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城市副中心建設專場」今天(12月15日)舉行。副中心工程辦主任王承軍介紹重點工程進展情況。據悉,至11月底,副中心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9億元、同比增長12.7%,建安投資490億元、同比增長2.3%,副中心城市框架正在有序拉開。
交通:廣渠路東延今年年底完工
目前,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在加緊進行土護降施工,該項目建成後,1小時直達雄安新區,15分鐘直達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直達大興國際機場,預測日均換乘客流將達到47.2萬人次。工程項目將於2024年年底完工。
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項目全長16公裡,採用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目前大陸地區最大直徑15.93米的大型盾構機,超越京張高鐵和京瀋客專項目中採用過的同類型盾構設備,超挖刀可開挖直徑達到16.07米。工程已進入盾構組裝施工階段,預計明年1月30日具備始發條件,承擔7.4公裡隧道掘進任務,確保2023年12月交付使用。
廣渠路東延是繼京哈高速、京通快速路後,連接市區和城市副中心的第三條重要快速通道,全長7.6公裡,按地面、地下兩套系統設置。目前,全線土方外運完成98.8%,隧道交通層主體結構完成98.9%,隧道管廊層完成95.1%;地面主路導行及通三鐵路節點、西濱河路節點隧道已完工,12月底前完成隧道機電安裝,主體工程全部完工。這條隧道工程開通後,市民駕車6分鐘即可從地下隧道穿越通州城區。
生態: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12月底完工
北京城市綠心公園已於今年9月底如期開園,生態城市初具規模。
「通州堰」工程分洪體系包括三項在施和一項新開共四項工程。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已完成544.8畝土地拆遷騰退工作,今年12月底完成河道清淤疏浚,明年6月底甘棠、榆林莊兩個船閘完成建設後實現通航;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今年12月底完工;宋莊蓄滯洪區二期今年12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通州堰工程完成後可實現溫榆河、北運河段治理河段、溫潮減河新開河段防洪達到百年一遇,有效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防洪安全。
文旅:環球影城17個建築單體完成竣工驗收
北京環球影城項目首個主題景區「未來水世界」已完工移交,城市大道及技術服務樓、食品加工倉庫、數據中心等17個建築單體已全部完成竣工驗收;全球體積最大、重量最沉、所在緯度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環球廣場標誌物已啟動,將是遊客必到網紅打卡地,周邊32條市政道路、綜合管廊及管線等市政配套項目已完成,目前滿足開園條件。
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項目位於城市綠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閒組團。三大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項目已經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計劃2021年上半年實現結構封頂,2021年底完成幕牆安裝,2022年底完成室內裝飾工程,將在2023年竣工交用。
路縣故城遺址展示工程位於遺址公園範圍內,屬於文物發掘密集區,將整合搭建博物館展示、考古研究、文物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學科平臺。目前已完成現場文物發掘,並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12月底竣工。
教育衛生:北京學校中學部教學區年底完工
北京學校是北京市教委直屬的12年一貫制公立學校,學校整體呈南北條狀布局,中學部、學生公寓在南側,小學部在北側,中間是共享核心區。小學部已於今年9月1日順利開學,中學部教學區、宿舍區、共享區及園林工程等今年12月底完工並交付使用。
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將建設小街區、密路網,圍合式的開放校園。用地規模110公頃,建築規模105萬平方米,學生規模2.2萬人,計劃2023年12月完工。
北京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將是北京市單體面積最大的醫院院區,為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和部分津冀居民乃至全國心肺血管危重症患者提供優質綜合醫療服務。目前正在進行土護降施工,明年上半年進入地下主體施工高峰期,年底實現地上一層施工,計劃2024年12月竣工。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