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奇的萌娃控
隨著80後、90後成為生孩子養孩子的主力軍後,整個社會的育兒觀念發生巨大轉變,學習成績不再是衡量一個孩子的唯一標準,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不再是高高在上,凡事都喜歡跟孩子商量著來,但是這樣新興的育兒方式,也會有一些弊端,那就是孩子不尊重父母。
微博上曾發起過這樣一個話題「像蠟筆小新那樣,直呼媽媽名字,你覺得可以嗎?」在動畫片《蠟筆小新》中,小新經常稱呼自己媽媽的名字「美伢啊」,觀眾看的時候很樂呵,覺得小新和媽媽的感情真好,孩子們也很羨慕這樣的小新,有這樣一個和藹可愛,可以當朋友的媽媽。
對於這個話題,網友分成兩個極端,正方覺得:「這樣跟媽媽當朋友的教育方式很好啊,孩子與父母沒有距離感,親情感強,免去孩子與長輩之間的這種尊稱,像朋友的的方式相處,這樣的家庭氛圍更好,這樣的父母更有魅力。」
反方認為:「尊老愛幼是中國民族傳統觀念,時代再怎麼變,民族的根不能變,孩子和父母本來就不能平起平坐,更不能像朋友一樣相處,這是違背道德的,跟父母以朋友方式相處長大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會忽略父母的感受,不孝順父母。」
其實無論是正方還是反方的觀念,都有一些道理,時代在變,教育方式也在發生著轉變,父母不應再居高臨下的去教育孩子,但孩子也不能不把父母放在眼裡,這樣的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誰也管不了,很容易做出不可控的事情。
分析:
所以說,孩子直呼父母大名無論是家庭氛圍好還是沒有禮貌,都不應該被允許,畢竟我們傳統觀念中長幼有序是不能被改變的,除了在家庭裡孩子不能直呼父母大名外,還有幾個行為不能慣著,否則孩子將會變得越來越沒有禮儀。
1)哭鬧的方式威脅父母
很多孩子不把父母放在眼裡,經常習慣性的跟父母頂嘴,父母教訓他一句,有10句話在那等著呢,其實在青春叛逆期,這種行為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一次兩次後,父母一定要給與孩子一定的懲罰。
而有一種行為,比跟父母頂嘴更惡劣,那就是用哭鬧、絕食、傷害生命的方式威脅父母,孩子小時候一些請求父母沒有達到,開始撒潑打滾威脅父母,這個時候父母一定不要姑息,否則長大後孩子就會用更惡劣的方式威脅父母。
2)不尊重老人
無論什麼時代,作為禮儀之邦,我們的傳統美德不能丟,像直呼父母大名,不尊重老人這種行為,都是沒教養的體現,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一定要給予其嚴厲的懲罰。
3)出口成髒
你心中的孩子是單純的,無知的,不被世俗所侵染的,但你卻不知道孩子能說出怎樣低俗的話,當父母第一次聽到孩子說髒話時,一定要嚴厲糾正孩子,不要讓孩子養成出口成髒的習慣。
首先,好的家庭父母決定於父母的感情,父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在有愛的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與父母的感情自然很好。
其次,父母要抽時間陪伴孩子,而這種陪伴不是孩子看電視,你在旁邊玩手機,而是全身心的陪伴,例如陪孩子玩玩具,講故事等等。
最後,親情感與尊重分不開,直呼父母大名就是一種不尊重父母的表現,想要孩子成人成才,父母就應該樹立威信,與孩子有一定的距離感。
你允許你家孩子直呼你大名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我是一個萌娃控,和我一起關注兒童心理,一起解讀成長的那些煩惱,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鳴,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註:(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