原則上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將由居住地所在區安排專車負責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集中觀察點將配置專業醫護和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健康監測,提供基本生活服務,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有特殊情況的,經嚴格評估可進行居家觀察。
  • 青海調整應急響應級別,從「一級」變「三級」意味著什麼?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樊永濤 報導) 2月2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第14號通告,通告稱,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有關文件規定,根據青海疫情發展和防控、湖北及周邊省區疫情態勢、省內各地將陸續開工開業開學實際,經綜合研判、專家評估,省政府決定自2020年2月26日12時起,將我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