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去幼兒園呢?
1、比起幼兒園更喜歡在家呆著。
這是當然的啦,在家想幹嘛就幹嘛想玩玩具就玩玩具想看動畫就看動畫,想幹嘛幹嘛,家長不讓幹什麼他還可以用耍脾氣逼迫家長服從,當然更喜歡在家呆著啦。
2、孩子對幼兒園有恐懼感。
我在工作中見過太多,孩子剛入園,家長擔心的不行還去爬窗戶看孩子,孩子哭家長也跟著哭,這導致了什麼呢。孩子一看家長這麼擔心甚至都哭了,幼兒園肯定不是什麼好地方,於是孩子哭的更劇烈,更不想來幼兒園?
3、在幼兒園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我發現社交能力真的和天生的有關係。至少我見過有個小男孩,特別想和別的孩子玩,但是就是找不到方法,而同樣是新入園的另一個小男孩就能馬上和孩子們打成一片。這個孩子就很難過,就和媽媽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小朋友們都不和我玩。
那麼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所有不愛來幼兒園的孩子都有一個通病,就是都一個對幼兒園非常不放心的家長。
孩子一放學就開始抓著老師一臉擔憂的問這問那,還要揪著孩子問,今天老師說沒說你?今天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今天上課都學什麼了?
於是孩子就開始順著家人的問題開始回憶幼兒園所有不好的一面。今天沒人欺負我但是小紅打小麗了。今天老師訓小紅了,今天我們背古詩了。
久而久之,孩子對幼兒園幼兒園的印象就永遠是媽媽很擔心我,老師很兇,小朋友總欺負人,就會越來越不愛來幼兒園。
那該如何合理引導自己家的孩子呢?
首先,早上送孩子入園,告訴孩子,今天晚上告訴媽媽你今天在幼兒園都玩什麼了好不好,晚上媽媽來接你,你和媽媽一塊玩哦。
把孩子交給老師,轉頭就走!轉頭就走!別回頭!!!
很多家長一看孩子哭了就走不動了,說我哄哄她,我再抱一下。然而你停留的時間越長,孩子就會越依戀,焦慮情緒就越大!!!!!
之前我看過一個新入園的家長,我就特別佩服她,早上,孩子抱在媽媽懷裡,背著小飛象書包,左手抱個娃娃右手拿根棒棒糖脖子上帶了條艾莎女王的項鍊,孩子媽送到幼兒園,把孩子往地上一放,書包摘了,項鍊摘了,娃娃棒棒糖全拿走,然後轉身就跑。每次我們又哭笑不得又覺得佩服不已。
還有就是放學後,不要問老師對你怎麼樣誰欺負你了學什麼了,你要問,今天你在幼兒園都玩什麼了?你最喜歡哪個小朋友?幼兒園裡有什麼好玩的玩具和畫?
引導孩子去回想幼兒園好的一面,這樣孩子才能儘早脫離分離焦慮,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班上有一個孩子的媽媽,我非常的佩服她的教育方式,她也是我以後做媽媽的榜樣。
她說她在家從來不說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送幼兒園!你再不聽話我就讓你去寫字!從來不這樣說,因為這樣說孩子就會認為來幼兒園和學習寫字是一種懲罰,會更抗拒這兩件事,所以她在家裡說的都是:你再不聽話我不讓你去幼兒園,人家幼兒園都不要不聽話的小朋友,別的小朋友也不願意和不聽話的孩子玩!
有天她女兒尿褲子了,老師也都沒發現,她也沒去找老師,而是問她女兒,你是不是尿褲子了,沒好意思告訴老師啊。她女兒吐吐舌頭不好意思的說是。這事過了快半年她才告訴我們,她說自己家女兒自己知道啥樣,尿褲子了小女孩臉小肯定不好意思說,而且老師一天看那麼多孩子,孩子不主動說你們也可能發現不了,也不算啥事互相理解嘛。
當時我真的快感動哭了。
其實我見過的很多老師,在私下大大咧咧口無遮攔各種飆方言的,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就換上了另一種聲線,用溫柔又標準的普通話來和孩子溝通,孩子不小心說了方言老師還會給他糾正回去。
所以一定要相信老師呀,會虐童的真的是極少數,老師們真的都盡心盡力的去對待每一個孩子,我們在孩子擁抱自己的時候會幸福的笑,在面臨家長的不信任時也會偷偷的哭然後頂著笑臉去耐心的解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