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智能化是物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

2021-01-07 OFweek維科網

AI的熱度似乎壓過了物聯網,但是兩者有著必然的聯繫,那就是物聯網設備收集了大量數據,才為AI進行計算分析打下了基礎。根據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會有超過500億的智能設備,超過2120億個傳感器。有研究機構預測,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到2020年每個網際網路用戶一天將產生大約1.5GB的數據,每個智能醫院每天將產生超過3TB的數據;每輛自動駕駛汽車每天將產生超過4TB的數據,一架聯網飛機每天將產生超過40TB的數據;一家智慧工廠,每臺設備上有很多個傳感器,時時刻刻都會產生數據,按照一千臺設備計算,那麼整個工廠每天產生的數據量將是1PB,到2020年全世界每天產生的數據總量將是44ZB(注意:1ZB=1x1012 GB)。

可見未來的世界就是一片數據的海洋,我們周圍都充斥著海量的數據。然而數據的價值在於分析利用,而非簡單存儲。數據量在不斷在增長,我們不可能把所有數據都通過網絡傳到雲端,帶寬增長的速度是慢於數據增長的速度。對於實時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我們需要在邊緣對數據進行判斷,比如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等領域。對於隱私保護要求比較高的場景,比如醫療信息或者用戶不願意進行雲端分享的數據,需要在本地進行存儲。因此數據處理從雲端轉移到邊緣端是一種必然趨勢。

數據處理從雲端向邊緣遷移

英特爾副總裁兼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博士分析,「傳統的物聯網更多是線性思維,物體產生數據,通過網際網路傳到雲端,分析產生價值,而如今的物聯網完全是立體三維的概念。現在產生的數據90%被浪費了,有的數據產生以後從排氣管裡面漏掉了,有的數據沒法挖掘,這是因為存儲和分析要有一個分布。如今分布式計算的概念已經比較成熟,現在全球講物計算,就是雲要拋到物裡面,做雲的人要把它的架構切到邊緣來,以解決邊緣的問題,所以業界對邊緣計算完全有共識。關於應用,一是實時應用;二是成本問題;三是分析和預測,過去只能是分析已經發生的事件,那麼怎麼通過發生的事件了解預測未來?四是精準性的問題,涉及信息安全、信息保密。」

英特爾副總裁兼物聯網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陳偉博士

帶寬、存儲、延遲和安全性是邊緣計算的驅動因素,預計2018年50%的物聯網部署將受到網絡瓶頸的限制,到2019難45%的數據將在邊緣進行存儲、分析和處理,因此深度學習的採用率不斷增長,2016年深度學習收入為6.55億,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到350億美元。

在邊緣進行數據處理也同樣需要人工智慧算法,現在來看這一條件已經成熟。英特爾中國區物聯網事業部首席技術官兼首席工程師張宇博士分析,「從人工智慧演進過程中可以看到,從最早的人工智慧計算,不管是訓練還是推理都發生在數據中心,這是因為深度學習需要大量的計算,只有在數據中心運用一些通用的處理器才能夠提供如此巨大的計算量,以及提供這些計算所需要的能耗。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無論在算法方面還是在晶片方面,人工智慧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在算法方面,很多網絡壓縮的算法已經被廣泛使用,從而降低了人工智慧的計算量,同時用於人工智慧專用的晶片以及FPGA,使一些深度學習的運算可以從雲端推送到邊緣,所以市面上出現了智能攝像機、智能網絡視頻存儲器、NVR等產品。」

注重視頻,OpenVINO助力邊緣側實現深度學習開發

英特爾將視頻稱為「眼睛AI」,也就是眼見為實,是因為視頻的數據量最大,也最複雜,濃度也最高,確實擠壓到了端到端的架構,人腦就在不斷處理通過眼睛看到的視頻內容,在AI領域就是機器視覺處理。對比邊緣設備和雲端設備,邊緣設備能夠承載的功耗,能夠支持的作業系統,能夠提供的內存容量都不同,所以在邊緣運行的算法要進行特定優化,因此對工具也有特定的要求。英特爾收購了 Movidius和Altera將FPGA等產品引入進來,性能和功耗比通用處理器表現更好。從硬體的角度來講,可以勾勒出一個功耗、成本最優化的解決方案。有靈活、有多元、有高質量的硬體是一個必要的條件,但是要將這些硬體直接應用到人工智慧的應用上,還有很多的壁壘。

在整個系統端到端的網元裡面,不同的網元所提供的計算量不同,支撐的作業系統不同,適合的晶片架構也不同。比如一個攝像機功耗大概15W,提供給智能運算的能量2-3W,選用ASIC架構最合適;數據中心對靈活度要求較高,適合採用通用的處理器。而不同的晶片往往有不同的開發方法,也就是說當工程師針對某一種晶片所開發的軟體換一個架構就可能無法使用,這無形中就增加了開發難度。為了幫助客戶更好地進行視頻處理,英特爾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了專注於加速深度學習並將視覺數據轉換為業務洞察的OpenVINO工具包,這將充分幫助企業在邊緣側快速實現高性能計算機視覺與深度學習的開發,為智能視覺開闢了一條堅實的創新路徑。

陳偉博士介紹,「OpenVINO工具包包括英特爾深度學習部署工具包,具有模型優化器和推理引擎,以及面向OpenCV*和OpenVx*的優化計算機視覺庫。模型優化可以把開發者基於一些開放的深度學習的框架所開發的網絡模型,針對開發者所選用的目標平臺進行優化,把這些優化的結果轉換成一個中間表示文件,建成IR文件。下一步,推理引擎會去讀取IR文件,然後利用相應的硬體插件把這些IR文件下載到相應目標平臺上進行執行,所以這是當前的部署工具套件能夠解決的問題。OpenVINO工具包可通過基於英特爾架構的處理器(CPU)及核顯(Integrated GPU)和深度學習加速器(FPGA、Movidius VPU)的深度學習加速晶片,增強視覺系統功能和性能。」

在計算機視覺領域,業界有兩類方法被廣泛的使用。一類是深度學習,另一類是傳統的計算機視覺的方法。深度學習在做物體檢測、目標識別方面具有優勢,在替代傳統的計算機視覺。另外一些應用的場景,計算機視覺仍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比如一些光流的計算或者圖像的增強,利用均衡的方式去做圖像的增強,傳統計算機視覺仍然是適用的,這是因為深度學習的基礎是卷積神經網絡,卷積神經網絡對於目標檢測和目標識別比較有效,但是對於圖像增強並不十分適用。陳偉博士強調,「在OpenVINO裡面,我們對這兩類方法都有很好的支持,OpenVINO包含一個深度學習的部署工具套件,可以幫助開發者把已經訓練好的網絡模型部署到目標平臺之上進行推理操作,因此,OpenVINO是幫助大家做推理的,而不是幫助大家做訓練的。」

OpenVINO與Movidius SDK的本質區別

英特爾以前也推出了SDK,這款OpenVINO和它們有什麼區別?張宇博士解釋,「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以前也推出過其它SDK,比如Movidius SDK,主要做媒體處理。OpenVINO實際上包含了Movidius SDK,我們在這個基礎之上做了進一步的功能擴充,功能的擴充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增加了對深度學習功能的支持,其中包含一個深度學習的部署工具套件,裡面包括了模型優化器和推理引擎;另外,我們在Movidius SDK基礎之上,增加了對OpenCV、OpenVX等這些在傳統計算機視覺領域用的比較普遍的函數庫的支持,而且這些函數庫都在英特爾的CPU上做了優化。與Movidius SDK相比,原來只是做編碼、解碼的加速,現在不僅能做編解碼的加速,也能做一些視頻處理工作,我們把MovidiusSDK結合在一起的目的是,我們看到一個完整的視頻處理系統,從它的處理流程來看,第一步要做編解碼,解碼以後,把解碼的圖片交給相應的處理引擎做深度學習或者是傳統的計算機視覺的一些處理操作,得到最終的結果。我們把在整個流水線裡面所用到的所有工具打在一起放到OpenVINO裡面,讓開發者只用一個工具把所有的需求都能滿足。」

張宇博士強調,「OpenVINO具有兩個優勢,第一可以通過一次訓練來滿足不同的硬體平臺,節約成本;第二可以加速產品化的過程,從晶片到做出產品,中間的周期變短了,產品可以更快的上市加速流轉。」

相關焦點

  • 構建智慧校園成必然趨勢
    [導讀]從提出願景到現在,智慧校園建設已經進行了八年,「網際網路+教育」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推動下,建設智慧校園已經成為高校的必然發展趨勢
  • 物聯網營銷未來趨勢是什麼?
    物聯網支撐計算機技術與企業生產融合發展,未來數百億的設備並發聯網產生的交互需求、數據分析需求將促使IoT與AI的更深融合,共建智能化生態。可以預見,物聯網等技術將顛覆傳統產業生產關係、商業模式和消費業態,將引領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革命。
  • 步宏教授:「智能化」、「雲端化」是未來病理必然趨勢
    在數字病理與精診診斷論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病理科步宏教授帶來了以《未來病理:智能化&雲端化》為題的演講,本文對其精彩內容進行了整編。以下為演講實錄 (有刪減):智能化和雲端化是未來病理必然的趨勢。
  • 邊緣計算:計算架構不斷演進的必然
    邊緣計算:計算架構不斷演進的必然 大眾新聞 發表於 2020-12-18 09:12:57 如今,5G已大規模商用,人工智慧正突飛猛進,邊緣計算技術也迎來快速發展。
  • 科技: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必然是智能的,物聯網技術也是大關注點
    入駐雲谷的陝西米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曾經的辦公環境和生產場地都比較小,總經理許燚若有所思地回憶:「那時候公司發展很艱辛,各方麵條件都很艱苦。」但講述到他和雲谷的緣分時,許燚滿是感激:「因為企業的不斷提升,需要更好的環境和配套服務,來雲谷考察後,我們發現這裡不僅有優美舒適的辦公環境,更重要的是還能為我們提供各類服務,幫助公司加速發展,當下就決定要入駐園區。」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必然是智能的,而物聯網技術也將為一大關注點。
  • 供應鏈管理發展趨勢
    1.全球化隨著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和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經濟全球化競爭、合作與交流越來越廣泛和深入,尤其是跨境電商、跨境物流等新型業態的興起和蓬勃發展,「買全球、賣全球」已經是國家和企業無法逃避的發展趨勢。
  • 物聯網發展七大趨勢,你還要再次錯過麼?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將從「人與人」交流的資訊時代邁向「物與物」交流的智能化時代。「物聯網」作為一個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它是怎麼形成的?它是怎麼實現的?它又能為我們做些什麼呢?目前的發展趨勢又是什麼呢?為此,我們有必要進行一些探討。 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眾多機構與專家形成共識——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智能網際網路」。
  • 物聯網垂直平臺是典型的業務中臺「物聯網發展趨勢十八」
    在2019年的物聯網發展趨勢系列文章中,原計劃寫一篇物聯網垂直平臺的文章,而2019年中臺概念非常的熱,因為構思的物聯網的垂直平臺,與業務中臺的理念非常一致,便沒有寫這篇文章。現在覺得還是有必要介紹一下。現在中臺經過幾年的發展,討論越來越清晰,藉助中臺概念闡述物聯網垂直平臺,更加貼切。
  • 上海大學自動化系教授趙哲身:未來已來,建築智能化的挑戰來源於...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展階段。在2018年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建築智能化峰會·廣州站A場,上海大學自動化系教授趙哲身分享《未來已來-網際網路爆發、物聯網成長期的企業之路》,圍繞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特徵、平臺經濟、機器學習及其應用等方面展開闡述。
  • 2021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物聯網技術趨勢
    2021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物聯網技術趨勢 物聯之家 發表於 2021-01-12 16:55:27 現在是2021年,消費者對物聯網產品的採用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 中國物聯網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物聯網"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概念。物聯網具有全面感知、可靠傳遞和智能處理三個特點。
  • 計算架構演進的必然,邊緣計算引發的產業變革正在開啟
    從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成立移動邊緣計算規範工作組算起,邊緣計算已走過6年發展歷程,從概念出現到形成產業共識,再到落地應用,邊緣計算經歷了飛速發展的6年。在產業界的共同推動下,邊緣計算不再「邊緣」,開始快步邁向IT產業發展的舞臺中心。
  • 創通聯達發布TurboX EB5 邊緣智能站,為千行百業智能化賦能
    2020年12月4日,在Thunder World 2020技術大會上,由中科創達與高通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創通聯達Thundercomm發布了一款專為邊緣計算應用場景設計和研發的TurboX EB5邊緣智能站產品,通過將AI、邊緣計算、端和雲深度融合,助力行業高質量智能化發展。
  • 物聯網發展跨越拐點!2020 AIoT產業年終盛典圓滿落幕
    連接數的增長催發了數據的爆發式增長,物聯網IoT向智聯網AIoT升級日益顯現。隨著AI晶片、軟體系統、操作平臺與物聯網的高度集成,AIoT的發展體系在穩步建設當中,並且已經在消費端和產業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與此同時,我們要認識到AIoT產業發展仍然存在著諸多的障礙:第一,AIoT產業已經從「自動化」發展到「單品智能化」,正逐漸進入到「場景智能化」階段。
  • 艾米人工智慧生態農業再創佳績 農業智能化成必然趨勢
    專家評委在比賽中也點評到廣東省人民政府在2018年64號文件所提到的:「研製適合廣東農情的傳感器、採集器和控制器,推動傳統設施裝備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大田種植、品種區域試驗與種子生產、設施農業、畜禽、水產養殖設施和裝備的智能化水平。
  • POS終端智能化發展趨勢研究 模塊化能解決什麼?
    目前我國POS終端發展呈現出了三大發展趨勢,同時也遇上一些瓶頸。POS終端的發展趨勢1、智能化一方面,智能化最直觀的體現在於作業系統變化。隨著智能作業系統在個人手機與平板電腦上的應用,POS終端同樣可使用定製的智能作業系統,支持靈活的操作界面,能夠與可信安全的外部設備相連。
  • 未來的物聯網應用趨勢怎樣?IOTE2019告訴你
    展會現場明顯感受到,更低成本的傳感器和晶片的廣泛部署以及更加智能、更多分析能力的邊緣設備是加速物聯網應用落地的重要推動因素。  在物聯網通信領域,LPWAN撐起了半邊天。蜂窩模組是本次展會的重頭戲,全球約80%的蜂窩模組產能集中在本次展會上。
  • 德勤預測2021年科技趨勢:5G是基礎 邊緣計算和雲計算增勢將加劇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陽】12月15日,德勤發布《2021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第二十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針對2021年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並對它們可能會對全球企業和消費者產生的影響進行深入探討。
  • 智能燃氣表「安家落戶」 三大趨勢指引發展前途
    智能燃氣表發展三大趨勢1.燃氣表向智能化演變目前燃氣消費需求大幅度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燃氣表需求的上升。與此同時,燃氣表換代和技術更新也是推動燃氣表市場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燃氣表發展經歷了普通機械式燃氣表、膜式燃氣表、IC 卡智能燃氣表、無線智能燃氣表、物聯網智能燃氣表等多個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與科技水平的提高,燃氣表經過不斷地技術革新,智能燃氣表已成為燃氣表行業的發展趨勢。過去五年智能燃氣表產量以2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目前每年約生產2000萬臺,智能燃氣表新增用戶數量約佔燃氣表新增用戶數量的60%。
  • AIoT決勝邊緣:研華嵌入式物聯網夥伴峰會直擊邊緣運算&AI全球趨勢...
    智能邊緣正在快速崛起,據IDC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預計將增長至270億個,物聯網設備數量也將達到1000億臺。預計到2025年,邊緣智能總體市場規模將增長至650億美元以上。場的精彩演說與新品發表,希望藉此讓夥伴了解最新嵌入式物聯網策略與解決方案,共同探討AIoT時代邊緣智能發展新思路與最佳實踐,攜手生態夥伴賦能產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