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個詞叫「985相親圈」,據說在這個圈子裡的人,有一些重要的相親原則,比如,「985高校的不找211的,211的,不找普通高校的;本科第一學歷很重要」。
對此,有評論說:「實踐證明,985高校的學生未必一定優秀,一個二本生和專科生也未必不優秀。即使同為985高校學生,三觀和個人品德也千差萬別,過分強調985身份,並不意味著會帶來更好的愛情與婚姻,反而讓人覺得是封建社會『門當戶對』的餘毒。
在男女擇偶上,若被小圈子框住,固步自封、選擇面太少,未必就能擇到真愛。只有格局大了、視野闊了,才能衝破信息繭房,更容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另一半。」
深以為然。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在縣城裡的那些公務員們,不論男女,另一半的工作也多是體制內或者老師、醫生、銀行、國企等單位,偶爾有幾個不是這種搭配,那是因為在考上編制之前就戀愛了。
等到成為公務員再去相親,一般都會先看職業。這是不是和那個「985相親圈」異曲同工?
思柔是一名縣城女公務員,至今單身,遊走在相親市場已經5年多了。26歲研究生畢業,思柔就考上了家鄉縣城的公務員,每天過著「一眼可以看到頭的退休生活」,馬不停蹄的相親。
按理說思柔的要求也不高,工作穩定,學曆本科以上,父母要有退休金,看著順眼就行。但相親這麼多年,不是人家看不上她,就是她看不上人家,一直還沒把自己嫁出去。
相親認識浩宇的時候,思柔32歲,心態還是「不能將就」!對浩宇思柔可謂一見鍾情,因為浩宇長的帥,人又高。唯一讓思柔不滿意的就是浩宇的工作,他在公司上班,不是她要求的「穩定工作」。
但即便如此,思柔還是被浩宇吸引,想相處試試,思柔自認為我是公務員,工作這麼好,只要我願意,他根本沒有不同意的理由。
可沒想到交往才3個星期,浩宇就明確的對她說:「我們不合適。」思柔還繼續追問理由,浩宇也只是說:「性格不合,祝你以後找到合適的。」思柔覺得我放下身段要嫁給你,你還不願意,真是豈有此意!
兩人就斷了聯繫,沒想到半年之後,思柔無意中聽說浩宇要結婚了,未婚妻是縣裡某醫院的一名護士,這讓她憤憤不平,放著我這個公務員不要,娶護士?
她主動聯繫了浩宇,想問問原因。浩宇都要結婚了,就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她,說的思柔臉火辣辣的。
浩宇直白的說:「我和你在一起,你覺得高我一等,什麼都想我依著你,順著你的意思,聽你的。想我捧著你,哄著你,每天都要對你甜言蜜語,看你的臉色。彩禮還暗示我20萬,一分不能少。我何必呢?
我的未婚妻雖然學歷沒你高,工作沒你好,但她才25歲,很欣賞我,人又善解人意,也體諒我們家的難處,不拿彩禮為難我。和她在一起心裡舒坦,日子過得安穩,沒你那麼多想法。」
思柔一直認為自己的工作在縣城相親市場是最吃香的,沒想到讓浩宇給她上了一課,但她好像還是沒聽懂浩宇的話,說以後相親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就直接不見了。
曉角心語: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愛情與婚姻,自己本身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為什麼要拿十全十美去要去另一半,更何況是要求相親對象呢?
為什麼很多女孩相親越久越嫁不出去,她們越相親越固步自封、越局限自己的擇偶範圍,一邊鄙視著相親只看條件,一邊無比重視物質條件。在自己給自己定義的「相親圈」裡屢見屢散。
作者:
曉角心語,自媒體撰稿人。
我手寫我心,活我所活。
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