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還是控制?父母關心孩子要注意這3個方面

2020-10-10 小徐育兒講堂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貴的禮物,一千位父母對待孩子有一千種愛,但是每一種愛都源自父母愛子的真切情懷。但是父母愛孩子、關心孩子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否則關心就會變成對孩子的控制,產生截然相反的效果。


在近熱播的綜藝節目《新生日記》中,體操冠軍劉璇的教育方式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劉璇給自己的兒子雄赳赳制定了一個嚴格的時間表,在這個時間表上,不僅有寫作業、讀書的時間安排,更是詳細到了看動畫片、洗漱、甚至是吃水果的時間安排,就連張紹剛看到劉璇給孩子制定的時間表都驚訝:太嚴格了!因為媽媽的嚴苛教育,雄赳赳甚至形成每到晚上九點二十左右就能睡著覺。劉璇的教育方式不僅僅是對兒子時間上的嚴格管理,更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是十分嚴苛,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飲食習慣,雄赳赳甚至到了現在也沒有吃過冰激凌、巧克力等零食。網友們看到劉璇的教育方式直呼太嚴苛了,簡直受不了。


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同的方式,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孩子受益,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嚴苛教育都應該掌握一個合理的尺度。

復旦大學副教授沈奕斐說: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取決於孩子需不需要,如果孩子需要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那麼這樣的關心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孩子不需要父母的關心,父母卻在這時候強加「關心」給孩子,那麼這樣的關心就不是關心了而是演變成一種控制。如果父母過度地為孩子規劃時間,將一天二十四小時全部精準地為孩子分配好,這樣的關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剝奪了孩子自己掌握時間的機會,孩子連自我的時間管理都不能自己掌握,孩子怎樣去掌握自己的人生。



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我都是為了你好、你怎麼這麼不聽話……每一個父母都是為孩子好,但是在為孩子好的時候卻不能合理地掌握尺度,將這種關心變成了一種控制,只要孩子做出了不符合父母心意的事情便會遭到打擊、否定。過度關心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1、使孩子失去自由的空間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心主要體現在「看孩子」上,在家有父母看、老人看,在外有老師看,孩子的安全是得到了保障,但是一直生活在他人看管的目光裡也使得孩子失去了自由的空間,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自己的天性也種種控制下不能得到更好的釋放。

2、孩子難以獨立自主

父母幫助孩子計劃時間,監督孩子完成作業,無論做什麼都有父母的陪伴。這種教育長時間就會使得孩子難以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當面對困難時總是想著依賴父母,不會自己思考尋找解決的方法。


3、產生物極必反的效果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心是對孩子的控制,會使得孩子的天性受到壓抑。當孩子長時間受到父母的控制後,為反抗父母甚至會做出一些叛逆的舉動,而這主要就是父母對孩子控制而產生的物極必反的效果。


父母關心孩子應注意這3個方面

1、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是一樣,而想讓孩子更好地成長首先就需要父母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的空間,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讓孩子可以釋放自己的天性,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獨特之處,感受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2、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不是事事為孩子準備周全,嚴格控制孩子的每一個行程。而是讓孩子有自己獨立的能力,可以不用父母的幫助單獨做好一件事情。在遇到困難時孩子在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求助父母,而是自己應該如何解決,這時父母就達到了最好的教育效果,父母的關心是「授人以漁」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更好地發展。


3、與孩子平等相處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是孩子最值得信賴的人。而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應該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應該與孩子平等地相處。現代的教育不同於古代有嚴格的上下觀念,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因此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要適度且平等。


相關焦點

  • 過度關心危害孩子成長,父母關心孩子要注意這3個方面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貴的禮物,一千位父母對待孩子有一千種愛,但是每一種愛都源自父母愛子的真切情懷。但是父母愛孩子、關心孩子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否則關心就會變成對孩子的控制,產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復旦大學副教授沈奕斐說: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取決於孩子需不需要,如果孩子需要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護,那麼這樣的關心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孩子不需要父母的關心,父母卻在這時候強加「關心」給孩子,那麼這樣的關心就不是關心了而是演變成一種控制。
  • 寶媽關心孩子,孩子卻嫌棄:「好煩啊!」寶媽的關心哪裡過了火?
    媽媽過了一會兒又來問:「吃煎餅還是吃三明治?你吃什麼我給你做。」孩子逐漸暴躁:「煎餅不是都做了嗎,就吃煎餅吧,一直問好煩啊!」媽媽也開始暴躁:「讓你吃個飯,跟伺候祖宗似的!」父母有沒有發現,自己對孩子越關心,孩子越容易變得暴躁?
  • 你對孩子的關心「過度」了嗎?高情商父母要明白3點,早看早受益
    你對孩子的關心「過度」了嗎?高情商父母要明白3點,早看早受益現在很多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這樣全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全部都圍著孩子轉,自然也會對孩子非常關心也很寵愛。加上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高了,所以家長一般對孩子都是有求必應,孩子的要求家長都會儘量滿足,平時對孩子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非常關心,在父母的眼中,這種關心是對孩子好的一種表現,但是實際上確實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 關於孩子身高,父母最關心的6個問題!
    關於孩子身高,父母最關心的6個問題!身高問題自孩子出生,就應該是父母關注的重點,身高影響著孩子今後的學業、擇業、擇偶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而且身高也可以反應出孩子的健康問題,這也是父母比較擔心的。在生長發育中孩子的身高問題成為了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下面就一起來小編為家長們總結的最關心的六個問題:遺傳對於身高的影響很大,經大量的數據統計,孩子身高有70%受遺傳因素影響。
  • 你以為的關心,可能成為他人的煩惱:真正的關心應該具備的7個特點
    比如,因作息規律、飲食習慣被父母嘮叨;concall時父母闖進房間送水果,或是突然大聲揭穿你還沒起床的尷尬事實…… 而在表達反對意見時,父母總會說:「我是在關心你」。當父母在說我是關心你的時候,他們談論的是意圖。而我們感受到的煩惱是這個意圖的結果。 不是好的意圖一定能帶來好的結果——我們首先要明白和承認這個事實。想要更好地關心別人,應該在結果上做出努力,而不僅僅是表達關心的意圖。
  • 讓孩子體會被關心的感覺,做一個善解人意的孩子
    讓我認識到父母教養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是要高度重視的事情。針對培養孩子同理心需要父母應該怎樣做,他提到幾個方面: 一、平時生活中父母需要注意自己有些錯誤的做法1、過分疼愛這就是父母溺愛的表現,是父母讓孩子習慣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形成不理解、關心、愛護別人的思想。
  • 你對孩子的關心,可能只感動了自己,高情商父母不會輕易打擾孩子
    important}總聽一些人吐槽現在的孩子難養,從寶寶要出生開始就有一大堆的問題擺在爸媽面前要解決。為「順產還是剖腹產」搖擺不定,為「喝什麼牌子的奶粉安全」東奔西跑,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是焦頭爛額。
  • 從父母這方面來說,跟孩子溝通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般孩子進入中學後,自己的事情和想法越來越不和家長講了;對家長的話也越來越不以為然了。家長往往只能無可奈何地發出感慨:女大不由娘,子大不由爹。家長想多關心一下子女的生活,想多了解一點他們的想法,常常遇到避而不答的尷尬場面。問多了又會使子女反感,以至對抗。要解決兩代人之間的溝通問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
  • 父母一定要注意!寶寶成長的3個階段,別再讓老人帶孩子了
    有的家庭的爺爺奶奶會特別溺愛孩子,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有的家庭的爺爺奶奶面對孩子的不乖巧則會不受控制的特別兇,罵小孩罵得特別難聽。女孩是分為5個階段,男孩是分為3個階段,男孩和女的養育的差距還是蠻大的,由於生理構造的不同,男孩是根據睪丸激素將孩子的成長劃分階段。第一個階段:0-6歲0到6歲的小男孩與小女孩的待遇基本無差別,但是小男孩相對於小女孩更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因為大家撫摸小男孩的頻率會小於小女孩。
  • 優秀孩子養成秘訣,父母關心學習成績不如關注這一點
    學習動力源於自信而非批評,成績不理想,比說教更管用的教育方法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每位家長都有一兩個絕招來教育孩子,孩子出生時是一張白紙,其實對於父母來說,他們的育兒經驗同樣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累積。家長最希望孩子能夠學習進步,將來有一個美好的前途,但學習這件事靠的還是自覺,家裡條件好,給孩子找再好的學習資源,如果他自己本身不努力,不上進也白白浪費。
  • 孩子有傷不說疼,父母都忽略了這4個問題。網友:該關心孩子了
    一、詢問孩子,怎麼問?家長問孩子的時候。孩子會覺得你關心他,受到了重視,他會有一種歸屬感。孩子每一天在外面浪,別的不需要多問,只要問他:「你今天摔跤了沒?身上癢不癢?」問這兩個問題,就可以知道孩子受傷了沒有?皮膚有沒有什麼問題?特別是夏天,有時候孩子容易長痘、起疹子,有些是蚊蟲叮咬。如果問出了情況,說明孩子去了不衛生的地方。查到孩子有傷的話,要儘快為他塗藥,或很嚴重的話要及時就醫,不要讓受傷的地方交叉感染,以致於出現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消費。
  • 關於孩子身高,父母最關心的6個關鍵問題
    在生長發育中孩子的身高問題成為了家長最頭疼的問題,下面就為家長們總結的最關心的6個問題:  1、怎樣預知孩子的成年身高?  孩子身高受遺傳的影響為60%,所謂遺傳身高也是針對這60%進行計算,與真實身高有部分偏差.
  • 孩子活潑「坐不住」?或是兒童多動症,專家建議:多關心,早預防
    孩子這種「坐不住」的表現,很可能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通俗的說法就是兒童多動症,目前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家長要區別孩子是單純活潑愛玩還是兒童多動症。
  • 孩子活潑「坐不住」?或是兒童多動症,專家建議:多關心,早預防
    孩子這種「坐不住」的表現,很可能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通俗的說法就是兒童多動症,目前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家長要區別孩子是單純活潑愛玩還是兒童多動症。或是兒童多動症,觀察娃是否有以下3個表現表現一:上課走神來回動,注意力難集中多動症兒童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上課的時候容易走神,集中注意力聽講的時間超不過10分鐘,很快開始左右亂動
  • 教育孩子,注意這四個方面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關於教育孩子,注意以下這四點:過分保護孩子,為孩子做一些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這就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時間久了,會降低他們的自立能力和自信。成為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暴風雨的洗禮。這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會有不好的影響。
  • 病態的家庭教育:關心過度讓孩子很受傷
    近幾年,家庭教育問題越來越擺在社會的面前,父母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很多父母都以為能讓孩子穿好吃好就算是盡職了,其實不然。現在最普遍的現象是對孩子關心過度了,這不僅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還會增加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路生遭遇風險的機率。
  • 孩子換牙不是小事,想讓孩子牙齒健康,這幾點父母要多加注意
    看著孩子哭得像個淚人似的,朋友卻感覺到非常的無奈。不就是拔個牙麼?換牙期的小孩子牙掉了很正常啊,至於這麼矯情嗎?可是當我聽到了這件事以後,我卻覺得朋友實在是太馬虎了,竟然把孩子換牙這件事情看的如此淡然。雖然說換牙期的小孩子牙齒必然是會脫落的,但是也千萬不要放鬆警惕。
  • 孩子愛吃手指,有這5個原因,每一點都必須父母的分外關心
    莉莉是個漂亮又可愛的小小公主,但是就這樣一個聽話美麗動人的小姑娘,卻有一個壞習慣,那便是要吃手指甲。一方面它是不雅觀的個人行為,另一方面都不環境衛生,手指甲裡藏了是多少的病菌啊。,那在他長大以後,父母沒有在小的時候多方面阻攔,便會產生吃手指的習慣,就算是伴隨著年紀的提高,早已知道啃食指甲的傷害,可只嘆不良習慣難改,沒什麼觀念的作出啃食手指頭的姿勢也讓被告方很尷尬。
  • 「14歲少女跳樓前被性侵致懷孕」——父母該怎樣關心孩子?
    從2019年8月到2020年2月,這中間足足有5、6個月,當媽的竟然一點也沒有發現一絲異常。我們真該埋怨她的粗心了。祝小小(女孩化名)遭此不幸,她的情緒肯定與平時有異,她的言談舉止肯定會有很大的反差,當媽的稍微細心一點,可能早就發現了問題,如果及時幫助女兒化解難題,小小也不至於自殺。小小的父母,真的是太粗心了!
  • 家長要關心高三孩子的成績,也要理解學習之苦
    她進校時是所謂的「清北班」,弟媳每次開家長會都會有一種自豪感和優越感,這也是人之常情,我以為不奇怪。記得侄女剛進高二時,涉及選科,她覺得物理比較難學,於是選擇歷史,在「語數外」之外還選擇了化學和生物。儘管我和妻子都是教師,其實對高考方面選科還是茫然,正因為這樣選擇,侄女無緣「清北班」,因為她的選擇裡學校只有「實驗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