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小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以後把自己的房子染成喜歡的顏色?但當我們長大後會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實現這個小小心願時,會不會有些遺憾呢?要是在世界上的其他角落,有人會幫你實現這個小小的願望呢?去那裡看看,是不是你喜歡的藍色。
希臘——聖託裡尼
第一個當然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聖託裡尼,這座愛琴海上最美的島嶼,整座島嶼都是藍白相間的房屋,白色的牆壁,藍色的門窗和屋頂激發了很多藝術家的創作靈感。聖託裡尼就是一個純粹得像這世間最自然的天空大海一樣的地方,在這裡,你只想靜靜的呼吸,任憑自己的思緒在島上胡亂的遊蕩著,你要是覺得聖託裡尼的色彩只有這一種,那你就太小看它了,往更深處走你會發現它更多的精彩。
聖託裡尼位於希臘大陸東南200公裡外的愛琴海上的一群火山島環上,這裡曾發生過很多次火山噴發,這裡有著很多火山噴發時留下的紅色、黃色、黑色的火山巖,還有一個位於聖託裡尼南面的沙灘——柏莉薩沙灘,海灘的沙全是黑色的火山灰粒。不遠處還有一個約為16世紀前的阿科羅提利遺址,專家發現遺址時,沒有發現這個建築群裡有任何的遺骸,但卻發現了很多乾涸的葡萄酒瓶和大量記錄著3000多年前的生活場景的壁畫。
海邊的懸崖上有一個小鎮,叫做伊亞,這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適合看日落的地方,站在高高的懸崖上,眼前是仿佛觸手可及的落日,太陽已經收起它的光芒,只留下一輪溫暖的光圈,餘暉灑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水光瀲灩。
印度——焦特布爾
焦特布爾是拉德斯坦邦第二大的城市,位於塔爾沙漠的邊緣上。有人說,拉賈斯坦邦每個主要城市都有自己的主色調,齋普爾是粉色之城、烏代普爾是白色之城、傑森梅爾是金色之城。焦特布爾是藍色之城,頭頂著藍天,背靠著荒涼的險峰的焦特布爾就像是沙漠中的希望之城,在沙漠中長途跋涉的旅人看見它就能找到希望。這裡的的藍色不像聖託裡尼那樣的浪漫,人們只是認為把房屋染成藍色可以防蚊蟲,而且最開始時只有尊貴的印度高種姓婆羅門才能把他們的房屋染成藍色,到後來制度沒有那麼嚴格後,大家就統統效仿,這才形成了這座茫茫沙漠中的蔚藍"海洋"。
這座城市與1459年建立,城中最主要的建築是一座宏偉神聖的城堡 --梅和拉加,它佇立在整片藍色後的一座陡峰上,在站在城堡的頂端可以俯瞰整個城市,大大小小的藍色屋子盡收眼底。這座城堡是由拉索王朝的拉久德哈王公所建造的,古堡外部為米黃色,每個時期的都會建造一道城門, 所以裡面一共有七道城門,其中第二道是Jayapol門,也就是勝利門,是由辛哈國王為紀念他在戰爭中的勝利而建造的,現在在門上還可以看到當時留下的炮彈痕跡。博物館展示了拉索國王時期保留下的遺產,武器,服裝,繪畫和裝飾等。在城堡博物館中有一個部分,有一系列古老的皇家轎子,其中包括一頂精心製作的圓頂鍍金轎。
摩洛哥——舍夫沙萬
在摩洛哥東北部的這個藍色小城,安靜地藏在舍夫沙萬山谷中。與享有盛名的聖託裡尼和沙漠之星焦特布爾相比,舍夫沙萬在地理上明顯處於劣勢,它不靠海也沒有沙漠來襯託它的美,然而,它也有著聖託裡尼火山之島慵懶浪漫的靜好歲月,以及焦特布爾滄桑樸素的自然之美。從走進這座城市、沿著城前的拱形土牆門和臺階而上時,大片大片的藍色就開始映入你的眼帘,臺階、門板、窗花、花架、都被刷成了藍色,整座城都是藍色,一望無際地中海的深藍小鎮與天空的淺藍交匯在一起,勾勒出了一片童話般的藍色花園。
舍夫沙萬隻有500多年的歷史,比起摩洛哥數不清的古老城市來說,這裡似乎不值一提,但卻有著它的獨特之處。十五世紀末期,為逃避西班牙迫害的摩爾人抵達這裡建立城市,漸漸地就形成了封閉的獨立王國,然而因為實力薄弱,百年來還是不斷被外族侵犯,直到十七世紀才終於納入摩洛哥版圖,戰爭造成的不可磨滅的創傷,使這裡的人們躲在宗教中以求忘記過去的傷痛,逐漸的人們自我封閉排除異己,幾乎被世人遺忘,後來封建宗教的實力慢慢被削弱,這裡才開始慢慢打開心門與世人交往。
與舍夫沙萬滿城的藍色不同,這裡生活著很多民族,有穿著傑拉巴的摩爾人,戴著白圓帽的猶太人,身著豔麗服飾的群柏柏爾女人,喝著薄荷香茶的阿拉伯男人,人們用不同語言打著招呼,阿拉伯語、法語、西班牙話、還有寫葡萄牙語,他們都相處在同樣的背景下生活在這座藍色城市,仰望著同一片藍色的天空。求同存異,其樂融融,我想這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溫馨美好的畫面,藍色的世界本就該如此,平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