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2020年江西省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綜述
炎炎夏日,是宅在家中享受暑假的愜意與悠閒,還是利用所學所知在跋山涉水中放飛夢想、在時代徵程中激揚青春?
今年暑期,全省大中專院校共有13596名師生組建了「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2308支,其中「雲組隊」1445支、「雲」隊員11778名。莘莘學子在社會實踐中用自己的行動作出了回答:深入基層,用心觀察、用心思考、學以致用。
「行走」的思政課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我省積極將「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助力青年學子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青年學子唯有深入實踐,才能深切感受社會前進的脈搏。」南昌大學人文學院青年教師胡邦寧帶領人文香樟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走進瑞金市上陽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根據服務需求,細化服務菜單,開設普通話課堂、書法課堂,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題宣講等活動,讓青年學子在文明實踐活動中厚植愛國情懷、增強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依託江西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江西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紅色文化宣講團,實踐主題為「學習方志敏精神」。紅色文化宣講團成員通過聆聽報告、舉行讀書會、實地進行紅色文化體驗等形式,學習領悟方志敏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紅色文化宣講團還配備了強有力的指導教師隊伍,學院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韓橋生教授擔任領隊,專業課教師、碩士生導師左功業副教授擔任指導老師,全程進行指導。據悉,紅色文化宣講團將於本學期在全校學生中開展方志敏精神紅色文化宣講。
江西財經大學以項目化方式實現社會實踐在深度、廣度和效度三個方面的提升。該校以「數位化與企業轉型升級」為主題,開展以「訪萬企、讀中國」為願景的「萬企調查」社會調研活動,今年暑期有近400名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調研,我更加深入了解到疫情影響下的中小企業發展現狀。作為財經學子,我們必須要擔負起青年的責任和使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該校學生廖國超在調研途中感悟道。
構築防汛「青春堤壩」
入汛以來,我省多地遭遇連續強降雨天氣,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我省青年學子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據統計,全省大中專院校共組建防汛救災青年突擊隊637支,隊員總計12477人,主要包括青年教師、團學骨幹和團員青年。
南昌航空大學「白+黑」青年突擊隊主動發揮航空專業優勢,聯合共青團南昌縣委、幽蘭鎮政府將無人機技術與傳統的人工巡堤方式有機相融,實現地空結合、人機結合三維立體式巡堤查險。在江陂村防汛哨所河段,青年突擊隊員陳嵐森遙控無人機將拍攝到的4K超高清畫面實時回傳,短短3分鐘就可以完成1000米的遠距離精準巡查。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組建青年突擊隊。213名團員青年投身南昌市新建區昌邑鄉和鐵河鄉防汛搶險,扛沙袋、堵管湧、固圩堤……隊員們即使臉上滿是汗珠,身上的衣服都溼透了,手被磨破了皮,也沒人退縮。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青年突擊隊前往南昌縣武陽鎮茌港村和朱坊村防汛執勤站點。防汛組隊員們搬沙袋、查險情;義診組隊員們結合專業特長,提供愛心義診,開展健康知識宣講。
走「新」更走心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省注重探索創新,鼓勵師生採取「雲組隊」「雲調研」「雲訪談」等網絡形式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
「種植彩色油菜需要注意什麼?」視頻一頭是江西農業大學「精準扶貧,科技助農」志願服務營隊的青年師生,另一頭是景德鎮市西湖鄉桃墅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管理人員,線上交流農業生產技術。同時,志願服務營隊利用「網際網路+農村農副產品推廣助銷」模式,拓展蜂產品銷售渠道。
「雲端有多美,你可能難以看見。但是清塘村的美,我們幫您盡收眼底。」江西科技師範大學金牌講解班學生王涵妤、李梓靜組成雲遊鄉村小分隊,來到蓮花縣良坊鎮清塘村,在走訪中感悟風土人情,在實踐中觀察農村的發展。從貧困戶住房條件改善,到扶貧產業發展,她們聚焦清塘村的點滴變化,用心用情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此外,我省還穩妥有序開展返家鄉社會實踐專項,鼓勵動員學生以政務實習、企業實習、志願服務、公益實踐等為主要方式,引導大學生了解國情民情,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宜春學院學生杜伊婷報名參加了團省委組織的江西省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在省攝影家協會實習。「實習的第一周,我主要負責整理會員信息。看似簡單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細心,眼到、手到、心到,不懂就問是做工作的必備條件。」杜伊婷說。(齊美煜)
【來源:江西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