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10:05:25 來源:蕪湖新聞網
施工單位五礦集團下屬企業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接近封頂,在給付了部分工程款後,開發商開始拖欠
一個月前,2020年10月12日,位於北京東路與營盤山路交叉口鏡湖區京莎廣場售樓處的玻璃門上,貼出了一則「溫馨提示」:「因京莎廣場項目尚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暫不具備房屋銷售資格,請廣大市民在購買該項目商品房及預交相關購房定金前認真核查房屋預售許可證情況,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查詢預售許可證情況請登錄蕪湖房地產交易信息網,點擊《許可證公示欄》查詢。特此提示。」
這則「溫馨提示」並沒有落款發布單位。事後記者撥打「溫馨提示」中的固定電話號碼後了解到,該「溫馨提示」系由國資背景的鏡湖區建設投資公司發布,發布的原因是提醒市民注意關於這個樓盤的重要銷售信息。
11月12日,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曾經開放並接受市民諮詢的售樓處大門緊閉,透過玻璃門,可以看到室內的地面上積了很厚的灰塵。當日,記者注意到,這則「溫馨提示」已經被人撕毀。11月13日,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撕毀行為並非他們所為。13日,記者登錄蕪湖房地產交易信息網,在《許可證公示欄》中仍然沒有查詢到該樓盤的預售許可證。為了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記者撥打了該項目一個公開的接受諮詢的固定電話,結果,話筒裡傳來提示:該部電話沒有繳納電話費。
而據記者之前了解到的情況,該項目售樓部早就已經對外開放、接受購房人諮詢。一位原本要在此處購房的市民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他在項目售樓處諮詢時被告知,如果看中了,可以繳納數萬元「誠意金」或「訂金」。他表示,幸虧當時沒有繳納,否則,還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
事實上,這個位於蕪湖市核心位置的的商業地產樓盤可謂「命運多舛」。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8月14日,由蕪湖鋒尚置地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鏡湖京莎廣場」項目就舉行了「奠基儀式」,而直到2020年,該項目在長期停滯後,也仍然沒有完工。相關資料還顯示,該項目佔地面積約11.9畝,規劃建築面積3.15萬平方米。建成後是一個「集辦公、商業、娛樂、餐飲、會議、休閒、SOHO公寓為一體的精緻城市綜合體」。
開發商蕪湖鋒尚置業有限公司的股東結構和董監高人員也屢經變更。權威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目前公司股東係為自然人吳某波100%持有。
2012年該項目開發商就已經成功拿地,但遲遲未開發。這引起了蕪湖市民的關注。2018年3月,有市民在「人民網」的「領導留言板」留言,「請市政府收回鏡湖京莎廣場地塊」,留言稱,鏡湖京莎廣場2012年拿的地塊,已經有六年沒有開工了。請市政府強制收回此地塊重新出讓。
隨後,鏡湖區答覆:「該項目宗地平面界址為東至文化路,南至北京中路,西至宣城軍分區幹休所,北至銀苑小區,受讓方為蕪湖鋒尚置業有限公司,出讓面積7922.8平方米,出讓年限為40年,出讓金額為12100萬元,出讓主要用途為商業、辦公。
該企業於2013年開始辦理該項目建設的規劃設計工作,蕪湖市規劃局於2016年7月16日批覆,同意該企業申報的鏡湖京莎廣場項目的建築設計方案。在批覆同意的方案中,因對銀苑小區5戶居民日照有影響,從2016年開始,該企業與5戶居民協商賠償問題,於2017年10月達成協議,每戶補償36萬元後,住戶放棄對日照影響的權利主張。
2018年1月,市規劃局審查並通過了該公司的項目建設工程技術及施工圖件。該企業於2018年1月前後,完成了建設主體工程樁部分的施工及檢測工作,目前,該項目施工許可已獲批覆,預計將在2018年4月上旬恢復施工。」
答覆發出不久,該項目終於開始動工。記者注意到,鏡湖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裡也曾提到,2020年鏡湖區將推進包括京莎廣場等在內的12個項目竣工。
2020年11月12日,記者在該項目現場看到,由五礦集團下屬企業負責施工的該項目已經完成大半,建築主體已經接近完工。按照有關規定,該項目早就應該符合了獲得預售許可的條件,但情況顯然並非這樣簡單。近日,蕪湖市住建局有關部門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迄今為止,他們並沒有接到該項目的預售申請。
12日,施工單位五礦集團下屬企業現場施工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接近封頂,在給付了部分工程款後,開發商開始拖欠,目前因為拖欠了施工單位1000多萬元,工地已經停工多日。據說,近期開發商正積極準備,籌措資金解決。位於蕪湖市中心的這座商業綜合體究竟何時能夠重新啟動施工?近期能否順利完成封頂並取得預售許可?這一切尚是未知數。
大江晚報記者 夏成俊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