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貴的禮物,一千位父母對待孩子有一千種愛,但是每一種愛都源自父母愛子的真切情懷。但是父母愛孩子、關心孩子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否則關心就會變成對孩子的控制,產生截然相反的效果。
在近熱播的綜藝節目《新生日記》中,體操冠軍劉璇的教育方式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劉璇給自己的兒子雄赳赳制定了一個嚴格的時間表,在這個時間表上,不僅有寫作業、讀書的時間安排,更是詳細到了看動畫片、洗漱、甚至是吃水果的時間安排,就連張紹剛看到劉璇給孩子制定的時間表都驚訝:太嚴格了!因為媽媽的嚴苛教育,雄赳赳甚至形成每到晚上九點二十左右就能睡著覺。劉璇的教育方式不僅僅是對兒子時間上的嚴格管理,更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是十分嚴苛,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雄赳赳甚至到了現在也沒有吃過冰激凌、巧克力等零食。網友們看到劉璇的教育方式直呼太嚴苛了,簡直受不了。
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同的方式,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孩子受益,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嚴苛教育都應該掌握一個合理的尺度。
復旦大學副教授沈奕斐說: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取決於孩子需不需要,如果孩子需要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那麼這樣的關心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孩子不需要父母的關心,父母卻在這時候強加「關心」給孩子,那麼這樣的關心就不是關心了而是演變成一種控制。如果父母過度地為孩子規劃時間,將一天二十四小時全部精準地為孩子分配好,這樣的關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剝奪了孩子自己掌握時間的機會,孩子連自我的時間管理都不能自己掌握,孩子怎樣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我都是為了你好、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每一個父母都是為孩子好,但是在為孩子好的時候卻不能合理地掌握尺度,將這種關心變成了一種控制,只要孩子做出了不符合父母心意的事情便會遭到打擊、否定。過度關心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1、使孩子失去自由的空間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心主要體現在「看孩子」上,在家有父母看、老人看,在外有老師看,孩子的安全是得到了保障,但是一直生活在他人看管的目光裡也使得孩子失去了自由的空間,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自己的天性也種種控制下不能得到更好的釋放。
2、孩子難以獨立自主
父母幫助孩子計劃時間,監督孩子完成作業,無論做什麼都有父母的陪伴。這種教育長時間就會使得孩子難以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當面對困難時總是想著依賴父母,不會自己思考尋找解決的方法。
3、產生物極必反的效果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心是對孩子的控制,會使得孩子的天性受到壓抑。當孩子長時間受到父母的控制後,為反抗父母甚至會做出一些叛逆的舉動,而這主要就是父母對孩子控制而產生的物極必反的效果。
1、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是一樣,而想讓孩子更好地成長首先就需要父母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的空間,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讓孩子可以釋放自己的天性,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獨特之處,感受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2、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不是事事為孩子準備周全,嚴格控制孩子的每一個行程。而是讓孩子有自己獨立的能力,可以不用父母的幫助單獨做好一件事情。在遇到困難時孩子在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求助父母,而是自己應該如何解決,這時父母就達到了最好的教育效果,父母的關心是「授人以漁」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更好地發展。
3、與孩子平等相處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是孩子最值得信賴的人。而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應該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應該與孩子平等地相處。現代的教育不同於古代有嚴格的上下觀念,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因此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要適度且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