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農村相親版本中,我們河南商水算得上是一個典型。其程序也大多一般,編者對這方面並不是十足的了解,但細細斟酌,也可以把其中的程序細數復原。
現以商水農村小夥李狗蛋為例,把我們商水的一些相親的程序一一列出,以饗讀者。
在河南商水農村,活躍著一群愛管閒事的人,可以說,正是由於有了這一群愛管閒事的人,才不至於讓農村產生那麼多的光棍碴子。
這群愛管閒事的人,可以定義為「媒婆」,但是,這「媒婆」並不僅僅是指傳統意義上的以盈利為目的,以撮合農村男女結婚為手段,來達到自己的滿足,現如今的這種「媒婆」的概念就比較廣泛了,可以是所有年齡範圍的所有男女。
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來說,意識產生行動。正所謂一家有女百家求,商水農村的思想觀念,在一定的程度上比以前開放了不少,但是,在遵循傳統的基礎上,商水農村人還是以相親的形式,來產生婚姻的事例比較多。
在商水農村,青年男女要是上學的話,就暫且不說了,如果不上學,而年齡達到了十七八歲,再大一點到了十九歲二十歲(農村的觀念中過了二十歲就算比較大的了),就該去走這一道程序了。正是有了這種想要結婚的意識,才產生了想要撮合婚姻的行為。
這時候,有喜歡好事的的農村人,便會留個心眼了。農村青年,一般沒有什麼大的比較驚人的作為,都是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就近在家謀個營生。那些在外地打工的青年男女,過年的時候基本都會回家和家人團聚。
在商水農村,年裡年外正是說媒拉親的好時候。當這些好事的農村人得知這些外出打工的年輕人歸來時,都會在心裡斟酌一下。
當然他們在心裡早已斟酌了很久,男方和女方配不配,是否是門當戶對,農村人經常說,一個差不多不就妥了嘛,話雖然比較客套,但是遇上這種男女婚姻之事,可是比啥都重視!
所以,在恰當的時候,這位好事者(這位好事者通常是男女雙方某一方的近親,反正有那麼點關係),便會找上某一方的家門,來變著法去說明自己的心意。
當然,無論是男方女方,都是很高興的,這說明別人還能想到自己,能為自己的兒女考慮,間接地說明家長在村子裡還是有口碑的。
在說明來意後,無論男女還是男女雙方的家長,都會在心裡斟酌一下的,畢竟,這關係到子女一生的大事,不能不重視。這是好事者先開的一個頭,如果「媒人」得知男女雙方還沒有定住親,那這事就要慢慢開始了。
咱就先拿男女雙方都沒有定住親來說。通常,在得知男女雙方都沒有定住親之後,媒人便會又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