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提到古時候的神醫,首先想到的當然是華佗。在兩千年前,那個醫學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華佗開創了外科醫術,成為「外科鼻祖」。而他的麻沸散和五禽戲如今依然聲名顯赫。
不過令人感到痛惜的是,曹操最終將華佗殺害在牢獄之中,不得不說這件事也使得華佗的人生更具傳奇色彩。華佗出生於公元145年,喜好鑽研醫術,不喜歡功名利祿等事情。不僅僅是外科手術,他在內科、婦科、兒科、針灸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樹。
甚至還有記載稱華佗還擅長心理療法,不管華佗的醫術是否為真,他的聲名是傳播到了曹操那去。曹操早年患有頭風病,年輕力盛的時候還能忍,但是步入中年後就扛不住了。一聽世界上還有華佗這等懸壺濟世的神醫,便想讓華佗給看一看。
華佗也去了,不過,這一去反而受到了曹操的猜忌。華佗又不願意侍奉權貴,所以藉口稱自己的妻子病了回去家鄉。最後東窗事發,曹操一怒之下殺了華佗。這一年正是208年,華佗去世後,曹操的兒子曹衝也病逝早夭了,曹操還悲呼,後悔自己殺了華佗。
於是人們總是喜歡藉機諷刺曹操,不過這只是老百姓流傳下來的偏見,真實的華佗也被《三國演義》給洗白了。人們都說華佗醫德高尚,不願給權貴看病,但事實上華佗在成為神醫之前,曾經被舉為孝廉,入仕當官才是他的真正愛好,而給人看病只是業餘。
《三國志》和《後漢書》都曾記載過,華佗早年遊學,沛國相陳薦、沛國相陳薦等人都曾舉薦他做官,但是自負無比的他嫌棄官位小了,不願上任。後來,華佗迷上了醫學,內心產生了「扭曲」。
因為在當時,醫術屬於「賤業」,華佗就在興趣和名譽之間糾結。《方技傳》中寫道「以醫見業,意常自悔」,意思就是華佗靠醫術出了名,卻因此後悔,感到自己卑賤。
而且華佗一直還在等待做官的機會,於是他一直在利用自己的醫術要求權貴給他高官做,卻又因為求而不得,便開始「為人性惡,難得意」。此時曹操來請華佗,華佗自然是答應了,在給曹操看了頭風病,華佗又開始危言聳聽了。
他和曹操說:「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意思就是你這病短期難治好,長期醫治也只能苟且一段時日。曹操一聽也生氣,不過他還是讓華佗在身邊待著,給他長期治療。其實華佗的意思是想求官,但是曹操怎麼可能給「賤業」高官做。
於是,華佗便說要給曹操開顱取出裡面的風涎,風頭病就能完全治好。先莫說曹操本就生性多疑,就是現代一個正常人聽醫生說要開顱才能治病,那也會嚇得心理防線崩潰。所以華佗這話聽起來挺先進,但是在曹操耳中就是「這小人想害我命。」
華佗見曹操這裡沒前途,便撒謊回家了,這時多疑的曹操還是給他留了一道底線的。他三番五次寫信給華佗,給華佗官做,但是華佗在曹操這裡受了氣,不肯來。這時曹操也沒直接下手,而是派人去華佗家「慰問」。
如果華佗的妻子真的病了,不僅放寬華佗的假期,還給他賞賜小豆四千升;如果華佗說的是假話,那就逮捕。當然,華佗是說的假話,所以曹操便依法處置了。依照漢律,欺騙罪和不從徵召罪都屬於大罪,此外華佗以醫術要挾曹操入士,是「大不敬」,當斬。
荀彧曾經勸過曹操,說華佗醫術高明,殺了可惜了。但是,曹操還是下定決心將華佗投入監獄,並稱華佗只是無能鼠輩。以曹操的帝王視角,一個人就算再有才,膽敢挑釁他的威嚴,那就是不可饒恕的。
更何況在曹操眼中,華佗的人品實在不佳,也沒給他治好病。而且此時曹操的權勢燻天,早晚會登上帝位,華佗一直不肯真正地投靠曹操。這也使得曹操認為即使給了華佗官位,他也不能盡心盡力地輔佐自己的後代。
華佗死後12年,也就是公元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兒子曹丕果然幹了一件曹操都不敢幹的事情——成為了魏王。如果當時華佗這名神醫留下,卻又四處倒戈,不知會給曹氏後代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四大名著系列叢書,是一套非常好的書。《四大名著》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國粹,是人生中必看的書。年輕的時候上學忙於學業沒時間,現在就必須抽出時間來看看《四大名著》了。相信,這其中揭露的人生道理,也會幫你解決在學業上或是在事業上的難題。
喜歡現代文閱讀,或者平時沒有太多時間閱讀的,可以拿下這本書哦。它可以幫助你縮短啃大部頭的時間,裡面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情節,耐人尋味,讀史明智。目前正在搞活動,原價市場129現在只需要78塊錢,真的非常便宜,絕對良心推薦。點擊下面連結可以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