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可不是現代的專利,在古代任性有錢的土豪多得是,並且部分人手中的財富已經富可敵國。香料刷牆、彩綢纏樹,任性的不得了,一起來看看古代任性土豪吧!。現在大家都知道香港的四大家族,其實就是中國香港的財富排行榜啊,中國就是喜歡排這樣的榜,來顯示自己的顯赫。但富商也不是現代才有,古代也有啊,像和坤這些都是,我們現在來看一下古代的十大富豪排行榜吧。
排名第十的是陶朱公。他是春秋時期的人。說起這個名字可能一時間還想不起是哪個吧,換個名字吧,他還叫範蠡,這個人一定大家都知道吧。他在當時是一個商人,後來成為我們現在家家戶戶都有叩拜的財神爺,曾經輔佐過越王。而在幫助勾踐成就霸業之後,他就功成身退,一心過著隱居的生活。範蠡為早期道家學者,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後定居於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排名第九的是沈萬三(1330—1376年,元末明初大富商)財富量:「資巨萬萬,田產遍於天下」。任性事跡:話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準備犒賞三軍,沈萬三想顯擺一番,主動請求由他出資。朱元璋故意問他:「朕有軍百萬,汝能遍及之乎?」沈萬三任性的豪情上來了,答道:「願每軍犒金一兩!」但朱元璋還是拒絕了他:「此雖汝好意,然不須汝也。朕富有四海,哪裡要你那點錢?」朱元璋修南京城,沈萬三又提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讓朱元璋覺得好沒有面子。後來朱皇帝尋了個理由,將沈萬三流放到雲南,沒收了沈家的財產。沈萬三的故事告訴我們:炫富可以,但千萬不要向皇帝炫耀。
排名第八的是石崇,他是西晉的富翁。據傳他的財富來源是靠攔劫沿途的客商而得來的,典型的故事是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鬥富,而能大獲全勝,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了。可惜他不太明白財不外露的名訓,最後為了一才妓破財,最後連命也搭進去了。
排名第七的是呂不韋。他這一生中最得意的買賣是結識了秦流亡公子贏異並幫助他回國即位。實現了由商從政的典範,所以他可以說是真正的富可敵國。呂不韋(前292—前235年,戰國大商人)財富量:「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任性事跡:相傳呂不韋問父親:「耕田的回報率有多少?」答曰:「十倍。」又問,「做生意又可得幾倍利?」答曰:「百倍。」再問:「那麼如果立一個國君,可得利幾倍?」答曰:「無數倍。」呂不韋感慨到:「我要建國立君,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於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並資助其回國即位;又將自己寵愛的趙姬送給贏異人,後來趙姬為贏異人生下一男嬰,取名嬴政,所以有人說其生父其實就是呂不韋。像呂不韋這樣玩政治的商人,世上沒有幾個。
排名第六的是梁冀。東漢的外戚。 他的兩個妹妹都是皇后,這足以說明他的地位了,聽說漢桓帝時被查,繳得他家的財產一共有30億之多。成功擠身中國巨富行則,排在古代富豪榜也是實至名歸了。
排名第五的是鄧通。 憑著他跟漢文帝的特殊關係,西漢的寵臣鄧通壟斷了當時的鑄錢業,富甲天下,不入選都難啊,聽說他原來是個船夫,沒想到後來能飛黃到這地步。
鄧通,西漢文帝寵臣,憑藉諂媚奉承,壟斷當時鑄錢業,廣開銅礦,富甲天下。公元前156年漢景帝繼位,因早年鄧通得罪過當年的太子,漢景帝便以過境採礦的罪名,罷了鄧通的官,沒收其全部財產,鄧通從此又成了最窮的人,最後餓死於雅安。
排名第四是伍秉鑑。 他是靠著與英國之間走私鴉片而迅速成為巨富。聽說他的資產最高時達到了2600萬兩。有個例子清政府令行商償還南京條約的300萬外商債務,他一人承擔了三分之一。
排名第三的是宋子文。宋子文,廣東文昌(今屬海南)人,民國時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1925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1928~1930年間通過談判收回關稅自主權,使中國有權確定關稅稅率和監督稅收。1942年擔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後曾與美國國務卿赫爾籤訂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協定,次年與外國談判收回各國在華的治外法權。1945年出席聯合國大會任中國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與史達林會談,8月籤訂中蘇友好條約。1949年去香港,後移居美國紐約。1971年4月卒於舊金山。
他是民國時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和金融家,看看他的朋友圈吧,宋慶齡,宋美齡。看看這些關係吧,成為世界級首富的他自然能佔一席之位了。
排名第二呂不韋(前292—前235年,戰國大商人)財富量:「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任性事跡:相傳呂不韋問父親:「耕田的回報率有多少?」答曰:「十倍。」又問,「做生意又可得幾倍利?」答曰:「百倍。」再問:「那麼如果立一個國君,可得利幾倍?」答曰:「無數倍。」呂不韋感慨到:「我要建國立君,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於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並資助其回國即位;又將自己寵愛的趙姬送給贏異人,後來趙姬為贏異人生下一男嬰,取名嬴政,所以有人說其生父其實就是呂不韋。像呂不韋這樣玩政治的商人,世上沒有幾個。
排名榜首的是劉瑾。劉瑾(1451—1510)本姓談,陝西興平人,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淨身入宮當了太監,於是改姓劉。孝宗時,犯死罪,得免。後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後來的明武宗。他善於察言觀色,隨機應變,深受信任。太子繼位後,他數次升遷,爬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寶座。明武宗時的太監,從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縱朝政,是明代擅權亂政最嚴重的權宦之一,當時即有「立的皇帝」之稱。劉瑾的貪婪專權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無窮災難。安化王趁機於1510年4月發動叛亂。由於不得人心,叛亂很快被平定。太監張永利用獻俘之機,向武宗揭露了劉瑾的罪狀。劉瑾伏誅,結束了其罪惡的一生。
明朝的一個太監,在明武宗還沒上位時期,他一直在他的身邊,而當登基時,他也隨著一步登天,那時候八個太監列為八虎,而他是之首。他的主要工作除了斂財就是幫助皇帝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